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边界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向来是中国人民感到忿忿不平的一条伪造边界线。这条边境线虽然是英国人伪造的,却给中印两国带来了持久的争端,至今仍无法解决。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印度军队悍然越过中印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边界习惯线,甚至还越过了“麦克马洪线”,公然侵占了部分西藏地区领土。自此,西藏地区——特别是藏南地区的每一寸土地都泛着异族贪婪的目光。
20世纪60年代,正值中共中央决定纠正“左”倾错误、总结“大跃进”教训的一个时期。国内正遭遇着经济受挫的严峻考验,中印边境的局势也在同一时间陡然升温。这对中共中央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印度政府在指挥军队蚕食中国边境领土的同时,也在策动西藏,试图将西藏的堡垒从内部攻破。反动集团的叛乱不堪一击,人民解放军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便完成了叛乱的平定。
尼赫鲁以此为借口,向西藏地区步步紧逼,无所顾忌地在中国境内修建据点。面对印度军队的挑衅,中国政府始终站在和平的立场上,多次向印度政府劝和促谈,但无一不遭拒绝。人民解放军也始终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始终不曾主动出击。
1962年,中国国庆节期间,尼赫鲁公然宣称要向中国诉诸军事对抗。在其后的十几天内,中印边境的小规模冲突终于发展成了大规模武装冲突,使得中共中央不得不召开会议调整自己的策略。
毛主席的意见是,既然事情发展到了这一步,就由不得我们不打。但毛泽东特别强调,军事手段不能彻底解决边境问题,我们仍然要寻求上谈判桌的可能性。
既然决定了开打,大家便开始讨论起敌我状况以及战争的可能走向。而此时的毛主席也是忧心忡忡,便亲口问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的张国华,这一仗我们能不能打赢?
张国华一句话让毛主席释怀,他说:印度的王牌军没有山地作战的经验,而西藏的人民解放军对西藏的地形了如指掌,这一仗没有问题。
听了张国华的分析,毛主席有了些底气。同时,由于缺乏对于印度军队的作战经验,谨慎的毛主席还是提醒大家重视这一战,切不可疏忽。会后,身为西藏军区司令员的张国华被任命为前线总指挥。
10月19日,前方指挥所对于初战的目标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会议进行过程中,逐渐产生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初战只需吃掉印军一个营即可;另一种观点认为,能吃掉一个旅就不只吃一个营。身为司令员的张国华明白此战的重要性,如能打个胜仗,便能鼓舞士气,为部队之后的战斗提高自信;如果出师不利,恐怕要费很大一番力气才能缓过来。
诚然,吃掉对方一个旅是十分诱人的选择,但考虑到高原的环境不比平原,不能简单地把战斗难度与三大战役的国民党军类比。张国华经重重思虑,结合自己对印军的了解,毅然决定:仨瓜俩枣的不值一提,要打就吃他一个旅!
会议的情况传到了中南海,一些中央领导表达了对于这个决定的担忧。毛主席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前线的事就由前线司令官决定。
果然,仅仅过了十二个小时左右,前线捷报连连。张国华吃惊地说,自己打了这么多年的仗,从未见过如此一触即溃的军队。三天后,中央军委致电张国华,对他和部队的战绩表示祝贺,也对战斗期间表现出的战斗精神表示赞许。
不出一个月,中印自卫反击战便宣告结束,中国军队也清除了之前印军在进犯过程中建立的所有据点。
在战后的汇报会上,毛泽东指出:这一战,至少争取到了中印边境的数十年的和平。事实证明,从1962年至今,中印军队在两国边境虽偶有冲突,但始终没有引起大规模的战争。
编者简介:宋小乐,一位90后奶爸,普通家庭出身,专职写作5年,靠自媒体写作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与多家新媒体公司有合作。如果你对自媒体、写作、赚钱感兴趣,想每个月都能靠下班时间做副业、兼职,可以微信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今日人物志”,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