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铁道博物馆中,陈列着一辆饱经岁月的列车,它从枪林弹雨的解放战争中走来,如今正静静地停在那,诉说着它的峥嵘岁月。
它就是当年主席的专列——毛泽东号。
鲜有人知的是,建国以后,特别是五、六十年代,毛泽东在北京的日子其实并不多。那时候他更多的时间便是在这辆“毛泽东专列”上。
对于专列的优点,毛泽东曾颇为自得地说过:“坐火车可以掌握主动权,想停就停,想走就走。想停就找个支线停下来,可下车看看,或找当地领导谈谈都行。”
在这26年的时间中,毛主席搭乘了火车的次数达到了72次,在火车上的时间达到了惊人的2148天,也就是说,在这26年中,毛主席在火车上呆了近乎7年的时间,如果平均到每一年的话,几乎每年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都是都在火车上度过的。因此,专列成了他工作和休息的场所,既在车上办公,接见地方领导甚至外宾,也在车上休息,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每到一处,专列就会停到支线上,不会妨碍正常的通车。这辆专列就这么载着毛泽东不断行进在中国版图上,就如同一股春风吹拂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毛泽东的两位摄影师,侯波女士和吕厚民先生对此回忆满满:“他一到农村以后,不是随便瞧瞧就离开。他就喜欢跑到农民家同吃同睡,,有些农民家里比较脏乱,我们都劝主席离开,但他可不嫌弃,反而会批评我们。”
吕厚民说:“到一处地方前都会准备充分,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落地后直接去找地方领导,接待方方面面的相关从业人员,深入调查当地各方面各部门的详情。除了这些,这趟列车还经常接见国外领导人,与他们洽谈国际上的问题。出去的次数相当多,还一直在车上办公,好像每时每刻都不休息。我曾经拍过主席伏案查看一个水利规划图,主席的勤劳深刻影响着我们。”
除了这些,围绕着毛泽东的这辆专列前前后后发生过很多故事。
“毛泽东号”作为主席的专列,安全措施必不可少。乘务员也需经过层层选拔,才能乘上这趟跨时代的列车。须知,这辆专列经常会有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乘坐,这就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在工作中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万不可有半分懈怠。
1956年毛主席一行人如往常一般乘坐吉普车到了车站,与车站工作人员打了个照面便匆匆上车。
“我们先解决‘肚先生’的问题吧。”说完便朝着餐车走去。推开车门,里面的乘务员已等候多时,各司其职地工作着。见到毛主席进来,乘务员们纷纷停下了手头的工作,排列整齐欢迎毛主席的到来。
见到熟悉的身影,毛主席面带微笑,亲切地打量着大伙。这时他发现有一名姑娘素未谋面,正拘谨地站在一名资深乘务员的身后,目光有激动,有躲闪。毛主席饶有兴趣地看着她,主动开口询问:“女娃你是新来的吧,叫什么名字。”
姑娘见状,话到了嘴边却说不出来。这时站在她前面的老师傅笑着把她拉上前面,直面前方身材高大,和蔼可亲的老人。
“我…我叫王爱梅!今天刚调到列车上工作!喔…来自北京!”姑娘仓促回答。
毛主席看着仍有些拘谨的小姑娘,笑着开口道:“不要紧张,咱俩还是一家子哩。”
众人都不解其意,因为大家都知道,毛主席是湖南韶山人,王爱梅却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八竿子也打不到一块啊这。王爱梅也是一头雾水,怎么从来没听父母说起过我跟主席是一家人?
这时,毛主席解释说:“王家还是毛家的后代呢,先有毛后有王嘛!”众人还是满脸疑惑。
毛主席笑容更甚,于是伸出手在空中写起字来,“毛字下面去个尾巴,念什么字?”
