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前言>-
珠海航展虽然已经落幕,但展会上展示的各种先进武器依然让人记忆犹新。
与歼35和红旗19等飞行器或防空导弹不同,今天我们要聚焦的是在航展上较为低调的激光武器。
这款名为LW-60的激光防御武器系统,恰巧在近期,日本和美国也向外界展示了各自的激光导弹武器。那么,这三者究竟谁能拔得头筹呢?
美国车载激光武器
-<美国车载激光武器>-
就在不久前的11月12日,中国国防报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美国一家公司基于斯特瑞克轻型装甲车设计的车载多层反无人机系统样机。
美国在军事研发上向来不遗余力,这款激光武器的功率高达26千瓦,射程更是达到了5000米。
这款美国车载激光武器主要用于摧毁无人机和对敌方单位进行精确打击。
激光武器示意图
目前,激光武器多用于干扰敌方战斗机的正常飞行或干扰敌方设备,以及增强对敌人的威慑力。
然而,这一切都取决于激光武器的功率和射程。美国的这款车载激光武器,其5000米的射程在全球范围内也属于领先水平。
虽然功率为26千瓦,看似“够用但不多于”,但为何不进一步提升功率以增强武器性能呢?
激光武器特写
实际上,美国陆军曾采购一款50千瓦的激光武器,并搭载在斯特瑞克轻型装甲车上在中东进行测试。
然而,测试结果并不理想。激光武器没有实质性的弹药,需要将高能量热能转化为动能,频繁发射后会出现散热和能量不足的问题。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尤其是车载激光武器,功率过大还会影响装甲车的能耗,降低其机动性和续航里程,成本也会大幅增加。
因此,美国的这款武器虽无明显特点,但考虑到了各种因素,算是比较均衡的设计。
相比之下,日本的激光武器则有其独特之处。
10千瓦级高功率激光电子战车
-<日本新型激光武器>-
今年11月,日本为庆祝自卫队成立70周年举行阅兵活动,这款激光武器首次亮相。
其全名为10千瓦级高功率激光电子战车,功率仅为美国的一半。
去年,日本三菱集团曾演示在2至3秒内击落1200米外飞行的无人机。
10千瓦级高功率激光电子战车
相关人员表示,这款激光武器不仅可作为车载武器,还可灵活应用于军事基地和空中自卫队。
在灵活性上,日本领先美国一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现代战争讲究快准狠,日本的10千瓦功率和射程不足,可能在实战中处于劣势。
尽管如此,日本强调其成本低廉,每次发射仅需几百日元,约合几十元人民币。
日本激光武器
但作为武器,节省成本真的那么重要吗?毕竟,一旦战败,所有投入都将付诸东流。
最后,我们来看看中国的LW-60激光防御武器系统。
LW-60激光防御武器系统
-<LW-60激光防御武器系统>-
尽管在航展上被其他硬核展品掩盖,但LW-60的实力不容小觑。
其最大功率可达60千瓦,远超美国和日本的总和。
在射程和威力上,LW-60无疑是毁灭性的存在。
LW-60激光防御武器系统
根据珠海航展的告示牌显示,LW-60对无人机的打击范围为6000米,6000米内的无人机都会受到硬性损伤。
即使超过这个距离,威力虽有削减,但仍能发挥作用。
此外,LW-60还能干扰不小于10000米的光电设备,并对敌方飞机造成“致盲”效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意味着其最大打击范围已超过10千米,远超美国和日本。
尽管美国认为高功率会导致损耗大,不适合长期使用,但中国有其应对策略。
LW-60虽功率大,但通常与其他军备武器配合使用,形成编队作战,确保能源供给源源不断。
中国激光武器
-<结语>-
中国在武器研发上越来越得心应手,60千瓦的功率并非少数。
在珠海航展上展示的武器中,还有多款功率为30千瓦或50千瓦的武器。
即使LW-60因发热暂时无法使用,中国仍有其他选择,这正是其军事实力强大的体现。
信息来源:《美测试新型车载反无人机系统》——中国国防报 2024年 11.12 09:3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