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张秋子:人们似乎无法忍受慢,文学偏偏是从慢里诞生的|文学新版

0
分享至

  

  《与达洛维夫人共度一天》

  作者:张秋子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24-9

  以下内容摘选自《与达洛维夫人共度一天》,由新行思授权发布:

  速度:栗子慢慢掉落(节选)

  细读内容:第1页

  第一句话:达洛维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

  1

  2022年秋天,与几位毕业的学生聚会,天色已晚,我寻思让一位住在外地的学生留昆住一晚,她很紧张,那时还没有“解封”,她担心第二天一起床就无法离开昆明了——万一行程码变红了呢?她开玩笑说,我们都变成“临时性的人”了,安全也只是“临时安全”就好像那个叫作“糖豆人”的小游戏,主角必须一刻不停地跳到下一层楼梯上,否则,脚下的楼梯就会消融,无立足境。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深深俘获了我们,它规定了人的行为与选择,而且,它还变得越来越快。

  同时,人们似乎也无法忍受慢了。慢意味着等待,手指频繁戳着电梯的“关门”按钮,它多少减缓了自动关门之前等待的烦躁;慢意味着被按在座位上,但当飞机落地还在滑行时,大家都已经站了起来;慢意味着颗粒感与摩擦,但手机键盘已经被智能机的平滑界面所取代,指腹不再需要与凸起的字符较劲,说不定打字时又节省了好几秒。一切都在顺从我们变快,我们则被掠夺了耐心。

  可是,文学偏偏是从慢里诞生的。

  纳博科夫有一篇令人惆怅的小说叫《仁慈》故事中的男主人公是个雕塑家,被塑造成了一个软弱被动的形象。他正经历着一桩失败的爱情,对方嘲弄他、背叛他。男人本来约好了要与女人好好谈谈,可是久等她却不至,站在柏林城墙下两根孤零零的柱子中间,男人终于决定结束等待,他甚至告诉自己:我想从你身上找到的欢乐也不一定只隐藏在你身上呀,世间万物都有呀,这就是“仁慈”嘛。他坐上有轨电车回家,却只听得车顶“砰”的一声。

  那是风吹落的栗子轻轻砸在了车顶,又顺着车厢滚了下去。男人开始谛听起来。过了一阵,“砰”的一声,过了一阵,又是“砰”的一声……

  小说就这样结束了。有些人可能会因为没法给小说设置“倍速播放”而干着急,不然就可以加快栗子掉落的速度,然后看看最后发生了什么。可是,纳博科夫只是慢悠悠地写栗子一个个掉落,并没有什么“大结局”。其实,当男人在谛听的时候,纳博科夫悄悄告诉我们,他还是不死心,还是不甘心女人对自己的爽约,之前那些关于“仁慈”的说法统统是自我安慰,他默默地等待着栗子掉落,就像默默等待着女人回心转意。所以,栗子只能慢慢掉落,它把男人的等待与痴心拉得像一根游丝般细长,却总也剪不断。也是在这时,文学的美妙到来了。它逼迫我们拾回耐心,好好想象荷马是怎样走街串巷、经年累月记录歌谣的,好好想象福楼拜是如何不断逼迫自己、用三个月写出一段话的。

  这也是我想与学生们共读《达洛维夫人》的根本原因:我们对待自己的生活太过草率和轻忽,几乎没有一刻停下来,细数今日的每个片段,好像完全忘了这些时刻是一去不回的。以至于,填满一天的方式和填满十年没什么区别,抛掷这一刻和抛掷这一生也差不多。可是,《达洛维夫人》居然可以只讲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一天时光!这里面有一种郑重其事的贪恋,它恰恰是我们对待生活漫不经心的态度的反面。

  在伍尔夫的日记中,她谈到过这种贪恋痴迷,她的日子照样是“一天天地过去了。有时我自问是否被生活迷住了,一如孩子痴迷银色的星球一般,这是否就是生活?”于是,“她决定把这个星球捧在手中,静静地摩挲,它溜圆溜圆,沉甸甸的”因为把玩许久,甚至被包浆,具有了某种永恒的气息。同样的,在《达洛维夫人》中,文学以特有的迟缓让人们悬浮在自己的思绪中,忘了往前迈步。

