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段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关注历史首先是为了未来。
敬请关注头条@不负人生优雅,为您讲述别具一格的历史军事故事。
目标——柏林!
冰雪中的亡命搏杀
德军单薄的防线没法长时间抵挡住汹涌而来的苏维埃铁流,凭借雄厚的兵力和技术兵器,苏联人在防线的任何一段都可以随意发动主攻,德国人有限的兵力被不断拉长,摊薄,直至最后破裂。
从一开始,东普鲁士的战斗就进入了白热化,面对苏军的德国士兵的抵抗意志远远高于西线的战友。这些中央集团军群的剩余部队在每一条主要公路,每一个重要的据点,每一个关键的城镇和苏军来回亡命厮杀。国防军、党卫军和人民突击队的士兵们满身灰土,腰上插着手榴弹,肩上扛着2-3支“铁拳”,在每一个瓦砾、弹坑、倒伏的树干和掩体里面攻击苏联人的坦克。
苏联红军则是充分发挥自己的装备优势,机身上绘有红色五星的战斗机和战术轰炸机只要天气条件允许,就会在德军阵地上空盘旋搜索,呼啸而下,把地面上任何移动的物体打成碎片,胆敢行进在路面和开阔地带的军队和难民通通都是靶子——就像德国空军1939年在波兰干过的那样。
在进攻受阻后,在战争中迅速成长的苏军官兵改变了打法:20-30分钟的炮火准备后,苏联人会派出强有力的“侦察部队”——可是这所谓的侦察部队的规模足以让德军视为攻击主力——在精心设计好的弹幕空隙中向前移动。当德国守军纷纷冲出堡垒,进入射击阵地后,苏军士兵纷纷卧倒在地,让第二轮炮火倾泻到德军头上。
趁着德军被徐进弹幕炸得四处逃窜时,苏军的强力侦察部队就会突击占领德军的前沿阵地,然后再如法炮制。德军传统的防御体系经常被苏联人的新打法搞得方寸大乱,他们执行反冲击的预备队不是被炮火钉在了后方,就是在前进途中和快速推进的苏军打遭遇战。
凭借战前修筑的密集工事群和纵深高达150-200公里的马祖里群湖地带防御枢纽,莱因哈特将军指挥着中央集团军群在第六航空队的支援下和苏联人打得有来有回。
德国军队经常灵活调动自己有限的航空兵和炮兵,集中轰击苏军的集结地点,或者是动用预备队,时不时从筑垒地带突击苏军的侧翼,打出一次又一次的反突击。双方的部队在每一片树林,每一棟房屋,每一条河道边搏杀,德军坦克和自行反坦克炮的先进观瞄设备让他们在交火中颇具优势,但是每况愈下的车组成员素质和苏联人无穷无尽的装备数量优势让德军装甲部队苦不堪言。
当战斗进入到城镇中后,苏联人的反坦克炮兵开始发挥威力,红军官兵创造性地把反坦克火炮拖进了房屋里面,他们要么是拆掉了房屋的墙壁,要么就是将反坦克炮拆散后运进了屋内——隐蔽的炮弹从近距离把德国坦克一辆接一辆地敲掉,苏联步兵手中的波波沙喷出密集的弹雨把那些逃命的坦克车组人员接连打死在街道上。
德国士兵则是分散成一个个战斗小组,用机枪、冲锋枪和铁拳猛烈攻击视线中的苏军部队,和在遥远的俄国战场不同,东普鲁士本身就拥有着完备的军事工业,一些重要的要塞城市还拥有产量不等的合成燃料生产工厂。
作为纳粹德国核心防御之一的东普鲁士,除了完善的防御体系和永备工事,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力和粮食储备。加上波罗的海航运线基本上畅通无阻,德国守军在长达4-5个月的战斗中从来都不缺乏弹药和食品。反坦克利器铁拳更是要多少有多少(但偶尔会因为混乱,光下发了火箭弹,却没有发放引信。。。)
就这样,苏联红军声势浩大的突击收效并不好。战役开始后,凭借占压倒性优势的空地火力和人员装备,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的突击集团军经过3-4天的厮杀,才终于在德军的第二道防线上打进去了两个楔子,其中很多关键的支撑点在德军的反突击下多次易手。
