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民亦未寝”
又火了
最近,出自苏轼名篇《记承天寺夜游》
的“怀民亦未寝”
在网络上掀起了一波讨论浪潮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图片由AI生成
这段历史课本上耳熟能详的名篇
表达了苏轼和张怀民之间的深厚友谊
有一种友情叫“怀民亦未寝”
令古今无数人动容
而现如今
又被网友进行了新的演绎
有人借此表达了想拥有
“张怀民”这样的朋友和这样的友情
纷纷在评论区讨论“寻找自己的张怀民”
也有人想起了曾经在自己很困的时候
被朋友强行“开机”出去玩的悲惨遭遇
还有人创作出了
“苏轼爱熬夜,怀民亦未寝”的网络热梗
甚至还有不少人过上了
“张怀民被叫起床941周年”
图片为网友留言
“怀民亦未寝”被网友玩出了新花样
也让大家开始思考
该不该用古诗词玩梗?
现如今
用古诗词玩梗
已成为互联网上盛行的现象
网友将不同诗词里的句子杂拼在一起
一个看起来完全不违和的“新诗句”就形成了
比如,古文有自己的“abandon”
这就是“庆历四年春”
庆历四年春,武陵人捕鱼为业。——《岳阳楼记》《桃花源记》 庆历四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岳阳楼记》《曹刿论战》
再比如,一些“忘记原句是什么”系列
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何必曾相识。——《金柅园》《琵琶行》 我寄愁心与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琵琶记》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木兰诗》《游子吟》
还比如
一些古今混搭的“奇思妙想”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春花秋月何时了,排骨还得炖豆角。 离离原上草,处处闻啼鸟,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
甚至,还能来一场“国际合作”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Hey,how do you do? 身无彩凤双飞翼,Get away from me! 天生我材必有用,I can play football!
还有人在互联网用语里
完成了语文课本的闭环
“当流行语遇上古诗词
好像一下就高大上了”
说得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饮酒·其五》 时间是把杀猪刀。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不要睡,起来嗨!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当然,在这个赛道
也缺少不了将热门电视剧台词和
古诗词混搭在一起的鬼畜剪辑
(涉及版权问题,
请感兴趣的朋友自行搜索)
“语文课本早已剧透人生”
古诗词的含金量好像在不断提升
图片由AI生成
除了玩梗
这个话题里也应该有一些严肃的讨论
我们该如何看待古诗词玩梗现象?
网友的讨论也自发形成了“两派”
支持的人认为这是一件乐事
是当代人对古诗词的再创作
他们的观点是
现在网上“玩梗”
某种程度上说
跟古诗词里的“用典”手法异曲同工
更何况
集句诗,也曾是不少诗人的心头好
(集句诗,又称集锦诗,就是从现成的诗篇中,分别选取现成的诗句,再巧妙地集合而成的新诗。)
图片由AI生成
但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
认为这种玩梗的方式
是对古诗词的误用
会让对古诗词不熟悉的人被误导
让大家渐渐忘记真正的语义和背景
这种无底线的玩梗是对文字和作者的不尊重
更影响了对中国传统诗词的传承
你如何看待这一话题
评论区来聊聊
来源:半月谈新媒体
策划:秦黛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