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信的姿态在好莱坞闯荡,打破了外国人对中国人刻板印象,中国功夫行走的金字招牌,李小龙缔造的传奇在今天仍然在影响世界。
李小龙去世后,无数后来者想通过各方面的数据和理论,来验证他的功夫的真实水平究竟是什么样的。
武术永无止境,李小龙的功夫里,融入了中国文化和多种功夫的精髓,他创造的截拳道,不仅是一种功夫,更是一种哲学思想。
打遍天下无敌手的传说是如何被造就的?李小龙曾经坦言,他绝不说自己是天下第一,但也不承认自己是第二。那么在李小龙的心中,哪种人才是令人畏惧的对手?
世界拳王崇拜的偶像
在拳拳到肉的格斗世界里,没有侥幸,只有硬实力,李小龙凭借着只有171厘米左右的身高,却在世界拳击界赢得赞誉。
不少获得众多荣誉的拳王都将李小龙作为自己的偶像,李小龙的功夫也给综合格斗术带来很多启发。
同时代的阿里和李小龙常常被相提并论,很多人都遗憾这两位世界顶尖的自由格斗者,没有进行一场世纪之战,实在是太可惜了。
这场无法实现的战斗被后人猜测,谁才是最后的胜者,公认的结论是,如果是一场有严格规则的格斗比赛,专业运动员阿里将会取得胜利。
如果是一场没有限制的比拼,不拘一格的武术家李小龙无疑会找到阿里的弱点击败他,可见在大众的评价中,李小龙的身高并不是限制他战斗力的阻碍。
拳王泰森曾高度评价李小龙,称李小龙是他所见过最强壮的人之一,他对李小龙的崇拜溢于言表,直言李小龙可以打败比他更重量级的人。
从中国武术中发展出来的截拳道,和西方的格斗术,在泰森看来有同样的精神,无论是什么招式,只要能够制胜,就是最好的格斗。
泰森所追求的,就是出拳的那一刻,他认为截拳道将“此时此刻”的魅力发挥到了极致,在遇到对手的时候,没有多余的动作,只有最直接的回击。
一向言辞犀利著称的UFC格斗巨星麦格雷戈,将李小龙作为自己最崇拜的偶像,他认为李小龙如果参加MMA,绝对是一位世界格斗冠军。
李小龙的迅疾如风的动作让他可以掌控格斗比拼时的节奏,而自然流畅的动作,则会让对手应接不暇,这些能力会成为李小龙压制对手的法宝。
麦格雷戈就是学习李小龙的武术技巧成长起来的,他在李小龙的步伐和出拳中学习到了灵活应变的能力。
崇拜李小龙的外国名将不止这一位,称霸UFC的西瓦尔,用李小龙来激励自己,在他的训练室墙壁上,挂着拳王阿里和李小龙的海报。
连胜57场著名拳手汤普森被称为神奇小子,他最崇拜的是李小龙与时俱进的精神,李小龙能从中国无术和世界格斗术中创造出截拳道,如果再活得久一点,也一样是最好的格斗家。
从久负盛名的老将,到八角笼中的新星,李小龙的影响力跨越了时空,用高水平的武术技巧和格斗哲学精神,影响着众多人。
用功夫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人
李小龙真正推动了中国功夫走向世界,用武术精神让世界看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使中国武道在国际上造成现象级传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李小龙闯荡的好莱坞的时候,西方世界对中国人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偏见,他不断地碰壁,被人告知自己做不到,但是李小龙用强大的自信打破了这些片面的看法。
就像武术精神一样,十年磨一剑,利刃出鞘之前也需要千锤百炼,李小龙没有因为别人对自己说“不”就自我放弃,被拒绝反而激起了他证明自己的决心。
他在大学的时候创办了武术馆,在当地传播中国功夫,打出了自己的名声。李小龙不仅想要成为一名受人瞩目的明星,他追求的是传播中国武道的宏伟愿望。
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李小龙总保持着昂扬斗志,中国武术百折不挠和永不言弃的精神,可以从李小龙身上得到直接的体现。
没人能从李小龙嘴里得到“我做不到”的回答,在试镜的时候,面对着一屋子专业人士对自己的审视,李小龙自信地回答,只要一分钟,他就能完全掌握剧本。
随后,李小龙就用生动地表演和气宇不凡的武术征服了在场的人。李小龙能做到如此出色的表现,是因为他把别人的一分钟当作了自己的一辈子。
《青蜂侠》中李小龙虽然是配角,但他的表演场面至今仍然让影迷津津乐道,此后电影中对李小龙的致敬更是层出不穷。
李小龙在好莱坞的成功,扭转了荧幕上对中国人的丑化,李小龙拒绝成为荧幕上的跳梁小丑,他总在演绎能体现中国精神的角色。
《精武门》中李小龙与对手对峙,一脚踢碎歧视性牌匾的场面,成为电影历史上永远的经典,他主演的三部功夫片,成为世界功夫电影的最佳代表。
李小龙的师父
李小龙不仅仅是一个武夫,还是一个博采众长的哲学家,他的身上,兼顾了中国和西方武术精神。
太极拳的神韵构成为了李小龙截拳道的核心,李海泉是李小龙的启蒙师父,学习太极拳让李小龙从一个好斗的少年蜕变成为一个张弛有度的武者,给李小龙的武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小龙的以出拳快著称,而磨练了他拳法的师父是梁子鹏,从梁子鹏这里,李小龙深刻了解了中国各种拳法的奥义。
对李小龙影响最大的师父是叶问,这位咏春拳大师和李小龙的交往,深刻影响了李小龙的人生。
叶问在李小龙学习太极拳的基础下,依然将自己咏春拳的诀要倾囊相授,用实际行动教会了李小龙,武术的传承不能固步自封,要从实战中吸取教训和完善自己。
在美国,好学的李小龙也拜入美国空手道之父艾德·帕克的名下,并从从这门格斗艺术中发展出了自己的流派。
拳术应该永远保持创新,李小龙创造的截拳道不拘泥于任何一种拳法的形式,在对战时,李小龙将自己化成水,无所不在,无所不包,将对手的攻击化于无形,然后给出关键的一击。
只怕一种对手
没有一种武术是完美的,但是李小龙却用自己的创造力和实力开创出一条充满生机的武术之路,将中国武术精神传播到了全世界。
李小龙的妻子琳达在悼词中说,李小龙活着的时候每一天都在创造,即使只活了33岁,但是李小龙的一生也是充实的。
不甘于屈居第二名,永远在追求天下第一的路上,这样旺盛的生命力,是后人不断被李小龙激励的原因。
琳达在晚年的时候说,李小龙自己不认为自己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他不怕招式繁复、变化多端的对手,唯一让他害怕的是,那种数十年如一日,只出一拳、只踢一腿的对手。
以不变应万变,是截拳道的真意,李小龙多年来不断精进自己的武术技巧,就是为了在关键的一刻,能准确地击出那一拳。
信息来源:
他用功夫展现中华文化自信——香港纪念李小龙逝世50周年2023-07-2109:37来源:新华社
李小龙传奇人生:绝不说天下第一也不承认是第二2008年11月23日13:01来源:新闻午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