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追忆父亲——老红军陈兴发的人生传奇》
1929年,方志敏的部队开进江西一个叫裴源的小村。当地的村民虽然没有见过红军,但却对这支部队很感激,因为红军帮打土豪、分田地,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而且红军没有架子,帮他们挑柴劈水,不拿一点报酬。当地人们深受其影响,开始积极参军,并第一次认识了一个“稀罕词”——革命。
那一年有很多年轻人加入,甚至还有小伙瞒着父母来闹革命。而在这一片欣欣向荣的从军氛围中,当地铁匠铺里有两个人正在谈心。
一个是打铁匠师傅,作为一个练家子,他有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周大锤”;而坐他对面的则是徒弟陈兴发。此次陈兴发是来向师父辞别的,因为他也打算瞒着家人去参加红军。
谈完后,师徒二人依依告别,自此陈兴发背井离乡,那年他才17岁。
在加入红军队伍后,陈兴发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团的一员,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名动天下的人物,比如天之骄子寻淮洲,后来的海军司令萧劲光,甚至包括一代战神粟裕。
在他们的领导下,陈兴发参与过一场又一场惨烈战斗,也正是从这一刻开始,他明白了战争的残酷。
有一次,在粟裕等人北上失利转而突围时,他遭遇到困境,被敌人用子弹打进左眼穿进脑袋,头部负了重伤。当时他差点就牺牲,但还好,命大撑了过来。
从那之后,他不再头脑发热、只靠蛮力,而是不断提升自己,拔高军事素养。
不得不说,陈兴发在军事方面还是有些天赋的,后来因为表现出色被提拔为56团特务连连长,之后又先后担任机枪连连长、营长。
而在红军长征期间,他遇到一个贵人,此人就是陈毅。
当时陈毅被留下来率部打游击,那是一个极端困苦的战斗岁月,陈兴发则成为陈毅的部下,跟随他度过了不亚于长征的苦难之旅,练就一身钢筋铁骨。
1937年,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当时陈毅遭遇过危机,陈兴发则一直跟随他左右,在共患难中他向陈毅证明了自己的忠诚和勇气,逐渐开始担任陈毅的贴身警卫。
在陈毅身边,陈兴发学到很多知识,也变得更加谨慎,能随机应变,再也不是以前那个愣头青。
比如有一次护送情报,他当时将情报放在棺材里,尽管国民党不管不顾,即使听说死者有麻风病,也要开棺验尸,但依旧一无所获。
因为陈兴发很机敏的真放了一具腐臭尸体,那些国民党大头兵打开棺盖后被吓得赶紧打发走,如此他得以顺利过关。
得知陈兴发智送情报后,陈毅非常激动,一拳捶在其肩膀上,以示对他的认可。此后,陈兴发就被陈毅委派各种重任,而在这一过程中,他在之前跟铁匠铺师傅学的功夫也有了用武之地。
在扮成农民去送情报时,他不幸被敌人抓住干苦力。但陈兴发可丝毫不把这些人放在眼中,他先是假装顺从,然后出其不意,一人干翻对方七八个人,顶着枪林弹雨顺利脱身。
这件事在新四军中引为奇谈,大家都对陈兴发佩服的五体投地。
在陈毅身边,能文能武的陈兴发将自身才华展现的淋漓尽致,得到陈老总高度赞扬。到1949年,他已经从一个特务连连长一跃成为华东军区交际处副处长,是陈老总的爱将。
当时若能继续待在陈老总身边,他未来说不定能有更高的成就,但陈兴发却在这一年坚决选择回家,就连曾山、陈毅等人都没能劝得住。
众人知道他的脾气,也知道他素来不爱功名,于是只能无奈放他离去,让他功成身退回家搞建设。回到老家后,虽然是老红军干部,但陈兴发没有丝毫架子,看到当地县长对他毕恭毕敬的敬礼后,他只是表示:自己想当个普通人。
此后他与当地老百姓一起挑着货郎担,跋山涉水走村串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
不过上级领导也一直没有忘记他,1965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陈兴发便担任了外围警卫副总组长。当时毛主席的贴身警卫汪东兴在这里见到他,感觉很意外,因为按照他的资历本不该如此。
于是特意找他谈话,询问他的生活状况,之后还向他提出:要不要调去更好的岗位。
但陈兴发却拒绝了这番好意,他说:“许多同志性命都丢了,尸体都找不到了,我能有现在已经很满意,很知足了,我没有任何困难。”
1966年,陈兴发光荣退休,享受行政11级待遇。1973年萧劲光大将得知老爷子还健在退休了,特意指示要妥善安置陈老的晚年生活。
1980年,陈兴发因头部枪伤复发去世,一代传奇就此落幕,同年国家民政部授予他“革命烈士”的光荣称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