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出刁钻上联,让人对也不是,不对也不是,却被此人轻松对答

分享至

世人皆知晚清四大名臣张之洞精于对联,却鲜有人知他曾出过一副让人对也不是、不对也不是的绝妙上联。那是在武昌城内的一个秋日,面对着一位年轻的来客,这位以文采著称的湖广总督意味深长地吟道:"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来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此联巧用地名,又暗含机锋,确实令人为难。若答得谦逊,显得不够胆魄;若答得自负,又显得不够分寸。面对这样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这位年轻人究竟是如何应对的?他为何能让这位以才学著称的张之洞也不得不拍案叫绝?

一、名士风骨:张之洞的文人情怀

道光二十七年,贵州兴义府传出一则轰动消息:年仅十三岁的张之洞考取了秀才第一名。这位少年天才不负盛名,两年后便以顺天府第一名的成绩考中举人。在当时的贵州,这位年少成名的才子已是街谈巷议的话题人物。



张府内,年轻的张之洞正在院中的梅树下吟诗作对。一个小厮匆匆跑来,手中拿着一封信件:"少爷,顺天府来信了!"张之洞接过信件,展开一看,竟是京城举人圈子里传阅的一副对联,上联是:"一树梅花三五月,满庭香雪四三更。"

这副对联在京城文人圈子里已经传诵多日,却无人能对出妙联。张之洞看后,提笔写下:"两岸桃花千百树,一江明月万千家。"此对一出,立刻传遍京城,连翰林院的大学士们都连连称赞。

这一年的京城会试,张之洞再次惊艳众人。他不仅考中了进士,更是一举夺得了一甲第三名的探花及第。一时间,这位来自贵州的少年才子,成为京城文人圈中最炙手可热的人物。

在清廷重臣中,张之洞独树一帜的是他常常用对联考验来访者。一次,有位新科举人求见,张之洞便出了一联:"月到中秋分外明"。这位举人思索良久,对道:"花逢春日别样香。"张之洞摇头道:"此联平平无奇。"随即亲自对出:"人到古稀更见智。"一时传为佳话。



张之洞在武昌任湖广总督期间,常在东湖边的水榭中吟诗对联。一日,有位文人登门,自称善对。张之洞便出了一联:"东湖水,水映天,一片青天一片波。"那文人绞尽脑汁也对不出,张之洞便示范道:"南楼月,月笼云,半轮新月半轮愁。"此后,这副"东湖对"在武昌文人圈中广为流传。

在张之洞众多的对联佳作中,最令人击节赞叹的是他的洞庭君山长联。一日,张之洞泛舟洞庭,见烟波浩渺,触景生情,一气呵成写下这副千古名联。不同于一般的对联,这副长联将洞庭湖的壮美景色、历史典故、文人情怀融为一体,被誉为"对联中的史诗"。

这副长联传入京城后,连当朝大学士都称赞不已。有位翰林院编修专门到武昌拜访张之洞,就为了当面请教这副长联的创作心得。张之洞却只是笑着说:"临湖即景,随心而发,哪有什么心得可言?"

如此才情横溢的张之洞,以对联为知音,以文采会友,在晚清官场中独树一帜。正是这样的文人气质,让他在后来遇到那位年轻人时,才会以对联考验,也才有了那场脍炙人口的对联佳话。



二、巧对妙答:年轻人的惊艳应答

光绪十一年的武昌城,秋意正浓。湖广总督府内,张之洞正在书房中接见一位年轻人。这位年轻人身材瘦小,面容清秀,说话时目光炯炯有神,正是来自广东的梁启超

当时的梁启超虽然年仅十七岁,却已是名震南粤的举人。他此行是专程来拜访张之洞,为南学北渐之事请教。张之洞听闻此人大名已久,却要先考教一番。

书房内,张之洞徐徐道来:"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来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此联一出,在场的幕僚皆露出为难之色。这个上联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



"四水"指江、河、湖、海,"江"字排第一;"四时"指春、夏、秋、冬,"夏"字排第二。表面上是在说江字与夏字的排序,实则暗指江夏这个地名。更妙的是最后一句"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既点明了江夏二字的位次,又巧妙地设下了一个难解的问题。

若对方谦逊地将自己排在第二,显得软弱;若自居第一,又显得傲慢。这是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在场众人都在等着看这位年轻举人如何应对。

梁启超不慌不忙,朗声对道:"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是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此答一出,书房内顿时一片寂静。

