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华又要整活了。
最近,来自多位权威记者的报道,NBA正在商讨改革全明星正赛,将比赛由传统的4节制改为锦标赛赛制。
而在今天,名记夏姆斯-卡拉尼亚又对此事的细节进行了补充报道,据他了解,这个所谓的锦标赛将由4支球队参加,其中包括3支全明星队,每队8人,外加一支新秀赛的获胜球队。
4支队伍会先进行两场半决赛,每场半决赛中率先得到40分的球队获胜晋级。之后的决赛中,先得到25分的球队获得最终的冠军。
如果此事成真,那么,全明星正赛将是继NBA杯、全明星新秀赛之后,萧华“锦标赛化”改革的又一个全新试验品。但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关注度也更高的赛事,全明星正赛也办成锦标赛,这样的想法真的合适吗?
也许,有人会拿已经取得过成功的NBA杯作为改革成功的案例。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同于全明星赛,上赛季的首届季中赛之所以能在一片赞扬声中收官,一个核心的动因是由于季中赛其实并没有太多牺牲球员的利益(季中赛除了决赛,其他的比赛都算进了常规赛战绩)。此外,在季中赛夺冠后,冠军队伍每一位有合同在册的球员以及主帅都获得了50万美金的奖励。
可类似的模式搬到全明星赛场,NBA超巨们却大概率不会买账了。
理论上,锦标赛的分组对抗赛制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压缩实战中的水分,减少全明星赛中大量出现的无意义回合和观赏的尿点。可是,仅仅因为赛制的变动,就指望一帮NBA最顶级的超巨为了一个并没有太多实际价值的全明星赛冠军杀的“你死我活”,如此设想还是未免太过天真了。
必须承认的是,在大部分NBA球员眼中,入选全明星阵容的名单,站上全明星正赛的舞台,其意义是远大于比赛本身的。很多球员更关心的,是全明星赛开始之前的投票,也会为了能获得球迷、记者和教练的青睐,在票选的那段日子里竭力发挥。
但是真正当球员被选上,他们却未必会在全明星赛的实战中全力以赴。甚至有些球员还会为自己所处的俱乐部考虑,在全明星赛期间刻意保存实力或者干脆敷衍了事。
球星们来参加常规赛,主打的就是一个轻松、有面儿,在球员们眼中,全明星周末也本就是一个放松休假和社交聚会的场合,至于比赛的胜负,压根就没有太多人看重,更不会有人真正愿意为了这种表演性质的比赛加班,甚至多出哪怕一丝的力气。在历史上,除了像乔丹退役赛季以及科比去世那年,超巨们会带着特殊的心情拿出非同寻常的认真比赛态度,其他绝大多数年份的正赛,主打的都是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欢喜结局。
至于几十万美员的奖金,也许在季中赛,各队的当家球星们还有这方面的诉求,会抱着为板凳末段的临时工争取利益的动力去比赛。但来到全明星赛的舞台,对于那些身价动辄几个亿的超巨们来说,这点动力却基本荡然无存了……
况且,从此前新秀赛的情况来看,赛制改革后的效果也相当不理想,一帮临时搭配的运动员在一起分组对抗本就缺少默契。又加上比赛节奏很快,赢球的目标分数很快就能达到。因此,有些尴尬的是,还没等观众们认全各队球员的名字,还没等球员们真正完成热身,开始认真的配合,比赛已经结束了。
此外,将全明星正赛拆分成几个更短的小比赛,这本身也是对NBA传统的一种破坏。如果这种新赛制最终确立,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延续下去,那么此前,全明星赛上的一些荣耀纪录以及东西部两个分区对决的传统都将成为历史。这样的做法,与当年NBA先驱们创办全明星赛时的初衷也是背道而驰的……
当然,也能够理解萧华作为NBA掌门人改革全明星赛的迫切心情——毕竟,过去两年,全明星周末的确乏善可陈,收视率也相当惨淡,这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事实了。
2023年,全明星正赛的平均收视人数仅为460万人次,创造了历史最低纪录,这一数字,比巅峰时期2003年(乔丹退役赛季)的1080万人次,足足少了一半还多。2024年,全明星正赛的收视率屡有回升,但平均550万的数据仍是历史第二低的。
上赛季全明星正赛废除了队长选人的机制,重新回到了东西部对话的框架之下,而这样的安排也罕见实现了詹杜库同队的美妙剧本。怎奈,随着詹姆斯、杜兰特、库里等巨星的老去,他们对于全明星赛的欲望是越来越低了,他们似乎只是享受荣耀嘉宾的身份,享受着登场仪式那一刻球迷们的欢呼,但却没有把太多心思放在比赛上。而越来越多的球星,已经不再愿意为全明星赛出力,这或许才是造成比赛无趣,甚至难看的最本质因素。
而这种日趋顽固的惰性心态,显然是萧华再怎么对赛制进行改革,再怎么折腾都难以动摇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