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祝贺!食品科学领域37 名专家入选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附详细专家介绍)

0
分享至


科睿唯安近日发布了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来自全球59 个国家和地区1200 多家机构的6636 名科学家入选2024年度名单。中国内地今年继续排名第二,入选人次数再次大幅增加,共1405人次入选,占比为20.4%,较2023年提升2.5%。中国香港位居第八,入选人次增长强劲,达到134人次,占全球总人次1.9%,较2023年提升0.2%。其中,中国内地在食品科学领域有37 名科学家入选,详细名单及个人介绍如下:

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中国内地食品科学领域)



注:1)该名单顺序与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中一致;2)以上名单为人工整理,如有遗漏还请见谅!

专家详细介绍

1.陈寒青教授

陈寒青,男,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博士/博士后,美国普渡大学(Purdue University)访问学者,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植物基食品分会理事,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会薯类分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通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学科同行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评审专家,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评价与评审信息系统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位论文通讯评议专家,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江西省、河北省等省科技项目和人才项目评审专家,安徽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安徽省农委农业项目评估评审专家,安徽省粮食局省级粮食产业化专项资金评审专家。国际学术期刊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Journal of Future Foods、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以及Journal of Pharmacy and Nutrition Sciences编辑,并且入选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40余种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审稿专家。目前主要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食品大分子(多糖、淀粉、蛋白质)结构性质与功能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在Food Chemistry、Food Hydrocolloids、Carbohydrate Polymers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93 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13 篇,ESI热点论文4 篇。发表的SCI收录论文被引用6000余次,其中单篇引用>100 次有19篇,H-index为47(Google Scholar检索)。

2.成军虎教授

成军虎,比利时鲁汶大学联合培养博士,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全球前10万顶尖科学家,广东省企业科技特派员,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指导教师。发表SCI学术论文1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13 篇,H指数为47。申请发明专利46 件,授权18 件,专利转化1 件,PCT专利2 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 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 项,子课题1 项,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发明展览奖金奖,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等。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装备与智能制造分会理事, Frontiers in Nutrition 副主编、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 编委、Grain & Oi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编委、《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

主要研究方向:1)食品非热加工与贮藏保鲜理论与技术;2)基于生物基功能材料的食品品质智能监控理论与技术;3)微波食品加工理论与技术。

3.代蕾教授

代蕾,博士生导师,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粮油精深加工和功能因子稳态化等研究。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乡村振兴)、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和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等10余项,并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创新工程)等项目;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科睿唯安(Clarivate)2022、2023、 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1、2022、2023和2024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2-2023年度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山东省高等学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第九届山东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以第一/通信作者在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24 篇(ESI前0.1%热点论文和前1%高被引论文11 篇),他引6500余次,单篇最高引用336次, H-指数50;担任《Food Biomacromolecules》和《粮油科技(英文)》编委,Foods客座编辑,《食品科学》、《食品科学技术学报》和《中国农业科学》青年编委; Biomaterials、Food Hydrocolloids and 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等期刊审稿专家;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 件,授权国际专利1 件,申请发明专利15 件,参编中文著作2 部。

4.丁甜教授

丁甜,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浙江大学食品加工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未来食品实验室副主任。 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安全控制与风险评估领域研究。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2022、2023),WHO/FAO微生物风险评估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 Food Microbiology 副主编, 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副主编,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主编(section editor-in-chief),F ood Control、Current Opinion in Food Science、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Journal of Future Foods、Journal of Food Protection 、《浙江大学学报》等期刊编委,中国食品科技学会非热加工分会常务委员、青工委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食品卫生分会常务委员,IFT非热加工分会(NPD)委员及浙江省食品学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2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资助;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创新成果一等奖等科研奖励7 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总被引1万余次,H指数55,授权专利30余件,国际专利3 件,转让2 件,参与制定行业标准2 项,主编英文著作3 本,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1 部,副主编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1 部,参编教材4 部,参译1 部。

5.扶雄教授


扶雄,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1995年在四川大学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后分配至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至今,1997-2002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3-2006年在华南理工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热带特色健康食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主任,中美功能糖合作研发中心主任,功能碳水化合物学科方向及健康食品工程团队负责人,兼任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广州市食品行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从事植物活性多糖、多酚活性评价及调糖降脂健康食品研发等工作,在国际学术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入选ESI农业科学(含食品与营养科学)世界前1%科学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60多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46件。

