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抑郁症患者发现,尽管接受了治疗,病情还是反反复复,难以彻底治愈。为什么病情总是反反复复而治不好呢?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原因呢?对此,西安脑康心理康复医院精神科主任刘智雄表示,造成心理疾病反反复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排斥药物治疗的心理误区与应对。患者对药物常抱过高期望,却忽视其对症治疗之限,心理根源难触及,病情易因心理刺激波动。部分患者因惧副作用而拒药或擅自停药,此举可能导致戒断反应,加重病情,治疗前功尽弃。换药与调药初期,副作用常见,需耐心与医生沟通,避免自行撤药。
就像之前医院接诊的一个病人小周,确诊抑郁后用药三个月,已经能说能笑了,宛如一个正常人,他以为自己已经康复了,于是擅自停药。前一周感觉良好,一切很正常,日常生活交谈都没问题。一度觉得抑郁有什么可怕的,吃吃药就好了。第二周感觉头有点晕,以为是自己饮食不规律造成的。没有放在心上,也忘记了医生说抑郁症康复期起码半年。
结果不到第三周的时候醒来莫名其妙脑袋笨重,包括打字都觉得晕晕晃晃,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像得了失语症,脑子里一团浆糊。没有力气起床,连吃饭都懒得去。随便看段文字都哭,刷到一条视频,很正常的内容,结果情绪崩溃哇哇大哭。患者这才察觉自己稳定的病情因为停药“一朝回到解放前”了。随后,患者联系了医院询问情况后继续恢复了服药,病情也逐渐稳定下来了。
其次,有些患者自暴自弃,认为自己的情况特殊不可能好转,其实不知道陷入了心理疾病的陷阱,这正是心理疾病表现的方式之一,还有的患者内心有自卑感,羞耻感。不愿意去接受正规治疗,耽误了治疗。
再者,心理疾病源于问题累积,渐至失控。心理疾病复杂多变,症状各异,诊断治疗具挑战性。双相情感障碍等易复发,治疗难度大。抑郁症、焦虑障碍等慢性或反复,病程长,症状波动,治疗更需持久战。
一些患者常常抱怨自己的心理疾病给自己的信心造成了打击,另一方面也给家人心理造成了非常大的痛苦。虽然心理疾病难治,但还是可以治好的。只要得到专业性的指导,加患者自己的主观努力,完全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心理疾病难以康复,是有各种原因的。
刘主任表示:心理疾病治疗需科学态度,正确认识药物作用与副作用,遵医嘱用药;克服自暴自弃与自卑羞耻,积极面对;警惕疾病初期间歇,及时干预;理解疾病复杂性,耐心治疗,才能共克时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