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父母的“鸡娃之道”,仿佛一场教育版的《罗生门》:
有的父母笃信“天赋决定论”,孩子成绩好坏全看基因;有的父母力行“勤能补拙”,鸡娃鸡到人娃都快飞起来;还有的父母在焦虑中迷茫,既怕娃被“卷”,又怕娃不够“卷”。
然而,学霸父母配学渣孩子,这种错位组合却常常出现,反差之大让人啼笑皆非。
究其原因,并非基因突变那么简单,而是教育理念、亲子关系与成长环境的多重交织,构成了一场耐人寻味的教育实验。
01 过高期望,孩子“被学习”的内耗
许多高学历父母,往往希望孩子能够延续自己的成功经验,于是目标设定得“高不可攀”,但忽略了孩子内心的声音。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教育中,最可怕的不是严厉,而是忽视了儿童的心灵。”
孩子一旦从“我想学”变成“我不得不学”,成绩便如“熬鸡汤”,火候过猛,香味散尽。
比如,家有高学历母亲的玲玲,刚过七岁,已经把奥数三年级的书刷了两遍。
母亲感慨:“我们这代人的成功,靠的就是起跑线。”可每次见到外人,她就骄傲地夸:“我们家玲玲天赋异禀,简直是小爱因斯坦。”
一天,小玲玲终于忍不住问:“妈妈,爱因斯坦小时候也刷过这么多题吗?”母亲一怔,接着答:“刷过,否则怎么可能成伟人!”
玲玲点点头:“那我以后就当个普通人吧。”
再比如,阿飞家规严得像高考考场,晚饭后不许看动画、不许出门、不许讲话,连狗都被勒令“停止乱叫”。
一天,家里的智能音箱突然发出:“主人,我没有WiFi,无法运行。”
阿飞父亲当即怒了:“连音箱都懒得学习,成什么样子!”
阿飞默默抬头:“爸,它跟我一样,努力得过载了。”
02 机械复制经验,忽略个性发展的价值
高学历父母的成功,往往源自特殊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努力,他们却总想用自己的一套“高考手册”去复制孩子的人生。
而孩子呢,他们是崭新的个体,有自己的兴趣、性格和才华,并不必然走父母的路。
比如一位学霸老爸,让女儿写周记,要求“字字珠玑”,还要全篇结构严谨。
女儿绞尽脑汁,交上来的作文题目是《今天的蓝天白云,为什么像我爸的脸》。老爸看完先是皱眉:“行文散漫!”
又补一句:“不过比你妈妈的脸好看点。”
女儿无奈吐槽:“怎么写都难,作业这锅你们俩还互甩!”
又比如,一位曾是名校学霸的母亲,买来全套数理化辅导书,雄心勃勃地给儿子补课。
然而儿子偏爱文学,喜欢莎士比亚胜过希格斯粒子。母亲气不过:“这么浪费天赋,你怎么对得起我的基因?”
儿子翻了个白眼:
“妈,我要是凭基因学理科,你怎么不先检讨下我的祖传文青基因?”
03 忽视心理健康,学习成为负担
高学历父母为了追求成绩,常常忽略孩子的心理感受,结果不仅学习质量难以保证,亲子关系也逐渐冷漠疏离。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强调:“幸福的童年比成功更重要。”
当孩子感受不到关爱和支持时,学习就变成了孤军奋战。
比如豆豆,因为考试失利,被父亲狠狠数落:“你知道我小时候有多努力吗?!”豆豆愤愤不平,偷偷给奶奶打电话。
奶奶接到电话一脸懵:“他小时候?还不是天天挨我骂,你别怕他!”
又比如一位母亲,天天逼着孩子背英语单词,连吃饭都不放过。
孩子吞着饭粒,小声问:“妈妈,能不能不要一直让我背?”母亲斩钉截铁地说:“不行!我们家不能输在语言关上!”
孩子低下头,默默念叨:“以后长大了,我就考中文专业。”
再比如,高中生晓晓成绩优异,却突然休学。
父母急得团团转,终于找到心理医生。医生听完晓晓的倾诉,轻声问:“你最想对爸妈说什么?”晓晓叹了口气:
“能不能别再说‘为你好’了,我已经听的耳朵都起了老茧了。”
所以说作为父母,应该寻求“减法教育”,让学习回归本质。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教育从来不是一场标准化的流水线作业。高学历父母或许该尝试一种“减法”思维,放下对成绩的执念,多陪伴、多倾听,少一点计划表,多一点人情味。
试着让孩子学会发现学习的乐趣,而不是将其变成一道道需要解决的考题;尝试尊重孩子的个性,而不是简单套用“成功模板”;或许你会发现,孩子的成长远比分数来得真实和动人。
最终,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下一个“自己”,而是成就一个“他们自己”。
你们说,对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