6.高彦祥教授


高彦祥,博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高级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食品加工新技术与新产品研发、食品功能因子递送体系设计及其应用等的研究,已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00余名。

主持或参加“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十二五”湖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政府间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等国家/省部级项目20余项,与企业开展横向合作近百项;授权发明专利30 项,完成科研项目成果鉴定10 项,获省部级及行业科学技术奖10 项;出版教材/专著10 部,在国内外食品类主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论文300余篇,高被引论文20篇,总引用次数超过15000次,H指数73;入选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2023),科睿唯安(Clarivate)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21-2024),是全球范围内食品功能因子稳态与递送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之一。

兼任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天然提取物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无菌加工技术与智能装备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轻工业健康饮品重点实验室主任。

7.黄强教授


黄强,男,教授、博导。华南理工大学硕士(2001)、博士(2007)。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博士后(2008.7-2009.7)和高级访问学者(2015.7-2015.10),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19.1)。现任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国家热带特色健康食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副主任、《轻工学报》编委、《食品工业科技》青年编委、Foods客座编委。

从事功能碳水化合物领域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淀粉高值化利用、食品活性成分微胶囊包埋和缓释评价;抗性淀粉、慢消化淀粉与肠道健康;2)植物活性成分(多糖、多酚)的活性评价、保护和功能食品开发;3)低GI食品、功能巧克力、软糖等食品开发。

主持完成国家和部省级项目20余项,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15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8 篇。主编《食用变性淀粉》、《淀粉基生物降解材料》等著作4部,参编2部。共发表SCI收录论文150余篇,其中热点论文1篇,高被引论文8篇,被SCI论文引用5800余次,H指数48,入选ESI农业领域前1‰高被引学者和爱思唯尔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8 件,美国发明专利1 件,国际PCT 6 件,出版教材、专著4 部,英文专著2 部,参与制定变性淀粉和全谷物食品行业标准5 件,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2015)、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9)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

8.江连州教授

江连洲,东北农业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食品学院院长、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现任国际食品科学院(IAFoST)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美国油脂化学家学会(AOCS)中国分会主席、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等职。40多年来专注于大豆加工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在创新大豆蛋白质柔性化加工和油脂生物解离机制理论体系、突破大豆高值化加工技术瓶颈、实现工程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始终坚持以“四个面向”为导向,主导创建了以产品高端化、生产高效化、资源高值化为特征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大豆工程化技术体系,为推动我国大豆产业振兴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主持完成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50余项重大科技项目。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SCI论文268 篇,ESI高被引论文17 篇,热点论文8 篇),被引9247次,H指数46,出版著作11部(独著3 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05 件;获科技奖励30余项(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 项、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 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 项等)。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AOCS杰出成就奖、中国发明协会会士、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士等各级各类荣誉称号30余次。同时在人才培养、团队与学科建设和工程技术平台构建方面成效显著,出色发挥了在学科及行业中的领军作用。特别是在大豆精深加工领域突破多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大豆加工业科技水平,为我国粮油加工产业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

9.金征宇院士


金征宇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0年出生,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1982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粮食工程学士学位,1988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粮食工程硕士学位,1992年获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博士学位。现任教育部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曾任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院长、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江南大学副校长。当选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获评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

金征宇教授带领团队深耕粮食深加工领域三十余载,通过理论创新、技术研发和装备升级,推动主食工业化、方便化、营养化和组分高值化发展,为我国粮油食品领域的科技进步作出重要贡献。金征宇教授先后主持和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20余项。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263 篇,连续九年入围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作为主编在Springer等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3 本、其他专著教材7 本;授权发明专利163 件,其中国际发明专利10 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 项(2 项排名第一,1 项排名第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排名第一),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10.孔保华教授

