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长白山地区生活着很多传奇人物,其中有一位名叫赵炳林。
说起赵炳林,他可算是在当地小有名气的一位采参人,因为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白山采参习俗”的传承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这些年比较流行的一个名词,它指的是一些风俗、民间传统手艺等文化遗产,也包括一些相关的实物。
可以说这些东西都是先辈们经过一代代的传承和摸索研究出来的东西,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但是挖人参的习俗居然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是让人非常好奇的。
毕竟比起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光是怎么挖人参这一项听起来就比较让人匪夷所思。
那么为什么挖人参这样的流程还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神奇的挖参习俗·】—»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中,“放山人”似乎都是比较什么神秘的存在。
他们身上最吸引人的一个标签就是“一夜暴富”。
特别是在上个世纪长白山地区的野山参数量还比较多的时候,偶尔就会出现某位放山小队挖出巨型野山参,结果一下子“发家致富”的情况。
那个时候他们之中确实有很多人会撞大运挖到个头相当大的山参,当然,除了运气之外,这跟他们的经验也有着很大的关系。
咱们都知道人参一般都生长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所以想要找到它们非常不容易。
因为大山深处一般都没有什么特定的路,而且里面还有很多蛇虫鼠蚁生活着,所以只是看上去平静,实则到处都是危险。
而身处这些危险当中,一不小心就会把迷路出不来,所以为了能保证放山人平安进山,平安出山,放山人的先辈们就定下了一套采人参的规矩。
而赵炳林就是这样的一位传承人。
每年七八月份的时候人参就开始进入了养分比较充足的时候,这时赵炳林就会带着一帮经验比较丰富的放山人进山采集人参。
这第一步就是挑选合适的人。
一般上山的人必须是个单数的,这时为了能讨个好彩头,因为放山人会将人参视作自己的“伙伴”。
这样单数人去,双数人回,寓意能带回人参回来。
然后他们会将带去的工具包括剪刀、挖参工具全部都系上红绳,寓意能讨个吉利。
进山之前,他们会找老把头取个经,如果对方不想去,也要表达对对方的尊敬。
进山之后,放山人如果找不到人参一般不会轻易回来,怎么也得呆上个一个周到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所以进山之后他们会勉强搭上一个帐篷,晚上就在帐篷里面休息。
这次赵炳林找了一行5个人上山挖人参,祭山神之后,很快就找到了一个适合于人参生长的地方。
于是赵炳林安排了一下几个人的队形,他们排成一排,人与人之间大概间隔两三米左右,然后队伍往前推移,可以说跟地毯式搜索差不多。
在搜寻的过程中大家尽量都不能说话,这样才能保持精神集中。
如果看到比较小的人参,比如叶子还没长到3片的就不会再下手了,因为太小的人参不仅药力一般,挖得太多还不利于可持续的发展。
这些人每隔一段距离就会用手掰断一些树枝,这样的行为名为“打拐子”,其实就是尽量防止在山中迷失方向。
另外就是提醒队伍的把头那些地方已经找过一遍了,尽量避免重复寻找。
但即便是这样,想找到比较靠谱的野山参还是非常不容易的,毕竟这玩意的数量实在是太少了。
就这样,赵炳林带着队伍找了3天,也没有找到比较合适的。
但是大家似乎对这个事情都已经习以为常,最后大家决定还是去之前赵炳林挖到过大山参的那个山头去看看。
这个山头叫“棒槌沟”,据说有很多人曾经在那里挖出过大号的人参,价值几百万的那种。
那个地方的路就更加难走了,几个人深一脚浅一脚地趟过一条小河,中间还有几个人不小心摔倒了。
终于过了河之后,人们又在这个山头发现了不少毒蛇。
山林正是蛇类动物非常喜欢的地方,但是赵炳林毕竟干这行已经50年了,所以凭着经验带领大家避开了毒蛇。
但是即便是在这个地方转悠了三天之后,赵炳林还是没有发现人参。
眼看着带的干粮就要吃完了,赵炳林又带着大家重新搜寻了一次。
没想到这次还真是运气好吗,就在天快黑的时候,小队里有人大喊看了一声“棒槌”!
这时赶山人发现人参之后的暗语,于是赶紧有人应山:“几匹叶”?
那边回答完三匹叶之后,一行人就开始挖人参了。
赵炳林先用棒槌锁将人参“锁住”,据说锁住之后人参就跑不掉了。
然后他们又开始用一种鹿角做的小棍子挖起来,这样的小棍子能保证人参的根须完整。
这样过了一会,一棵完整的人参就被挖了出来。
挖完之后赵炳林又用柔软潮湿的苔藓将人参包裹起来,这样可以防止它失水,还能延长保存的时间。
然后人们会在发现人参的地方撒上人参的种子,这样过几十年之后这个地方又能重新长出人参来,保证子孙后代也有人参可以挖。
挖完之后还要将人参的情况记录在附近的树上,这样能够提醒以后的放山人。
然后赵炳林就带着队员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是不能讨论人参的价值的,只能等着把头将人参卖出去分钱。
这卖得钱也是平分的,不会有人多拿,所以大家心里也会平衡一些。
有了这样的流程,确实既保证了放山人的安全,还
使得山上的人参能够一直代代繁衍生息。
所以将采人参的过程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遵守,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参考:
澎湃新闻《诗情秋意·遇见白山 | 探寻吉参文化: 一条“参”路走到底》2024-10-15
-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9045672
- 央视纪录片《赶山1》
-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E411C79P?spm_id_from=333.788.videopod.episodes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