  《达洛维夫人》是反速度的,是缓慢的。

  有时,我甚至疑心,这种反速度背后藏着作家对速度的终点——死亡——的深深恐惧。她要通过截停和放大每一个细节,推迟终点的到来,就像福克纳笔下的昆丁,通过把手表摔碎,推迟死亡与溃败的到来一样。毕竟,任何一个读过伍尔夫日记和小说的人,都会被她深切的死亡忧虑所击中。如果你恰好也暗藏着类似的恐惧(时至今日,我仍然会在午夜被自己要死这件事突然吓醒,有如坠深渊之感),那么你也许就会体察到伍尔夫作品的底色,那是贪恋与恐惧的交织。于是,对伍尔夫来说,写作的行为,逐渐变成了一种驯化时间与对抗死亡的可能,对读者来说,阅读的行为同样如此。因此,我们得放慢速度,迟缓细读。这是读者能对一位作家回报的最大感激之情。

  2

  小说的开篇在文学史上极为有名,它正是对一个瞬间反速度的抓取:

  达洛维夫人说她自己去买花。

  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太没头没脑了!它把整个文学传统给掀翻了。

  普通读者期待着作者亲切又絮叨地交代背景知识:达洛维夫人是谁啦,她多大年纪啦,眼睛是什么颜色啦,为什么要去买花啦,等等。总之,那些关于主角的身份与历史信息就像蛋糕上的奶油,堆得厚厚的,吃起来才够味。可是,伍尔夫的笔像一柄冰凉的细刀,无声快速地切入蛋糕,把所有腻歪的奶油裱花都抛诸脑后,直接将这个叫作达洛维夫人的人生命中的一个侧切面冷不防地端给了你。

  这种甩掉包袱的写法在今天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塞林格在写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麦田里的守望者》里蛮可以轻松地说,你们可别指望我去聊什么出生、家庭、父母职业这些“故事式的屁话”,但倒推三十年,这么写就暗含着一种挑战读者阅读习惯的勇气。以至于,哈代来伍尔夫家做客时,有点抱怨地说:“现在他们把一切都改变了。我们过去一直以为小说总得有个开头、中间和结尾。我们相信亚里士多德的文学理论。可是现在倒好,有这么一个故事,竟然以一个女人走出屋子而告终。”这种写法上的变革非常具有现代意味,它暗示着作家将穿上“紧身衣”,把历史、传统乃至时间的赘疣全部割掉,更加轻盈地挤进现代世界。

  也就是说,现代文学倾向于将漫长的故事掐头去尾,只把生命中的某个片段逮住,然后放大它,观察它,将它封装在琥珀中赏玩。人们总说时间如水,仿佛它在平面上滔滔不绝地流过,但小说家改变了时间的水平属性,让它变成了停顿的垂直形态,不断在一个动作、一个状态中往深处扎根,于是,事情的模样改变了。日常生活里,咱们上几节楼梯不过就几秒钟的事,但是,同样是上楼梯,作家的时间单位则放慢到了毫秒,也即一秒钟的千分之一。比如科塔萨尔在《上楼梯指南》这篇古怪的小说里,煞有介事地为读者介绍了怎么上楼梯:

  上楼时一般应面对楼梯,因为侧身或背对楼梯进行将产生相当程度的不适。正常的做法是采取站姿,双臂自然下垂,抬头(但不要过分抬头以至于眼睛看不到下一级台阶),呼吸须平缓而规律。上楼梯应从抬起位于身体右下方的部分开始,该部分一般会被皮革覆盖,除个别情况外其大小与台阶面积吻合。该部分(为简便起见我们将该部分称作脚)安置在第一级台阶上之后,抬起左边对应的部分(也称作脚,但请勿与此前,提到的脚相混淆)将其抬至与脚相同的高度,继续抬升直到将其放置在第二级台阶上,至此,脚在第二级台阶。

  (范晔译)

  我在阅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脑补了一出上楼梯大戏,目光与知觉追踪到了每一个动作的细枝末节之处,我开始尽情地想象:手臂垂到哪儿?皮革覆盖的部分是什么感觉?膝盖应该抬得多慢?就像在做瑜伽时,人们被提醒注意自己的呼吸,放松感要从脚趾蔓延到小腿、从腹部到头皮,放慢的文学同样延长并超越了普通的感知,人们三步并作两步上楼时所遗漏的、所放弃的,被放慢的文学一一捡起并耐心还原了。