孔保华,二级教授, 国务院特殊级帖获得者。获黑龙江省“龙江学者”和“龙江科技英才”称号,为省级教学名师,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任中国畜产品加工学会常务理事,肉品分会主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副产品分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肉品加工和蛋白质的功能特性。为农业部国家牛肉加工分中心主任。主持和参加的科研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国家“836”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三五”和“十四五”重点研发、省重大项目、省重点基金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 项、二等奖3 项、三等奖3 项,国家教育部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商业总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为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科学家,全球前10万顶尖科学家,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H-index 68。获中国肉品加工业“十大杰出科技人物”,获为中国食品产业产学研创新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杰出科研人才奖”,获“中国肉类科技30 年功勋奖-科技工作者奖”荣誉称号,获“中国肉类产业科技领军人物”称号。发表学术论文620余篇,其中发表SCI论文356 篇,EI论文95 篇,20 篇SCI为ESI高引论文(top 1%)。编写教材和专著25 部。获得授权专利60余项。指导博士研究生50 人,硕士研究生148 人。

11.李莉教授

李莉,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求是青年学者、学院工会主席、学院兼职辅导员、浙江大学“启真先锋”青年教师讲师团讲师、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食品加工工程研究所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

近年来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 项、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4 项;授权发明专利26 件(国际专利6 件)、转让12 件;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6 项;以第一/通信作者在Food Hydrocoll、Food Chem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论文总引用4700余次,H指数31(web of science),ESI高被引论文5 篇,入选2021年度全球园艺学高产作者及高质量论文排名第10名和2021年度全球食品学科Top100高产作者第35名;主编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1 部、参编教材3 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11 次、其中口头报告4 次。

目前主要从事果蔬类食品的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和代谢组学研究;以及果蔬类、谷物类食品的精准化保鲜技术和精深加工等技术研发。欢迎有兴趣从事果蔬采后生物学、果蔬蛋白质组学、果蔬蛋白质分子互作等研究的硕、博士研究生/博士后加入研究团队;欢迎相关领域同行开展合作研究。

12.李杨教授

李杨,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大豆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学科带头人,“十四五”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副产物综合利用岗位科学家,国家大豆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博士后工作站负责人,中国青年科技协会理事,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协会副会长等。

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级项目/课题14 项,主持省部级项目/课题7 项,厅局级项目/课题2 项;公开发表论文400余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29 篇,第一/通信123 篇,作为通信作者发表ESI高被引论文4 篇,SCI论文最高影响因子为15.786,总计影响因子为877.739,总被引量为2 967;EI检索论文171 篇,第一/通信93 篇;核心期刊论文142 篇,第一/通信57 篇;教改论文13 篇;出版著作9 部,其中包括专著1 部(独著)、担任主编4 部;已获得授权专利57 项,申请国际专利1 项,技术转让发明专利14 项;获得省部市级以上科技奖励24 项。

13.梁莉讲师


梁莉,2014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获学士学位;2019年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访问学者(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2020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硕博连读)。

工作经历:

2020年8月—2023年8月,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博士后;

2023年9月—至今,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讲师。

主要研究领域:

天然产物功能及应用

学术兼职

Carbohydrate Research 审稿人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2202217):姜辣素干预IL-27信号通路促进脂肪细胞产热的作用机制研究,2023.01-2025.12,在研,主持。

14.刘成梅教授

刘成梅,南昌大学教授、博导,原副校长,食品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江西省主要学科和技术带头人,首届江西省青年科学家,首届江西省“英才555工程”人选。国家农产品加工营养大数据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资深专家等。主要研究方向为粮食加工、食品加工新技术、功能食品,先后主持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30余项,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

15.刘东红教授

刘东红,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兼任智能食品加工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为国际食品工程联盟(IAFE)中国代表,ISO/TC313工作组成员。主要从事食品绿色加工技术及智能装备研发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2021、2022、2023、2024连续3 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主编出版著作4 部,授权发明专利70余件。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食品安全工作先进个人、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 项、省部级奖励4 项。

16.刘夫国教授

刘夫国,刘夫国,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农业部神农青年英才、人社部香江学者、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等。兼任Frontiers in Nutrition副主编,Journal of Food Quality副主编,中国营养学会、粮油学会、化学会及美国化学会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研究领域或方向:食品化学与营养,包括:①食品胶体与界面化学;②食品功能因子稳态化与靶向递送;③功能食品研发。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中英文科研论文150多篇,总被引次数6500余次,H-index 45。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Biomaterials、Annual Review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Food Hydrocolloids等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85 篇,其中中国科学院一区论文60 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35 篇,ESI高被引论文10 篇,热点论文4 篇,封面论文5 篇。获授权发明专利9 件。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审稿SCI论文300余篇。

