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生产要素,数据市场化配置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优质生产要素,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决定了我国能否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 副院长 欧阳日辉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进入新阶段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和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对于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数据“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用市场化的理念、手段和方式,根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等对数据要素进行配置。市场化配置是相对于行政手段直接配置资源而言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就是要坚持市场在数据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用市场机制促进数据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优化数据资源配置方式、提升数据资源配置水平,激发数据要素潜力、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
党和政府一直在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出发,高度重视数据工作。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实行市场化配置,提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全保护。2022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完善数据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扩大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范围,推进非公共数据按市场化方式“共同使用、共享收益”的新模式,促进数据使用权交换和市场化流通,构建多层次市场交易体系。广州、郑州、济南、厦门、重庆、海南等地方政府积极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出台了行动方案或行动计划。
2023年国家数据局正式成立,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在多个重大场合提出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如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4年年会提出“不断培育壮大数据产业生态”,在第七届数字中国峰会上提出“全面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繁荣数据产业生态”;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表示,国家数据局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政策,将从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强化政策保障等三方面系统布局培育壮大数据产业。
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是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建设。数据交易机构大致可归为3类:各地实践探索的数据交易机构,企业围绕业务协同等自发开展的点对点数据流通交易,行业数据流通交易平台。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包括港澳在内已经成立或正在筹建的数据交易机构达53家。这些机构普遍采取“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共同持股的股权架构,并以“政府指导+国资入股+市场化运营”的方式运作。二是各地政府主导下的数据集团相继成立,旨在整合和运营本区域内的数据资源,而且承担着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开发、数据要素市场投资和孵化等多重职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超过100家国有数据集团,这些集团的注册资本从亿元到百亿不等,体现了政府对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视和投入。三是培育技术型、服务型、应用型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商,以及提供数据合规、质量评估等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2023年以来数据商数量快速增长,目前规模以上数据商已达数千家。
培育数据产业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数据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主要包括数据资源企业、数据技术企业、数据服务企业、数据应用企业、数据安全企业、数据基础设施企业等六类主体。《数据产业图谱(2024)》显示,2023年数据产业规模达2万亿元,2030数据产业规模将达到7.5万亿元。我国现有数据领域相关企业达到193172家,其中,数据应用企业(534家)占24%;数据资源企业、数据技术企业和数据服务企业的占比各约为20%。数据领域的市场经营主体协同合作,共同推动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进程,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已有的研究大多论述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对金融发展的重要性,围绕“有数、治数、用数”目标实现金融数据要素化,通过多源多方大规模数据汇聚、复用、融合应用,对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降成增效、防控风险发挥重要作用。在实践中,已有部分金融机构开展了数据资产质押、担保、信托等数据金融化探索,一些金融企业开展金融数据估值、尝试数据资源入表。然而,鲜有文献研究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金融业如何发挥作用,本文旨在探讨这个问题。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需要金融入场
金融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是繁荣数据产业生态的重要力量,不仅提供了融资渠道,而且还承担了风险管理、价值评估、资源配置、提供激励和投资等功能。没有金融入场支持数据采集、数据治理、数据开发利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既无法完成数据向生产要素转型,也无法实现市场化配置。已有的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也提出发挥金融的作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比如,“数据二十条”提出,“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引导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数据要素型企业的投入力度”。《“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依法合规探索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发挥相关引导基金、产业基金作用,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数据产业。支持数据商上市融资。”广州、郑州、重庆、海南等地方政府的行动计划(方案)中提出,研究专项资金、政府投资基金、银担风险补偿等政策,积极稳妥引入社会资本,在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政企数据融合应用等方面发挥作用,参与数据要素市场培育等。