  在这些时刻,作家们有一种完全违背功利主义的较真,不仅让我们在阅读中重构时间本身,更逼近了那些大家习以为常的动作与形态的内核,而我相信,事物的内核总是独一无二的。中世纪神学家斯科特斯有个很美妙的拉丁词叫作“Haecceity”,翻译成英文更好理解一些,“thisness”——此性,就是这个东西有而其他东西绝对不会有的特性,只存在于此物之中的特性。假如在一部小说里浮皮潦草地写主人公看到了很多花,那么这个“花”还是抽象的、模糊的、没有特性的花,然而,伟大的作家是不会笼统地写“花”的。我常常惊讶于普鲁斯特世界里的精细:没有共相,只有具体,没有模糊,只有“thisness”,“花”变成了菖蒲花、葛兰花、龙须菜、勿忘我、椴花、凤仙花。在《达洛维夫人》中,“花”是同样具体的:翠雀、香豌豆、紫丁香、香石竹、三尾鸢……在这些时刻,物本身的独一无二性引导读者进入了一个颜色、气味、姿态都确凿的世界,甚至,它们以前是从哪个国度与地区引进的,以后的花期又能保持多久,也都一一变得真切了,事物不再是眼睛匆匆一瞥就滑过去的背景,它们被拽出了隐形的状态,浮现出特殊的轮廓。我以前读武侠小说,总看到“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的说法,那么读文学大概就是“天下文学,唯慢不破”了。

  想来,文学的魅力正在于使一个放慢乃至凝固的瞬间里饱含了关于过去与未来的所有可能。

  在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伍尔夫知识的背景下,同学们对这句话展开了讨论。迎面而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这句话说的是“达洛维夫人”而非主角的名字“克拉丽莎”?进一步地,为什么小说不取名叫《克拉丽莎》参与讨论的同学逐渐达成了一个共识,他们意识到,达洛维夫人是克拉丽莎嫁人以后的社会称呼,是一种公共身份的指认,而克拉丽莎则是闺名,是她私人自我和本真自我的体认,在这两者之间,主人公应该更在乎面向公众的自我呈现,也就是嫁给了达洛维后的妻子身份。就像在《红楼梦》里,我们也看不到男性仆从妻子的名字,她们的称呼被丈夫的名字整个地覆盖住了:周瑞家的——指的是周瑞的老婆——赖大家的、林之孝家的,等等;或者现在的很多女性,自我的称谓被孩子遮蔽掉了,她们的名字变成了淇淇妈妈、聪聪妈妈或者更。笼统的“宝妈”大家的这个观察很重要,因为这对后文理解克拉丽莎的许多行为有着决定性意义。我们是不是可以说,伍尔夫要用这个书名和这个开头暗示我们,对于女主角来说,她的本真自我在故事开始之前与开始之时,就被先行遮蔽掉了?

  可是,这句话里又有不那么平顺的地方。原句是“Mrs. Dalloway said she would buy the flowers herself”,这似乎暗示着,女主角以往总是有人替她买花的,她大可以,事事让他人代劳。但刻意强调“自己”就把买花的主动性强化了,是她自己,而不是他人,被推到前台,凸显、放大。这也是整篇小说的主题之一:人如何塑造自我、求索自我。这让人联想到伍尔夫那篇著名的《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Her Own)里,也采用了这种刻意强调的口吻:“own”。我们似乎看到一组矛盾渐渐浮出水面,这个女主角似乎想强调自我,但真实自我的身份又被已婚的社会身份遮蔽了,那么,她总体上应该是一个很拧巴和纠结的状态,在出世和入世之间不断摇摆,很快,我们就会在后文的讲述中验证这个推测。