17.刘俊教授

刘俊,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食品碳水化合物的相关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功能活性多糖以及食品活性智能包装;以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身份发表论文100余篇( H指数59),论文累计被引用10000余次;授权专利4 项;获淮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担任 Packag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执行副主编、 Quality Assurance and Safety of Crops & Foods副主编、 Frontier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 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期刊编委;副主编教材1 部;获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江苏省优秀硕士论文和江苏省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各1篇;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农业科学:2022~2024)、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食品科学与工程:2023)、“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1~2024)。

18.刘伟教授

刘伟,男,1972年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昌大学中德食品中心副主任。入选江西省百千万工程人才、江西省赣鄱英才555工程-青年拔尖人才、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等。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 项、江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 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 项和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 项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子课题、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重点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项目15 项,企业横向项目5 项。

19.罗自生教授

罗自生,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 主任。主要从事生鲜食品供应品质调控和营养的研究工作,入选国家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领军人才,任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后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 项、浙江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 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1 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 项。制定行业标准2 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以通信/共同通信作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H指数58(Web of Science),ESI高被引论文13 篇,入选科睿唯安高被引学者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等榜单。

20.毛立科副教授

毛立科,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食品功能配料开发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在食品凝胶、油脂结构化、食品口腔加工、营养素递送体系、健康饮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与产业化经验。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信作者论文50 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2 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 项、地方省市科技厅项目3 项、各类横向技术服务课题10余项,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市场技术协会金桥奖优秀项目奖各一项(均排名第二),2022、2023、2024连续三年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入选“2022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兼任中国轻工业健康饮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北京食品学会青委会主任委员,Food Hydrocolloids, Food Structure, Journal of Future Foods 等期刊编委。

21.蒲洪彬副教授


蒲洪彬,博士,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博士生导师,2019-2022年科睿唯安农业科学领域高被引学者。主要从事食品安全与控制和食品无损检测方法研究方向的教学与科研。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科技合作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省市科技计划项目15 项。先后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Small、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Food Chemistr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授权专利15 件。获省部级科技奖励3 次。

22.齐宝坤副教授


齐宝坤,博士,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以来一直从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黑龙江省教改课题1项;作为主编编著英文专著1部,作为副主编参编教材3部。先后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黑龙江省重大专项在内的科研项目14 项,黑龙江省教学改革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24 篇,其中SCI检索论文80篇(中科院一区Top论文66 篇,ESI检索4 篇,封面3 篇),EI检索论文34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4 项,技术转让发明专利15项。获得包括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在内的等省部级奖励10 项。

23.孙翠霞副研究员

孙翠霞,女,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2018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入选2019年度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英才扬帆计划。致力于植物蛋白质结构设计及功能应用研究,尤其在醇溶性植物蛋白微纳聚集体形成、水溶性特色植物蛋白挖掘、蛋白纳米颗粒递送载体构建、高湿挤压植物蛋白基仿生肉开发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青年基金1项,主要参与(第二位)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 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信作者在Biomacromolecule、Langmuir、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Food Hydrocolloids等发表收录SCI论文2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参与编写英文著作1 部。荣获2018年金龙鱼青年教师奖,获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1,创新创业类)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获评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2,创新创业类)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第七届上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成果展最佳项目报告奖优秀指导教师。

24.唐传核教授


唐传核,博士,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农业与生物化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连续6年;2014-2019)、“全球前10万科学家”。Food Biophysics副主编,Food Hydrocolloids、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中国农业科学》等期刊的编委。一直从事植物蛋白化学与功能;食品胶体;食品纳米技术;功能性食品等研究。已发表SCI检索论文158 篇(篇均影响因子超4.0),ESI高被引论文 + 热点论文共10 篇,其中热点论文2 篇。论文总引用次数近5800次,H-index为45,出版学术专著2 部。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1 项(2018年度;排名第一)、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2011年度;排名第七);主持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1 项十三五重点研发课题的研究;指导省(校)优秀博士论文2篇、省(校)优秀硕士论文10 篇。

25.宛晓春教授


宛晓春教授是我国茶学学科领军人才,他躬耕茶学领域40多年,率先绘制中国种茶树基因组图谱,给全世界茶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引;主导我国六大茶类分类体系上升为ISO国际标准,使我国在茶叶国际标准制定领域拥有了话语权;创建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等荣誉;其研究成果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我国茶学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26.韦阳助理研究员