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金融投入的重要领域。数据基础设施是从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的角度出发,在网络、算力等设施的支持下,面向社会提供一体化数据汇聚、处理、流通、应用、运营、安全保障服务的一类新型基础设施,是覆盖硬件、软件、开源协议、标准规范、机制设计等在内的有机整体。金融在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表现在:首先,金融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数据基础设施项目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且回收周期长,贷款、债券发行、投资基金等形式可以帮助项目顺利启动和持续运作。其次,金融通过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如保险产品和衍生金融工具,帮助基础设施项目规避建设风险和运营风险,确保项目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此外,政策性金融工具的运用,如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贷款,可以为数据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特别是在资本金筹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金融的引导作用也不容忽视,它通过投资决策影响市场资本流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金融是培育和繁荣数据产业的重要支撑。2024—2030年,我国数据产业年均增长率继续保持20%以上。金融对数据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产业提供资金支持、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等方面。首先,金融机构为数据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数据采集汇聚、加工分析、流通交易、开发应用提供必要的资金来源。这些资金支持有助于数据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创新。其次,金融行业通过提供保险、衍生品等金融工具,帮助数据企业进行风险管理,降低运营风险。这些工具能够对冲数据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技术风险,确保数据产业的稳健发展。再次,金融市场还具有价格发现功能,能够为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提供市场化定价机制。这有助于促进数据资产的价值评估和交易流通,使得数据要素能够在市场上得到合理的价值体现,从而激发数据产业的活力。此外,金融机构还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促进数据产业链上下游的整合,形成规模效应,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这有助于构建更加完善的数据产业生态,推动数据产业集群发展。最后,在国际合作方面,金融支持有助于中国数据企业“走出去”,通过跨境并购、国际合作等方式获取先进技术和市场资源,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不仅有助于数据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数据治理中的话语权。随着金融与数据产业融合加深,将协同推动数字经济的繁荣发展,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此外,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开发利用数据也需要金融支持。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简称“智改数转”)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对经济发展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的重要途径。“智改数转”涉及转型方案采购、数字化设备更新、数字系统建设、人员培训、运行维护等方面成本,中小企业数字化基础普遍较差,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给企业现金流带来较大压力,增加企业经营的不确定性。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且融资能力较弱,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智改数转”方案动力不足,对人员、设备、信息系统等资源投入的意愿不强。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科技、人才等政策,强化专项资金、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撬动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推出专项金融产品,培养一批既懂制造技术又熟悉数字技术的专业人才,持续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才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转型资金紧缺、数字人才匮乏、技术能力不足、数据共享不畅等问题,形成“智改数转”的强大政策合力。
金融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途径
金融对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支持途径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金融机构通过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天使投资、资本市场等形式,为数据要素产业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对于企业的快速成长和市场扩张至关重要。间接融资比较灵活,分散的小额资金通过银行等中介机构的集中可以办大事,也是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重要手段。
风险投资为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数据企业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帮助这些企业从概念验证走向成熟,从而推动了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首先,风险投资家不仅提供资金,还通过其专业知识和市场经验,为数据企业提供战略指导和管理支持,帮助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风险投资的介入通常意味着对数据商企业商业模式或技术创新的认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市场信誉和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其次,风险投资机构通过构建投资组合,分散投资风险,并通过积极的投后管理,提高投资成功率。最后,风险投资还通过参与企业的后续融资轮次,帮助数据企业扩大规模,加速产品的市场化进程。随着数据产业的不断发展,风险投资将继续发挥其在资金供给、风险管理、市场定价、政策协同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多重作用,推动产业的持续繁荣和健康发展。
产业基金是金融支持数据市场化配置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基金通常由政府引导设立,结合市场化运作,投资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的项目,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首先,产业基金通过集合投资机制,实现风险分散和利益共享。同时,专业的基金管理团队为被投资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和市场拓展等增值服务。其次,产业基金具有明确的退出机制,如IPO、并购等,确保资本的有效循环和投资者的回报。产业基金还有助于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通过投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产业内部协同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最后,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尤其是在数据技术、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领域具有核心技术和研发能力的企业,是产业基金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进步的重要方式。