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元素

分享至

1,定义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如,所有质子数为 1 的原子都属于氢元素,不管这些原子的中子数是否相同,或者它们处于何种化学状态(如游离态的氢气分子中的氢原子,或者化合物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元素是宏观概念,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种类由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确定,不能由中子数或相对质量来确定。

2,元素符号

表示方法:元素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符号通常是用该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来表示,如果几种元素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就在第一个字母后面加上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例如,氢元素用 “H” 表示,氦元素用 “He” 表示;碳元素用 “C” 表示,钙元素用 “Ca” 表示。

意义:元素符号具有多种意义。它可以表示一种元素,如 “O” 表示氧元素;还可以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如 “Fe” 表示一个铁原子;对于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这种物质,如 “Cu” 表示铜这种物质。

3,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较少(通常小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例如,钠(Na)原子最外层有 1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这个电子变成钠离子(Na⁺)。金属元素:“钅”及汞。

金属元素具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等物理性质。例如,铜(Cu)具有紫红色的金属光泽,是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材料,并且可以拉成细丝(延性)、压成薄片(展性)。

非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较多(通常大于或等于 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或者通过共用电子对与其他原子结合。例如,氯(Cl)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 1 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或者与其他原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化合物,如氯化氢(HCl)。非金属元素:“石”固态非金属;“气”气态非金属;“氵”液态非金属。

非金属元素的物理性质多样。例如,氧气(O₂)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没有金属光泽;碳(C)在以金刚石形式存在时是无色透明、硬度极高的固体,而以石墨形式存在时是黑色、质软、有滑腻感的固体,并且有良好的导电性。

稀有气体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氦为 2 个,其余为 8 个),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例如,氦(He)、氖(Ne)、氩(Ar)等稀有气体元素,它们在一般情况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一特性被用于制作霓虹灯等。例如,氖气通电后发出红光,氩气通电后发出蓝紫光。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