韦阳,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食品科学系助理研究员。202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2020年至2021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英国利兹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学院进行联合培养学习。目前从事茶叶天然活性成分开发与功能评价等相关领域研究,近五年来以第一作者在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FoodHydrocolloids、Food Chemistry、FoodResearchInternational和JAFC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余篇。目前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项目多项。

27.夏秀芳教授

夏秀芳,三级教授、博导,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省高层次人才、省教学名师、杰出学者。主要从事原料肉贮藏保鲜、精深加工,以及新型肉类食品开发及质量安全控制等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 项、省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计划重大项目1 项、省“百千万”工程科技重大专项1 项、省“揭榜挂帅”项目1 项;获省科技进步发明类一等奖1 项,二等奖2 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一等奖1 项。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肉品科学与技术)负责人、黑龙江省教学竞赛二等奖,教支委课程思政竞赛一等奖;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32 篇,其中SCI 81 篇,ESI TOP 1%高被引论文16 篇,ESI全球TOP 0.1%热点论文3 篇;获授权专利22 项;在校研究生27 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1 人次。已聘为国家、省级学会理事,省规划编制组专家、2 部期刊编委,国内外18 部期刊包括《食品科学》《现代食品工业科技》《食品工业科技》、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Comprehensive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Food Hydrocolloids、Food chemistry、LWT-Food Science & Technology、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Meat Science、Journal of Food Science等的审稿专家。

28.徐幸莲教授


徐幸莲,南京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钟山首席教授,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领域的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工作。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等各级课题3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及行业科技成果奖14 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第2、3),获国家发明专利36 件,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0余篇,主编/副主编《现代肉品加工学》等教材与专著7 部。获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和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休闲食品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29.徐岩教授


徐岩,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南大学原常委、原副校长,美国化学学会(ACS)农业与食品化学部Fellow、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的发展计划团队带头人、首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酒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第十届白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徐岩教授主要从事中国传统白酒等发酵食品的微生物机理和风味解析研究和教学近40年,培养了该领域博士、硕士研究生180多人。徐岩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先后主持国家十三五、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973计划”、“863 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0 项。发表高水平SCI论文270余篇(TOP级期刊论文82 篇,食品领域全球高被引作者),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5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1 项),授权9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9 项)。在白酒行业首创风味导向和生态发酵学术思想推动了产业的改造和升级,成果辐射全国。其中白酒风味导向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用现代科技架起传统产业的过去和未来的桥梁。

30.杨宏顺副教授


杨宏顺,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博士、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食品科学博士。曾于美国奥本大学和马里兰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是食品加工、安全工程和组学,发表SCI论文17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0 篇。目前担任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副主编、Journal of Food Science副主编、Food Quality and Safety分栏主编、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分区主编、美国食品科技学会(IFT)水产食品分会前主席。2022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竞赛和学生/年轻科学家事务委员会主席。

31.杨晓泉教授

杨晓泉教授,现任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兼任小麦与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淀粉与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天然产物利用与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兼职主要包括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常务理事,中国食品科技学会功能食品分会及大豆食品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粮油学报》编委,以及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J. Agric. Food Chem.、 Food Hydrocolloids、 JAOCS等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杨晓泉教授长期从事植物蛋白特别是大豆蛋白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此领域主持与参加“863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特殊病理时期营养功能食品专用配料的研究”、“抗极端环境蛋白质加工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特殊人群食品(中老年、婴儿)品质改良专用蛋白配料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2011年及2015年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两次(排名第二)。目前,已发表SCI收录论文100多篇(通讯作者80余篇),他引超过1600次,进入农业科学ESI全球排名1%,列190位。获得大豆蛋白等植物蛋白方面授权专利15项。