随着数据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基金在促进数据产业发展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科技金融支持数据产业是发展的新方向和新领域。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我国已初步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的多元化接力式、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比如,各商业银行支持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纷纷通过设立科技支行、科技特色支行、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加大科创企业以及“专精特新”企业金融服务力度,数据产业成为科技金融服务的新领域。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等为代表的数据技术,在数据采存算管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能发挥各自不同作用,推动数据资源在各行各业场景中广泛应用。数据技术表现出迭代周期更短、技术性能更强等方面特点,并且数据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出现概率更大。数据技术企业应该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等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扎实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的工作方案》的重点领域,支持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进展。
资本市场帮助数据企业筹集必要的资金,支持其研发、市场扩张和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资本市场通过提供IPO、债券发行等直接融资渠道,为数据驱动型企业的成长和扩张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对于企业的研发活动、市场扩展和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其次,资本市场提供风险分散机制,为数据企业提供了更广泛的资金来源,降低投资风险并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增加企业透明度,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能够更清晰地了解企业运营和数据资产价值。资本市场强调数据安全和合规性,确保数据企业拥有数据资源和资产的安全和合法使用。再次,资本市场提升数据企业竞争力。资本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为数据企业和其资产提供了市场化的估值,而上市和退出机制则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以提高市场竞争力。此外,资本市场还通过并购和重组活动,促进了数据产业链的整合,促进数据资产的流通和交易,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产业链协同效应,提升数据企业整体竞争力。资本市场帮助数据企业通过跨境融资和投资活动获取国际市场资源,提升了企业的全球竞争力。最后,资本市场对创新型数据企业的高估值和对新技术研发和应用的关注,激励了数据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推动了数据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进步。
金融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建议
为做强做优做大数据产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是金融业的一道“必答题”,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以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不断满足数据开发利用的需求。当前,对于金融支持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存在看不懂、看不清、看不透,不敢投、不会投、不能投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正确认识金融资本和数据开发利用的关系。当前,政府大力推动数据资源化、要素化、资产化等工作,但已有的金融政策对金融在其中发挥作用的认识并不深刻,数据要素领域的政策对金融作用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金融资本与数据要素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活水”和激励,金融不入场,数据要素开发利用和市场化配置是做不起来的。建议出台金融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专项政策,系统部署、科学布局金融与数据协同发展,鼓励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社会资本积极投资数据产业,鼓励政策性银行和金融机构等加大投入,带动更多资本在数据产业中投早投小投硬科技。
二是大力发展数据领域的产业基金。耐心资本是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专注于长期的项目或投资活动,并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一方面,建议以政府产业投资基金的“耐心”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为数据产业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设立数据产业基金,支持数据产业领域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发展。考虑设立国家级产业基金,基金通过政府出资、募集社会资本等方式筹集,国家数据局负责基金重大事项决策和协调,采取多元化、多层次股权投资方式支持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运营、重点数据技术企业。
三是审慎推进商业银行融资。当前,商业银行开展数据要素融资主要有信用贷款增信和质押贷款两类模式,融资方式主要包括专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基于数据资产凭证/公共数据授权/数据产品/数商证书融资、数据资产质押/无质押增信贷款等,为更多数据密集型企业拓宽了融资渠道。然而,数据要素市场化还面临数据要素的确权、定价机制、合规管理、交易市场的畅通循环等挑战,数据资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数据资产信贷在贷前、贷中、贷后仍存在诸多风险和挑战,建议商业银行不宜急于开展基于数据资产的融资活动。
四是运用资本市场助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作为要素资本化的重要媒介,可以在推进数字要素价值挖掘、优化数据要素估值定价及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发挥最重要的催化作用。支持从事数据产业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借助资本市场加速推动技术、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必将成为数据产业发展最重要的融资渠道。一方面,建议将符合条件的数据商纳入科创企业,鼓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数据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通过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数据商、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股权融资、股权转让等服务,支持境外发起的私募基金试点通过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投资境外数据产业的企业股权,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另一方面,建议加大力度支持数据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便利化上市,探索数据要素资产财务核算机制,加强对数据公司估值方法的创新,进一步放松市值和盈利限制,适度简化上市审核程序。
本文系中国建设银行“商业银行数据资产估值研究”课题阶段性成果
(此文刊发于《金融电子化》2024年10月上半月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