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在我市举行的“2024年长三角‘五市一区’深化食品安全共治体系改革研讨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市立足“潮食安”品牌建设,依托“政府+高校+协会+企业+行业”模式,创新推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十大举措,助力食安满意度连年攀升。
据介绍,社会共治意味着食品安全治理不能仅依靠监管部门,而须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我市创新推行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十大举措为:出台“三书一函”制度、发布食安状况白皮书、建食安保险工作机制、成立食品安全共治中心、打造“温州潮食安”形象品牌馆、建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实训基地、成立食品安全监督协会、搭建高校食安联盟、设浙里市监瓯越服务站、创新食安科普传播新方式等。
据了解,我市在浙江省率先出台《温州市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制度》,全面严防、严管、严控食品安全风险,同时聚焦校园安全、生鲜灯、抽检不合格等专项问题,集中开展各类约谈。聚合教育、公安、民政多部门力量,开展食品安全领域专项行动,完善行刑衔接制度。为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深化“金融+风险管理”共治试点,我市制定多元化保险方案,分段推进公益险和商业险,目前已推动包括农村集体聚集、学校食堂、农批农贸市场等重点行为实现食安责任公益保险100%覆盖,风险较高的重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商业险投保1374家。目前,示范阳光食品作坊、放心农贸市场、养老助供餐机构“阳光厨房”建成率等民生实事项目均达90%以上,重点主体上链覆盖率、重点品种上链覆盖率100%。
为更好地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我市创新打造“温州潮食安”形象品牌馆,集科普宣传、消费体验、警示教育等功能为一体,包含模拟生产线、酒类饮品制作体验、食安巴士之旅等板块,以互动体验为主打特色,向参观者全方位展示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流程、温州在食品监管领域的亮点做法。并建立食品生产安全监管实训基地,定期组织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开展市场监管行政能力职业技能培训,组织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等,开展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检查等。目前依托科研院所、生产车间等资源打造实训中心13家、实训基地11家,助力熊猫乳业、泰顺顺水等生产企业打造观光通道13条。
此外,在8所高校建立“食安联络站”,实现高校之间食品安全互相借鉴、监督、促进的共治新模式,调解食品投诉纠纷70余起,校内食品相关投诉率下降25%。(记者 鲍南南)
(来源:温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