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2024年底最火的时尚单品,是一只熏鸡。
麦琳烧起来的这股邪火,不止在内娱横扫热搜,更是让海外网友也集体沦陷。
在YouTube上,芒果TV官方上传的完整节目,播放量已经飙到了47万。要知道,《再见爱人》的韩版原型《我们离婚了》播放量也只有二十多万。
除了芒果官方上传的原片,各大关注内娱的油管博主也紧追热点。随便点进一个娱乐号的主页,都能看见满屏的“再见爱人”、“熏鸡”、“心趴”,硬是把同期热播的其他剧综挤到了边角。
从最开始的杨学,到现在的麦学、亮学,海外观众是一集也没落下。
小红书上研习麦学的帖子底下,更是出现了全球IP地址开会的盛况,大家一边看一边高呼“命都要被气没半条”。甚至在这些观众心里,麦学已经构成了海外华人的新文化认同 ——
大家都在感慨:要论逐帧解读和玩梗,还得是咱们内娱啊。
有才的台湾网友,贴心地给李行亮设计了新专辑《亮亮麦麦》的封面,硬是把吃瓜上升到了艺术高度。
所以说,海内外乐子人真正关心的不是节目本身,而是由此衍生出的各路学问。
不只是麦学,在YouTube、Threads等国际平台上,《花儿与少年》的花学、《向往的生活》的黄学,个个都是叫得上号的显学。
咱们内娱的热梗,到了外网依然能打。
不仅动辄在YouTube上斩获数十万播放量,还引得海外观众纷纷发表锐评。虽然大家的语言不同,但高涨的吃瓜热情,简直一模一样。
情到浓时,这批观众还会代入现实。
看到杨子和麦琳跟别人的相处模式,立马开始照镜子自我检讨,生怕自己不小心也有了“麦化”倾向。
从“熏鸡事变”到“青团事变”,从“这豆绝了“到”邪恶栀子花”,内娱观众那套察言观色的功力,和拿显微镜看节目的绝学,在海外舞台上也找到了知音。
其实在YouTube上,芒果官方早就布局了各有侧重点的账号矩阵,势要从方方面面进军海外市场。而他们也确实做到了,这些账号的粉丝量都很可观。
但让麦学、花学真正火起来的,还是各个娱乐博主的解读和玩梗。
这要感谢内娱观众们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解构式观看法”:
对画面进行逐帧分析,对对话和文本做深度解读,甚至对肢体语言进行专业剖析。
不管什么综艺,不一定都有根据或符合事实,但符合人性的恶趣味。
文化背景有差别,但人性是共通的。谁不爱看表面一团和气、背后暗潮汹涌的戏码?
再定睛一看,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一句话八百个心眼子......这些越看越眼熟的元素,连起来不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宫斗吗!
这种解构式观看的背后,其实是我们内娱观众再熟悉不过的宫斗思维——
无非是一个眼神里藏半部阴谋,一句话背后是满腹算计。
也难怪这些梗能火到海外了,因为宫斗的基因,早就已经埋在海外观众心里了。
遥记当年《甄嬛传》和《延禧攻略》在全球都杀疯了的盛况,海外观众都催着剧方把字幕翻译成英语、泰语、越南语......
光是《延禧攻略》全球播放量就破了150亿。
更是让一众国际友人沦陷,在评论区里变着法儿地夸:“再怎么推荐都不为过”“我最喜欢的一部剧之一”“我之前从来没看过中国剧但是......魏璎珞是我的宝贝!”
借着《延禧攻略》的势,新人主演的番外篇《金枝玉叶》还成功走上了海外发行,在Netflix上线。虽然口碑远不如前作,但还是有不少海外网友表示“六集根本不够看“。
从那时候起,这股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就俘获了一众海外观众的心,让他们建立了对“中国式人情世故”的基础认知。
也证明了“宫斗”这种叙事方式是真的很吸引人,不分国界那种。
这种把人际关系和人性里的一点小阴暗添油加醋的本事,成了内娱观众的独门绝技,也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爆红的宫斗梗。
全球观众都爱讨论这些梗,也是因为它们满足了人类共通的心理需求。
权力关系的较量、隐秘故事的探索欲、真人秀比虚构剧更强的真实感,简直是要啥有啥。
在这个过程里,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从自己的视角发现有趣的细节,在解读里获得快感。
说到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无论地域之间文化差异多大,人性的好奇和窥私欲望都是一样的。
外国人看得津津有味,因为这是他们从未体验过的社交解剖课;中国人看得如数家珍,因为这是刻在我们DNA里的生存技能。
你以为你在看别人,其实你在看自己。你以为你在吃瓜,其实你在学习人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