  也就是说,这一个动作的瞬间,对主角过去的经历与未来的渴望都有所提示。

  在细读文本时,不妨掂量作家们采用的小小词汇。因为,词汇本身就是有质地、有软硬、有大小的,诗人张枣甚至认为(汉语)词汇是有甜味的。以美国作家麦尔维尔的《抄写员巴特比》为例,主角巴特比对于一切超过他本职工作范围的要求都一概回绝,哪怕只是顺路跑个腿,他的态度都极为强硬,以至于最后被送入监狱,死于其中。麦尔维尔想通过巴特比这个伟大的形象,塑造一个不计代价、敢于拒绝的人,毕竟在现实生活里,大家更多的是言不由衷的接受与同意。按照惯性的预设,这么强硬的人说拒绝的话,大概率会。撂下狠话,在中文译文中,他的口头禅是“我宁愿不”如果不读原文,读者大概会猜测他说的是“rather not”,这个词有一股子决绝的味道,但其实,巴特比说的是“prefer not”。“prefer”(宁愿、更喜爱)这个词则有某种选择的意味,好像我可以选这么做,也可以不选,但是,当我们有得选的时候却仍然选择了“正确”而非“舒服”,这反而使得“prefer”有了更压抑住的、未曾言明的孤勇。

  此处,麦尔维尔通过一个看似弱的词来表达强悍。

  作为中文读者,我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译文,如果有机会对比原文词汇的选用,往往会有意外之喜。我在读乔伊斯的《泥土》时,一开始以为泥土是常见的“soil”一词。这部小说中并没有直接描写泥土的场景,但是让女主角在玩爱尔兰的占卜游戏时,蒙着眼睛摸到了一块又软又湿的东西,周围顿时响起了窃窃私语,人们说起了关于花园的什么事情,还说要把这个东西扔出去。如果中文读者以为这块东,西说的就是来自花园的“soil”,那么故事就会变得很“实”失去了某些不确定的模糊之感。我在课堂上讲这个小说时,大家一致的反应就是,女主角捏到的肯定是泥土,标题不都告诉我们了嘛。大家也会接受对泥土一词最常见的联想:它代表死亡,女主角很快就要入土了。可是,死亡的主题对我们理解女主角没有什么意义,谁不会死呢?

  其实乔伊斯用的词是“clay”,在英文里它既有“黏土”的含义,又有“肉体”和“类似于黏土质地”的含义。模糊多义的词汇为我们打开了更为丰富的理解空间:如果,女主角摸到的是一块丢弃在花园里的肉,是否意味着她对肉体的内在渴求?小说多次提到她对结婚的关注,而且她在路上还因为对一位绅士遐想联翩丢了蛋糕;如果,女主角摸到的,是她丢失的那块蛋糕(有可能落在花园里被弄脏了)是否意味着她总是在经历丢失与匮乏?小说里的人总在丢东西,不是丢了胡桃夹子,就是丢了蛋糕,要么丢了过去的恩情,人们普遍处于巨大匮乏与丧失之中。总之“clay”一词比“soil”传递出更丰富的可能,这也需要读者花多一点的时间去找找原文,比对比对。

  好的作家肯定总是词语的炼金术士,哪怕是最寻常最乏味的词语,在他们的笔下也会像一枚落入深井的石子,激荡起深刻的共鸣与回音,所以,无论是《达洛维夫人》还是别的文学作品,我在进行细读时常常想要把一个词、一个动作或者一个写法后面的隐喻搞清楚。因为文学归根结底是关于隐喻的艺术。它如同一枚蜂蜜味的瓜子,故事情节只是壳,意义则藏在果仁里,如果我们像不会嗑瓜子的孩子一样,只是吮吸一下壳上的蜜味儿就将其丢弃,未免可惜,更好的吃法是带着壳的滋味嚼碎果仁,让甜与香混合在一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消失的妻子》现实版:上海211高材生为骗保谋杀文盲妻子

《消失的妻子》现实版:上海211高材生为骗保谋杀文盲妻子

盐谈
2024-11-25 23:54:56
申京三双下半场打爆戈贝尔,范弗里特27+11火箭加时擒狼晋级八强

申京三双下半场打爆戈贝尔,范弗里特27+11火箭加时擒狼晋级八强

OnFire
2024-11-27 12:02:21
本赛季场均进2.4记三分!詹姆斯历史三分命中数差2记将追平科沃尔

本赛季场均进2.4记三分!詹姆斯历史三分命中数差2记将追平科沃尔

直播吧
2024-11-27 08:30:26
中国真禁!美国人懵了:只能禁俄罗斯不能禁美国,中国:必须一视同仁

中国真禁!美国人懵了:只能禁俄罗斯不能禁美国,中国:必须一视同仁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2024-11-26 14:17:13
农村又现“新四害”,比“旧四害”更可恶,害苦了不少农民,看到了记得远离

