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安特生,瑞典人,出生于1874年,欧洲著名的地质学家、考古学家。1914年,受北洋政府的邀请安特生来到中国,帮助当时的矿产部门寻找地下矿藏。安特生到达中国之后,立刻被悠久的中华文明所吸引,他开始利用探勘矿产的职务之便,到处寻找、发掘各地的古代遗址。
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安特生也被称为“仰韶文化之父”,因为周口店文化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等中国近代考古史上最重要的发现,大部分都与安特生有关,其中陕西重要的米家崖遗址,就是安特生第一个发现的。
那是1923年的春天,安特生前往中国西北调查、寻找仰韶文化遗址,结果在陕西浐河西岸、灞桥米家崖村东北600米处,发现了大量的古代遗址,经过初步挖掘,他认为米家崖遗址也是仰韶文化的一部分。
时光荏苒,新中国成立之后,根据安特生考古发掘的记录,从1951年到1957年,陕西省考古队先后多次对米家崖遗址进行勘探,但由于当时经费、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并没有展开大规模的发掘工作。
直到2004年,西安一家房地产公司要对米家崖区域进行开发,上报给文物部门之后,陕西省才再次组织考古队对米家崖遗址进行彻底发掘。通过两年不间断的发掘,考古队先后在米家崖发掘人类活动遗址344处,包括房屋、窑址、墓葬等众多形制,大部分遗址的年代都是新石器时期。
在米家崖考古发掘中,考古队一共发现了三只漏斗形状的器物,其中编号H78∶15的漏斗,为泥质红陶,口径19.5厘米,高20.6厘米。通过对漏斗外部形态的横向对比,考古人员发现米家崖的漏斗造型要晚于半坡遗址和庙底沟文化遗址,这两个遗址的年代大约为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4000年,所以考古队将米家崖遗址年代定为公元前3000年左右。
考古专家表示,此次发掘出的三件漏斗应该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界发现最早的漏斗实物。不过最令考古队员激动的是,在其中一件漏斗中发现了食物残留,好像是一份“剩饭”,当时立刻有队员将残渣提取,放进了密封袋中保存。
回到实验室之后,中美两国的权威专家,对漏斗中的提取物进行了详细的化验分析,发现残留物中的淀粉粒损伤,与模拟酿酒实验过程中淀粉粒的损伤特征类似。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残留物中有大量的草酸钙存在,草酸钙也被称为“啤酒石”,是酿造啤酒产生的副产品。因此,中美两国研究人员认定,米家崖漏斗中的残留物是酿造某种啤酒后留存下来的。
据世界教科文组织认定,世界公认的啤酒出现在6000年前,是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用大麦芽酿制的啤酒。而中国最早关于啤酒的记载,是出现在1900年左右,由俄罗斯人传入中国的。此次米家崖发现的啤酒酿造技术,将中国生产啤酒的时间往前推了5000年左右。
参考文献:《米家崖遗址考古发掘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