32.叶兴乾教授


叶兴乾, 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1982年获学士学位,1985年获硕士,1998年获博士学位。浙江大学生工食品科学学院二级教授,博导,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浙江大学食物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院长。浙江省农产品加工、农业部农产品风险评估(杭州)实验室主任。曾担任浙江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负责人,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副院长,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从事食品加工30多年,在食品加工特别是特产果蔬加工与增值利用、果蔬的节水节能减废加工工艺方面有一定的突破。主持国家基金、863、科技部重点研发及浙江省重大攻关20多项,参与过欧盟FP6课题。拥有发明专利71 件,PCT专利5 件,转让和产业化6件。发表SC论文300多篇,其中ESI高引论文8 篇,IF55以上20多篇, H因子51,21/22科睿唯安高被引作者。主编英文专著2 本,译著1 本,参编英文专著6 本,其他专著20多本。参加获国家二等奖2 项,省部一等奖6 项、二等奖4 项。主编《果蔬加工工艺学》第2版到第4版为国家规划教材。

33.尹寿伟教授

尹寿伟,教授、硕导。2009年12月在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9.12~2013.09在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任讲师;2013.09~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任副教授、教授、硕导、系副主任。主要从事蛋白胶体粒子、食品级Pickering乳液及新型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国际食品类SCI主流期刊上发表了49 篇学术论文。目前担任 J Agric Food Chem.、 Food hydrocolloids、 Food Res Int.、 Carbohyd Polym.等多个国际期刊的审稿人。

34.用慧敏博士

用慧敏,女,中共党员,扬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博士研究生。曾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朱敬文特别奖学金,获得扬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扬州大学三好学生和扬州大学“科技先锋”等荣誉称号。读研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3 篇,其中Top期刊论文11 篇,高被引论文4 篇。

35.曾晓雄教授

曾晓雄,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教授。1996年1月至2007年3月在静冈大学、岐阜大学和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学习与工作,2004年8月作为高层次人才被引进到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工作。目前主要从事食品碳水化合物、功能食品与食品纳米技术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三五国家重点研究计划、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在 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Food Hydrocolloids、Carbohydrate Polymers、Chemical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等杂志上发表SCI论文250余篇,论文被引用13 500余次,其中15 篇论文入选了ESI高被引论文,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2021、2022、2023、2024);指导的研究生学位论文中有2 篇论文获得了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5 篇论文获得了江苏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担任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Food Materials Research的副主编。

36.周光宏教授


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肉品质量控制及新资源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

1982 年本科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87 年获得英国诺丁汉大学肉品学硕士学位,1991 年获得南京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1991 年至1994 年在澳大利亚联邦科工委(CSIRO)肉类研究所做访问学者,1994年起任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曾任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1994-1998),食品科技学院院长(1996-2001),1998年任南京农业大学副校长,1999年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长,2011 年7月至2019年3月任南京农业大学校长,2017年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肉禽鱼蛋及其制品委员会”主席,2018 年当选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IAFoST Fellow)和美国食品工程院院士(IFT Fellow)。

周光宏教授长期从事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主编的《畜产品加工学》获得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完成的“冷却肉生产关键技术”和 “肉制品品风味与凝胶控制”分别获得2013年和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带来团队研发出中国第一块细胞培养肉,主持制定了多项国际和国家肉品标准,获得发明专利30余项,发表论文200 余篇。

37.邹立强研究员


邹立强,研究员,博导。博士毕业于南昌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入选江西省 "双千计划 "人才项目、 "井冈学者 "人才项目、江西省杰出青年和 "全球顶尖科学家前2%榜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审评专家,教育部学位论文审评专家,Foods、Frontiers in Nutrition期刊编辑,Food Chemistry、Food Hydrocolloids等20余SCI期刊审稿专家。长期从事食品递送系统高效构建,功能因子溶解性、稳定性、不良风味、生物利用率与产业化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技术研究,包括高负载高稳定性食品递送系统创新构建、活性成分生物利用改善与不良风味掩蔽、益生菌活性保持与胃肠道递送三个方向。获评2022 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 项、江西省杰出青年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双千计划 "人才项目和江西省重点研发项目等项目。与广东仙乐健康、华润江中、内蒙古蒙牛乳业、江西华宝芯荟等多加企业合作,开展横向项目10 项,横向经费1595 万元。发表SCI论文107 篇,被引总频次超5400次,H-index 48。授权发明专利12 件,澳洲专利1 件、美国专利1 件,转让6 件。

整理/编辑/责编:张睿梅。入选名单来自科睿唯安,专家简介来自专家本人及各学院、学会官网。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全部名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食品科学杂志 incentive-icons
食品科学杂志
食品类科技学术期刊
11904文章数 99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