农村又现“新四害”,比“旧四害”更可恶,害苦了不少农民,看到了记得远离

农夫也疯狂
2024-11-13 11:01:10
国内一投资公司CEO预言:比特币20年内价值归零,英伟达市值将暴跌70%

国内一投资公司CEO预言:比特币20年内价值归零,英伟达市值将暴跌70%

可达鸭面面观
2024-11-26 21:42:16
为什么丑的基因比美的基因更强大?看完网友的评论,我恍然大悟

为什么丑的基因比美的基因更强大?看完网友的评论,我恍然大悟

奇特短尾矮袋鼠
2024-11-26 17:48:19
极越汽车CEO回应“抄袭”特斯拉:事实上你们都想错了

极越汽车CEO回应“抄袭”特斯拉:事实上你们都想错了

手机中国
2024-11-26 11:16:07
广西钟山妇联通报“一没有妈妈的小女孩经常坐在光棍男子怀里”

广西钟山妇联通报“一没有妈妈的小女孩经常坐在光棍男子怀里”

环球网资讯
2024-11-26 20:24:13
数千磅中国食品因致命病菌被紧急召回

数千磅中国食品因致命病菌被紧急召回

医疗前沿
2024-11-27 00:03:03
斯诺克英锦赛16强全部诞生,中国军团占据3席,16进8强对阵出炉

斯诺克英锦赛16强全部诞生,中国军团占据3席,16进8强对阵出炉

越岭体育
2024-11-27 07:44:59
黎巴嫩外长:一旦以军撤离,将在黎南部部署至少5000名黎军

黎巴嫩外长:一旦以军撤离,将在黎南部部署至少5000名黎军

界面新闻
2024-11-26 19:30:37
中老年人在这5件事上太勤快,并不是好事,可能会招来疾病

中老年人在这5件事上太勤快,并不是好事,可能会招来疾病

熊猫医学社
2024-11-25 11:30:03
印度政府串通首富造假,一起骗了美国人210亿

印度政府串通首富造假,一起骗了美国人210亿

帅真商业
2024-11-26 17:45:21
可能80%的中国人都接受不了真实的美国!

可能80%的中国人都接受不了真实的美国!

玲子日记
2024-11-16 09:24:35
张嘉予出演《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将于2025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

张嘉予出演《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将于2025年大年初一全国上映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4-11-26 13:47:21
轰41分+6记三分!中国男篮又一18岁新星崛起:得分榜第一力压名将

轰41分+6记三分!中国男篮又一18岁新星崛起:得分榜第一力压名将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4-11-26 17:36:59
“湿冷魔法”提前退场,冷空气仍将影响广东!

“湿冷魔法”提前退场,冷空气仍将影响广东!

鲁中晨报
2024-11-27 09:12:10
原来你看的故宫都是“假故宫”,真正未开放区域,远超我们的认知

原来你看的故宫都是“假故宫”,真正未开放区域,远超我们的认知

七楼的蒲公英
2024-11-25 20:03:42
彻底撕破脸!广东弃将评论区开撕球迷 疑似试训其他球队

彻底撕破脸!广东弃将评论区开撕球迷 疑似试训其他球队

胖子喷球
2024-11-26 20:29:12
2024-11-27 12:15:00
三明治
三明治
非虚构生活写作孵化平台
3981文章数 52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内蒙古警察枪击案"重审 嫌犯称躲避冲撞时无意识开枪

头条要闻

"内蒙古警察枪击案"重审 嫌犯称躲避冲撞时无意识开枪

体育要闻

扣篮命中率28%,NBA首发前锋

娱乐要闻

无性婚姻,深度抑郁,葛夕怎么走不掉

财经要闻

洪灏刘煜辉对谈实录 涉及A股、债务等!

科技要闻

余承东:Mate70对得起那四字 靠抄袭没未来

汽车要闻

中国的超豪华车尊界S800 预售百万起/ L3级智驾

态度原创

本地
教育
健康
时尚
旅游

本地新闻

城市24小时|领跑万亿城市,武汉“开挂”了?

教育要闻

2024第44期中国留学生安全提醒:谨防自然灾害,提高安全意识

花18万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值不值?

幂姐带火的“渣女美甲”有多绝?高级巨显白,狠狠踩在我心巴上!

旅游要闻

张家界新景点“飞拉达”位于5000英尺高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