大家好,我是小雅,9月重启笔耕之后,行情也是一日千里,这份好运和大家一起分享,希望通过我的文字,大家都能收获满满。
这两天大家对4000点以及股票市值占GDP比重的讨论非常激烈,但是很多人都没有说到点上,今天我就给大家捋一捋!另外,本篇文章共分为三个部分,其中【重要提示】这一节非常关键,本篇的精华都在其中,大家可千万不要忘记。
一、市场定位已变
很多人问这波能不能有到4000的时候,大家先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在2020那一波经济和流动性双重大牛市的时候,上证也只有3731点。以及,为什么07年大牛市的时候,上证可以有6000多点。15年大牛市,上证只有5000多点,而20年大牛的时候,上证只有3700多点?这个问题,不只是上证,创业板也一样。
很多人说21年是创业板大牛市,但15年其最高点4037点,21年最高点3576点,20-21年牛市高点也远低于15年。若07年有创业板,相信其最高点也会远高于15年最高点。原因是A股有神奇的市值增长模式,并非靠点数上涨来增加市值,看下图: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在15年大牛市的时候,A股的总市值为不到70万亿。彼时,上证指数5000多点。而现在,上证指数3300点,市值已经达到了98万亿。原因是存在大量IPO及再融资。从15年至今,新上市2000多家公司,上市公司数量翻倍。
正因为我们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一倍,所以要再实现15年的盛世,对于资金的需求就会指数级增加。这也从根本上,造就了A股高波动率,以及牛短雄长的特征。又因为极高的波动率,所以即便是很优质的资产,也无法给到很好的估值。因为过高的波动率会客观造成估值上的折价。
2015年前老美也是这样,但从2015年开始美股已经突破,老美希望老百姓能从股市里面赚到钱然后刺激消费,因为老美在搞内循环,所以老美开启了长达十年的牛市,这也是我们现在在学的一点。当市场定位发生改变时这些都不是问题。
二、有人落井下石
所以大家不用太悲观,大家要知道越是和你讲这些的人越是打着幌子在买,在跌的时候可能你只看到了跌,但是有人却在买。因为机构能够看清楚这一层,所以普通老百姓要做的是跟上机构的思路。
但问题是机构的「交易行为」与散户不同,其实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统计工具,它是先把所有的「交易行为」数据先保存下来,经过长期的积累后,再通过大数据模型计算,我们就可以看到不同的「交易行为」特征了。大家看下面这只股票:
图中橙色柱体是我使用十多年的大数据系统里的「机构库存」数据,它能体现机构资金活跃程度与交易意愿。该数据越活跃,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就越多、时间也越长。从图可知,股价下跌后大幅调整,但 「机构库存」数据一直保持活跃,这代表机构积极参与。要是股价调整时机构不看好,那大家就得留意了,比如下面这只股票:
从图中绿色框部分可以看到,在股价调整之际,「机构库存」数据消失了,这表明机构已经不再参与其中。由此可见,机构大资金对于股价的影响至关重要。
三、重要提示
刚才说到了机构资金对投资的庇护,目前市面上很少有对机构资金的全局部署有分析的,但实际这很重要,你要知道机构行为的偏好,你就能明白如今自己关注的焦点,这轮行情和过往完全不一样,死守着自己的股票,可能到最后就什么也获得不了,看下图:
这是11月19日的机构资金分布图,看这张图,大家或许觉得有点奇怪,因为只有6-10日库存和50日以上库存两组数据是增加的,显然机构资金在有选择的布局,而不是玩什么撒豆成兵,这才是真正的厉害!
本篇就聊到这里,关注小雅,随时随地带给你不同视角。
声明
以上内容来自网络收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同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敬请知晓。
此外,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不收会员,没有社交群,也从不与任何人发生利益关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