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通讯丨三位阿尔巴尼亚留学生的中国情缘

0
分享至

新华社地拉那11月23日电 通讯|三位阿尔巴尼亚留学生的中国情缘

新华社记者崇大海

今年是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建交75周年。几十年间,一批批前来中国留学的阿尔巴尼亚青年,见证了中国迅速发展的历程以及阿中两国人民间不断深化的友谊,并正在不同领域续写着两国合作共赢的故事。

刚刚结束中国之行的阿尔巴尼亚汉学家、翻译家伊利亚兹·斯巴修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国文学作品的互译交流是两国民心相通的基础。

斯巴修20世纪70年代来中国留学,曾经想学习电子专业的他被意外地分配去学习中文,但正是这次“意外”引导他走上翻译道路,并与中国文学结缘。斯巴修先后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和北京大学就读,在中国同行的鼓励和帮助下,他翻译了莫言的小说《蛙》并在阿尔巴尼亚出版。该书参加了2013年地拉那图书展,被阿文化部评为最佳图书。

2015年斯巴修牵头成立阿中文化交流协会。当年中阿两国签署《中阿经典图书互译出版项目合作协议》,他有幸参与其中并翻译了莫言等多位作家的小说,以及《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经济改革发展之路》等专著,这些译作受到阿各界欢迎。斯巴修说:“我深切感受到,小说和专著可以成为连接两国人民的纽带。现在很多中国与阿尔巴尼亚的优秀作家,在对方国家都拥有众多‘粉丝’,这是不断促进彼此了解和友谊的基础。”

阿尔巴尼亚经济学者马尔塞拉·穆萨贝卢曾是一家跨国公司的采购经理。2008年起,她多次参加广交会,每次来华都惊叹于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2015年,穆萨贝卢前往厦门大学进修博士课程,研究中国在东欧与巴尔干地区的贸易及投资,希望借此深入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经验。

学成后,穆萨贝卢加入了阿尔巴尼亚全球化研究院,致力于向阿国内介绍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与经验等。她的许多文章,让越来越多当地人了解到中国在经济、民生、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方面取得的巨大发展成果。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她说:“中国式现代化是包容性的、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至关重要,现代化的中国会给世界带来更多机会。”

中国人的热情好客、中国的悠久历史及快速发展,以及便利的城市化生活让阿尔巴尼亚青年亨利·巴努什着迷。二十岁出头的巴努什去年如愿考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攻读旅游管理专业,成为阿尔巴尼亚新一批赴中国留学生。

巴努什很早就通过媒体资讯了解到中国的飞速变化,并倾心于中国历史文化。高中时期,他参加了当地孔子学院的中文课程和文化交流活动,在提升中文水平的同时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

巴努什在中国的留学生活紧张而多彩,他期待着未来能够为增进阿中友谊贡献力量。他说:“无论是留在中国还是回到阿尔巴尼亚发展,我都希望能为增进阿中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人民网官方网易号
1247487文章数 1994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