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于村落深巷、乡间田野、古桥河道,定位、拍照、测量、记录……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实地调查阶段目前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普查队员们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摸清我县文物资源“家底”。
在那些隐秘的角落,发现的每一块残砖、每一处遗迹,都承载了过往的历史与生活。这些新发现不仅丰富了我县的文物资源,也为研究社会历史、传承文化记忆提供了新素材。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物点,普查采取的工作方法各有侧重。对于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需要拍摄建筑的正面、山墙、沿墙和梁架结构、柱础等细节,并绘制草图、记录测量数据。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四普”文物信息登记表将“GPS坐标”变成“本体边界坐标”,这种“从点到面”的扩展,意味着不仅要确认文物的位置,还要更准确地记录、描绘文物的构成和范围,表明“四普”对文物本体认定的精确度和全面性都在提升。
我们主要是通过测绘行业无人机摄影测量、倾斜采集,三维激光扫描、高清拍摄等技术,全面采集不可移动文物的信息,制作不可移动文物三维模型。激光点云模型绘制。实现精细化的不可移动实景三维模型,采用此方法不用接触不可移动文物本体而获得其全面的信息数据,它快速、精准、无接触、扫描范围广等诸多特点使其在测绘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也是获取文物实体数据的最佳选择。
通过三维模型,数据可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还原,建设可视化、可传输的几何模型,有助于文物保护和开发工作者建立更加细致的修复方式,从而提高修复工作的操作有效性。同时,三维技术获得的空间向量坐标更有利于反向推导,形成缺失部分的建设数据。在应用恰当的材料对缺失的文物部分进行一体化的成型,开展最后的修补,实现文物的复制,建立普查数据图鉴和文字成果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数据库。
截至目前,实地调查工作已完成83.6%,已复核510处,新发现60处,取得了普查阶段性成果。
秋深露浓,寒意渐盛,但是“四普人”依旧不减火热的激情和斗志,争分夺秒,继续奋战在实地调查一线,确保高质量完成文物普查阶段性任务。
作者:邓诗雨 乐安县文广旅局文物保护股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