王爱梅心中默念后,恍然大悟般脱口而出:“王!”可她表情又有些疑惑,像是进行了一番简单的思考,询问道:“这也算不上一家人啊”。
毛主席哈哈大笑,解答道:“毛字有尾巴,尾巴去掉就变成了王,这不就是先有毛后有王吗?当然就是一家子啦!”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毛主席这是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解释“一家子”,不禁都跟着大笑起来,小姑娘也从开始见到毛主席的紧张情绪,也随着这一番玩笑话一扫而空,甚至一度都忘了毛主席是来吃饭的,怎么能让毛主席饿着肚子呢。
餐车师傅走过来一边向毛主席问好,一边碰了碰王爱梅,王爱梅才如梦初醒,赶紧给毛主席上饭。
不过毛主席的菜肴可不是大家所熟知的红烧肉和辣椒。这是因为主席已到了耳顺之年,护理医生曾为毛主席检查身体后,提醒主席,辣椒和红烧肉都会加重肠胃负担,最好戒掉,换成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起初毛主席不以为然,护理医生便一直苦口婆心地在毛主席耳边劝说。
面对医生的极力劝说,毛主席要捍卫内心最爱的美味,反抗医生发出了灵魂深处地据理力争:“我爱吃的,说明就是我身体需要的。你们老让我吃别的,可是我吃下去胃里不舒服,那就说明我身体不需要它们。”
即使医生听着毛主席这番奇奇怪怪的道理,体谅他的一番言行,也坚持自己的判断,毕竟主席的身体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
毛主席也深知医生的良苦用心,只好是忍痛割爱。其实主席平日里对饮食并不讲究,食量不大,每餐一般是三菜一汤。在列车上也是粗茶淡饭居多,可要放弃了自己最爱吃的两样食物,那还是需要进行一下思想斗争是不。
这不,王爱梅为主席端上了主菜砂锅鱼头。鱼是医生建议的食物,营养丰富,还容易消化。对于这道菜,毛主席并不反感,甚至还算喜爱。
遇到喜欢吃的食物自然让人心旷神怡,吃饭的速度都快了几分。饭后,毛主席顺手拿起一个苹果,正准备入口品尝,却看到一旁王爱梅赶紧拿起水果刀欲要削皮,可把毛主席逗乐了,
“女娃,你知道吗,这苹果的营养可都在皮上呢。”
说完就将苹果放在嘴里咬了一大口,脸上泛起享受的神情。接着又拿起另外一个苹果递给王爱梅吃,小姑娘赶紧摆了摆手说自己不吃,毛主席见状假装生气地说:
“我这个人,就喜欢实实在在的人。要你吃你就吃嘛,苹果要同享才是平安。”
毛主席示意王爱梅坐下,不要太拘束。王爱梅双手郑重接过苹果,实在不好再推辞,便小心翼翼地坐下,学着毛主席的样子,没有削皮就吃了起来,越吃越觉得好吃,似乎这一颗普通的苹果也有了别样的风味。
毛主席看着眼前大口品尝苹果的姑娘,哈哈大笑笑起来:“对咯,就是要这样放开了吃才对嘛。”
说完旁观的众人发出了会心的微笑,王爱梅看着眼前的一切,一时间不知所措,之后由衷地被自己的滑稽形象逗乐了。这时她才发现,眼前的老人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得很,完全没有主席的架子。
经历了这段小故事后,王爱梅吃苹果时就再也没削过皮。她也一直在这趟专列上作为毛主席的旅伴工作了12年。每当想到毛主席在专列上的种种情景,王爱梅的心中总是充满了幸福和感动。
1958年11月,毛主席乘坐专列前往河南郑州视察。为了了解当地的基本情况,毛主席利用好这十几个小时的车程,一直处在工作状态,一刻不停地批阅着桌上的文件,大大小小的文件和资料堆成了小山。
车厢内常伴毛主席身侧的警卫,也因为主席工作喜欢独处而暂离岗位,可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总有疲惫的时候,眼见着终点郑州将要到达,毛主席打算四处走走,活动活动筋骨。
列车拉动着沿途的美景,可旅行不会因为美丽的风景驻足停留,毛主席眺望窗外,祖国的大好河山映入眼中,却是不知他所见此景的所思所想。
毛主席起身,从包房溜达到了客厢,沿途有不少乘务人员想来搀扶同行,都被主席报以微笑回绝。
主席继续踱步到了过道中间,见到不远处车厢里正在巡查的王爱梅,眼见着对方欲要朝这边走来,此刻列车却突然驶入了一个弯道,车身猛地一晃,主席身子一个趔趄,便朝着地面倒去。
千钧一发之际,一个体型瘦小的身影刹那出现在主席身侧,想要在毛主席摔倒前将他抱住,但事发突然,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用尽了浑身的力量也没办法阻止摔倒的高大身形。受到这股阻力顺势摔在了一旁的沙发上。而瘦小的身影则是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毕竟年龄大了,这样一个意外还是让这位65岁的老人半仰在沙发上缓了好久。毛主席呼吸渐渐平稳后,把目光放在了站在一旁焦急等待的瘦小身影,正要开口说话。耳边响起了激动的声音。
“主席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受伤啊!”
