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任毛主席秘书的胡乔木称:“在主席身边工作的二十多年中,主席有两件事最难下定决心。其中一件事就是出兵援助朝鲜。”之所以难决定,并非是毛主席个人犹豫不决,不愿出兵援助。
相反,毛主席从一开始就非常清楚,援助朝鲜是必须的。迟迟无法做出决定,是因为当时党内反对声很高,他要做好大家的思想工作,统一意见,这个过程,极其艰难,历经波折。
困难重重,反对声不断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杜鲁门总统立即表示,支持南朝鲜,并派出海军空军参战。同时,美军还派出第七舰队帮助蒋介石协防。7月7日,美国操控联合国,通过了由美国组织“联合国军”入朝作战方案。为此,周总理专门致函联合国秘书长以及安理会成员国,指出其非法性,但却收效甚微。
此时,毛主席极具前瞻性地提出,组建边防军,保卫国防,美国的那把火,很可能会烧到我国境内。
8月上旬,随着朝鲜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毛主席再次敏锐地意识到,美国很可能会扩大战争规模。他指出:如果美国这次赢得胜利,会更加得意,到时候必定会对我国造成威胁。所以,我们必须对朝鲜伸出援手。
为此,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随即,毛主席下令边防军在一个月内做好一切准备。并向东北边防负责人邓华明确任务:保卫东北边防,同时要准备与美国打仗,而且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仗!
果不其然,从8月27日起,美军飞机就不断入侵我国东北边境地区领空,并对边境地区进行轰炸、扫射以及侦察。9月下旬,美军在轰炸我国安东时,扔下了12枚重磅炸弹,使得我国百姓的生命以及财产发生重大损失。毛主席的预想得到证实。
面对如此猖狂的美军,周总理在讲话中,向世界发出宣告: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为保卫和平,从不也永远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不能容忍外国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对邻国肆意侵略而置之不理!”
同时,周总理再次向美国发出严正警告:“一旦美国越过三八线,我们不会坐视不理!”但是,傲慢成性的美国,并未将中国的警告放在心上。在他们看来,这些话不过是外交辞令,中国在虚张声势,根本没有单独与美国对抗的实力,不敢动真格。
10月1日,中国人民正沉浸在欢庆建国的喜悦中,大家听着礼炮的巨响声,看着空中飞翔的白鸽,感受着来之不易的和平氛围。但就在此时,南朝鲜越过三八线,金日成紧急约见中国驻朝大使,并向毛主席发出一封求助信:
毛泽东同志:
……如果敌人继续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只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难以应付此危机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请求您给予我们以特别的援助,即在敌人进攻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情况下,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
看着这封信,毛主席眉头紧锁,深夜紧急找来周总理、朱德、刘少奇等人召开会议,商讨出兵问题。在他看来,中国肯定要帮助朝鲜,否则,美国尝到甜头后只会更加猖狂。届时,无论是对中国还是世界其他国家,都将非常不利。
但关键是,一旦出兵,就意味着中国要面临巨大风险。那么,这个风险到底有多大?中国能否承受得了?
首先,从综合国力来说,中美两国相差甚远。当年美国的钢铁产量超8000万吨,而我国仅仅60万吨,两者相差上百倍。美国的工农业总产值为2800亿美元,而我国是100亿美元,相差二十多倍。
其次,从重中之重的武器装备来说,美军不但有大量先进的飞机大炮,还有极具震慑力的原子弹。而我国方面,不但没有核武器,就连飞机都少得可怜,枪械炮弹也相对落后。既没有制空权,也没有制海权,想要赢得与美国的对战,难度可想而知。
而且,打败仗不可怕,可怕的是如果我们没有在战场上占据优势,美国可能会变本加厉侵犯我国。到时候,我们好不容易开启的经济建设计划,必将遭到严重破坏,并引发政治恐慌。
同时,中美一旦公开冲突,苏联可能会因此加入,这样一来,可能会引发更大国际冲突,甚至爆发世界大战。
听着大家的发言,毛主席眉头紧锁,一根接着一根地抽烟。几经考虑,他还是觉得出兵利大于弊。我国和朝鲜唇齿相依,唇亡则齿寒。一旦朝鲜被美国灭亡,我们必将遭难。
随着天空泛白,他们一夜未睡的讨论,也有了结果。其他人因为没有有力反对理由,也就同意了毛主席的决定。
次日,毛主席决定出兵援助朝鲜。开会确定后,连夜给邓华起草电报,命他提前结束边防工作,随时待命。同时,也给苏联方面起草电报,表明将援助朝鲜,并请求苏联方面援助武器装备。
但在下午开会再次讨论出兵问题时,多数人都不赞成这一决定,出兵不得不暂缓。之前起草好的电报也就没有发送。
10月4日,党中央再次召开会议,毛主席通过多番努力,终于和大多数人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