这个对联的妙处在于:首先,"三教"指儒、释、道,儒教确实排在最前;"三才"指天、地、人,人确实排在最后。这与上联的排序相对应。其次,梁启超自称"儒人",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又巧妙地将"儒"与"人"二字组合。最后以"何敢在前?何敢在后?"回应上联的问题,既不失谦逊之态,又显示出不卑不亢的气度。



张之洞听罢,捋须大笑。他让梁启超坐在自己身边,两人开始详谈变法、教育等话题。从此,这位年长三十六岁的湖广总督对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

这场对联佳话很快在武昌城中传开。当时在总督府任职的幕僚们都说,从未见过张之洞对一个初次见面的年轻人如此青睐。而这次会面,也为梁启超后来在湖北推行新政打下了重要基础。

事后有人问梁启超,是如何想出这个对联的。梁启超只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张香帅问的是排位,我便以三教三才对之;他问谁前谁后,我便以儒人答之。实在平常。"这番话虽说得轻描淡写,却道出了对联的精妙之处。

这一场对联交锋,不仅是两代才子的风采展示,更是新旧思想碰撞的缩影。一个是晚清重臣,一个是维新志士,正是这样的交集,让他们在后来的变法维新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文坛佳话:两人的后续交往

那次对联交锋之后,张之洞对梁启超的赏识之情日渐深厚。光绪十二年春,张之洞在武昌设立时务学堂,特意邀请梁启超前来任教。这所学堂不同于传统书院,除了四书五经,还开设了西学、时务等新式课程。

在时务学堂任教期间,梁启超每周都会到张之洞的书房请教。一次,张之洞问起梁启超对教育改革的看法。梁启超借题发挥,提出了"师夷长技"的主张。张之洞当即提笔写下一联:"师夷为用,中学为体",请梁启超对之。梁启超略加思索,对道:"通今致用,古道为宗"。二人相视一笑,皆觉得对方懂得了自己的心意。

这副对联后来被镌刻在时务学堂的大门上,成为该校的治学方针。每当新生入学,教习们都会讲述这副对联的由来,以及张之洞与梁启超的这段师生情谊。



光绪十三年夏,张之洞组织时务学堂的师生们到东湖游览。席间,有位学生请张之洞出对联行令。张之洞指着远处的荷花,出了一联:"一夜荷花两岸开"。众人正在思索,梁启超已然对出:"千秋月色四湖来"。张之洞连连击节,称赞道:"不愧为南海才子!"

这一年,张之洞还特意为梁启超引荐了几位京城重臣,其中包括后来支持戊戌变法的翁同龢。翁同龢见梁启超年纪轻轻,便考校道:"请对'春风杨柳万千条'"。梁启超应声对道:"夕阳桑梓一两家"。翁同龢大为赞赏,当即写了一封推荐信给光绪帝。

光绪十四年,梁启超离开武昌,赴京城会试。临行前,张之洞设宴为他送行。席间,张之洞感慨良多,提笔写下一联:"江城送客,客去江城秋正好"。梁启超提笔回道:"楚地留人,人到楚地月偏明"。这是他们最后一次以对联唱和。

此后,梁启超虽然离开了武昌,但与张之洞的书信往来从未间断。每逢张之洞创办新学堂,总会写信向梁启超征询意见。梁启超也时常将自己对新政、教育的见解写成长信寄给张之洞。



光绪二十年,张之洞在南京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时,特意将当年与梁启超的那副"师夷为用,中学为体"的对联刻在校门上。这所学堂后来发展成为南京大学,而这副对联的故事也在校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二人在政见上渐行渐远,但在教育理念上的那份惺惺相惜,始终未变。每当有人问起梁启超的才学,张之洞总是说:"南海后生,才气纵横,胸藏万卷,笔有千钧。"而每当有人问起张之洞的为人,梁启超也总是说:"香帅虽为朝廷重臣,实则文人本色。"

四、历史转折:两代思想家的命运

光绪二十四年的盛夏,北京城内风云突变。戊戌变法的浪潮席卷朝野,这场轰轰烈烈的变革运动中,昔日的忘年之交张之洞与梁启超,却站在了不同的立场上。



这一年六月,张之洞收到了一封来自京城的密信。信中详细记载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推动变法维新的举动。看完信后,张之洞提笔写下一联:"维新太急生荆棘"。他将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几天后有幕僚对出下联:"守旧过深结蜘蛛"。张之洞看后,默然不语。

与此同时,在京城的梁启超正马不停蹄地推动变法。一日,他收到张之洞的一封信,信中写道:"欲速则不达,循序方可渐进。"梁启超回信时只写了八个字:"救亡图存,刻不容缓。"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