毛主席见小姑娘急得满口大汗,为了让她放下心来,便说道:“没事,不用担心,谢谢你啊。”
王爱梅心上悬着的大石头落下,松了一口气,便语气郑重地对主席说:“主席,您可千万别在火车上随便走动了,这山路原本就不好走,万一还有这种转弯,要把您摔坏了,我可怎么向党和人民交代呀,以后您要是想活动就招呼我们,让我们陪您。”
毛主席看到她着急的样子,一边摇着头一边说没关系,还夸王爱梅做得对,说完就躺在沙发上笑了。
王爱梅将毛主席搀扶起来,期间欲言又止的表现主席都看在眼里,
便开口道:“还有什么事,说说看。”
“主席,刚刚的事情,您能不能不要告诉列车长啊。”王爱梅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毕竟她领导要是知道了,指不定会挨处分。
毛主席闻言,果然如此,哈哈大笑起来:“我保证,绝对保密。”
听了主席的话,王爱梅紧锁的眉头终于晕开啦。
这一段故事影响了王爱梅的一生,如今已经王爱梅已经是80多岁的老人了,退休后,她经常受邀无偿参加各种活动,不为名不为利,只是想向人们讲述毛主席的故事,宣传毛泽东精神。
不过王爱梅的这段列车生活,也仅仅这辆毛泽东专列上发生的众多温暖故事中的小小点滴。毛泽东号就像这样一直承载着伟人的信念、普通人的梦想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毛泽东号”内燃机车诞生于解放战争的炮火硝烟之中。
1946年,为了支援解放战争,缓解当年因铁路运输运力不足而导致的前线物资紧缺,哈尔滨机务段的工人们经过27个昼夜的奋战,开展了“死车复活”活动,终于抢修出了一台蒸汽机车,至此开启了它传奇的一生。
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到平津战役,总能看见“毛泽东号”在战场上的轰鸣,给前线的将士们带给身心上鼎力支持。这在当时还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我们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毛泽东号’就开到哪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1946年10月30日,这一英雄机车被正式命名为“毛泽东号”。它也是中国唯一一台以领袖名字命名的机车,携带着崇高的使命,伴随着新中国奋勇前进的身姿,开始了辉煌的征程。
“毛泽东号”在战争年代冒着连天的烽火将军用物资运送到英勇奋战的战士手中;在新中国建设时期开足马力在经济建设的大背景下留下矫健的身影,在如今的新形势下牢记使命,旅客列车在它的庇护下更加的安全、平稳、舒适,一次又一次出色地完成属于它的光荣任务。
截至今年3月份,“毛泽东号”已行驶了1155万公里,算起来可绕地球288周。它经历了蒸汽、内燃、电力3个动力时代,先后改换了5次机车型,6台机车。它见证着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中国铁路改革发展的百年巨变。
当年毛主席乘坐专列驶向祖国大地,因新中国嗷嗷待哺,铁路交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1949年全国的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能够维持通车的更是仅有1万多公里。
于是,中国的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把铁路建设纳入工作的重点。尽管财力有限,国家仍然投入巨大资金,逐步修复因战争遭受破坏的原有线路,并因地制宜地修建新线,更着手大力发展铁路工业。经过3年努力,全国铁路干线基本上全部通车。1957年10月,具有世界水准的武汉长江大桥正式竣工,这是长江上的第一座铁路桥梁,更是新中国铁路桥梁建设的第一步。
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全军全民办铁路,线路改造工程和新线修建工程同时开工。同时,有5个机车车辆工厂相继建成投产,“解放型”、“胜利型”与“和平型”蒸汽机车、“东方红型”内燃机车和“6Y1型”系列电力机车孕育而生,为中国铁路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到196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34406公里,客货换算周转量达3174亿吨公里。
到了1978年,中国迎来新时代,铁路的客运和货运需求都开始激增。中央紧跟时代步伐,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铁路工作又逐步恢复和发展,同时也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无论是高山高原,还是飞沙雪域,铁路勘探工作者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攻克了几乎所有特殊地质条件,探索了出成套铁路修建技术,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改天换地,跨过了一道又一道看似不可逾越的沟坎,铁路人代代薪火相传,创造出载入史册的人间奇迹。
时至2006年底,中国的铁路总里程已经达到了7.66万公里,位居世界第四位,成为真正的铁路大国。
2007年,中国进行了第六次铁路大提速,经过多轮谈判,中国分别从美、日、法等国引进了高铁核心技术,并从中提炼精华,再到技术创新,使得中国正式迈入高铁时代。
如今,在国家持续而高效政策引导以及无数铁路工作者辛勤劳动下,中国的自主铁路技术在创新的赛道上越跑越快,以令其他国家瞠目结舌的速度成为了世界的领跑者。甚至,让中国标准变成了世界通用标准。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拥有近15万公里的铁路,高铁网已覆盖到94.7%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国人民之间的距离再也不是难以逾越的鸿沟,中国的发展也必然如那铁路上驰骋的雪白列车,承载着我们的梦想,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毛主席乘坐在他的专列上,或许时常想着,中国铁路的发展要再快些,这样他就能去更多的地方,领略祖国的锦绣河山,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运筹帷幄、经天纬地。他看着窗外,一眼百年,这盛世,如您所愿!
参考文献
揭领导人高寿秘密 毛泽东菜谱和真实食谱全揭秘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交通往事
中国铁路百年史话
“毛泽东号”机车安全走行1155万公里绕地球288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