德国陆军总司令部无意中帮了苏联人的大忙,他们命令东普鲁士最重要的两支预备队:“赫尔曼·戈林”伞兵装甲师和“大德意志”装甲师南下,去应对波兰中部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威胁越来越大的突击攻势——失去了预备队的德国人的防御能力一落千丈,尤其是当白俄罗斯第三方面军司令员,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发觉战役进展不利后,当即命令第二梯队的部队提前投入了战斗。
布特科夫将军的坦克第一军和加利茨基将军指挥的近卫第11军相继加强到了第39集团军的突破口,在苏联航空兵强大的空中支援和压制下(当天出动了1422架次),坦克第一军迅速抵达了因斯特河并占领了右岸的登陆场。发觉自己的左翼被粉碎的德国第三装甲集团军,只好缓慢地向柯尼斯堡等地退却。
而南面的德国第二集团军的防线同样被罗科索夫斯基撕开了个大口子,看不到头的苏联坦克和步兵从德军防线的破口上蜂拥而入,径直向西。处在这两个突破口中间的德国第4集团军则是尴尬地发现,自己被晾在了一边,随着左右两翼德军部队的后退,他们的防区变成了一个越来越危险的突出部。。。(注1)
德军在东普鲁士的第一道防线已经瓦解了,苏联军队如同潮水一样从破碎的口子中涌了进来,尽管德国军队保持着有序地撤退,各个装甲师还在不停地对苏军侧翼发起反突击,但是已经无法阻挡苏军前进路线上一连串城镇、村庄的陷落了。
一路向西
理论上来讲,如果有充足的兵力,因斯特河防线是可以守得住的,因为这条河流沿途流经的都是蜿蜒曲折的沼泽地带,唯一的桥梁还在德军的控制下,而苏军占据的右岸高度都要低于德军把守的左岸,守军居高临下,可以将苏军的一举一动全都监视得清清楚楚。
但是德军被打得七零八落的残部根本就做不到这点,冬季的严寒还把河流和沼泽冻得严严实实的,变成了苏联坦克迂回突击的坦途。凭借压倒性的兵力,苏联人在任何方向发动的进攻都变成了主攻,红军迅速突破和绕过了如同筛子一样的德军防线。
东普鲁士这些地区的居民终于意识到,危险已经来临了。但是他们得到的警告往往太晚了,当地的纳粹官员总是安抚他们,说这里不可能陷落,结果居民等到的却是苏联人的坦克。
那些听从了撤退的德国军队警告的居民们,匆匆忙忙地套好马车,收拾好乱七八糟的行李,开始在积雪和刺骨的寒冷中向西一路跋涉。红军的先头部队很快就追上了这些难民队伍,德国难民们会遭遇什么,就完全要看莫测的命运了。
在苏联官方的宣传中,那些第一次见到苏联红军战士的德国平民都非常惊讶:
“我们以为会看见一群装备很差,衣衫褴褛,凶狠贪婪的官兵,但实际上我们见到的是一支装备精良的军队,红军官兵们衣着整齐,年轻健壮,待人和蔼,还十分喜欢孩子。。。”
类似宣传中的这类红军部队的确存在,他们往往都是一些执行侦察突击的先头部队,这些勇敢而善良的红军官兵军纪还不错,对待那些来不及撤离的德国难民也比较和蔼,他们会慷慨地和德国人分享食物和酒水,救助他们的伤员,但是,他们同样会警告这些心存幻想的德国人:
“赶紧离开这里,跟在我们后面的,可是一群‘野兽’。。。”
踏上德国领土的苏联官兵就是前来复仇的:战前的动员,政治委员们的宣传,无数倒在身边的战友,一路向西进攻途中亲眼目睹被撤退的德军烧成焦土的苏联乡镇的遭遇,早已让这些苏联士兵们怒火中烧,许多官兵的全部亲人,都被德国人冷酷无情地枪杀、活埋或者活活扔进了燃烧的谷仓里面——“每一个德国人都活该遭殃,德国人的所有财产都应该被夺走!”
苏联人来到了各个德国村庄,那些留在村子里面的人开始遇到形形色色的苏联士兵,有的士兵会和留下的德国人友善地聊上几句,也有人揍他们,打掉他们的牙齿;还有士兵把手枪顶在这些人脑门或者胸膛上射击,要么将一些村民推搡到墙边用机枪扫射。
有些走运的德国人会被一个路过的苏军女军官救下,或者被一名军官制止了士兵的粗暴行为。但是大多数留下的人都没能活下来。
当红军的部队深入东普鲁士的土地后,这些打了三年多仗的大兵们觉得来到了天堂——整个苏联都在挨饿——这本来就是希特勒的计划,他就是要让这些“劣等民族”通通被饿死,然后让高贵的雅利安人去统治他们的土地。
被杀死的德国平民,纳粹当局大肆宣扬这点,警告德国人要战斗到底。
来自贫瘠农村的苏联士兵愤怒地发现,德国人的生活水平和富裕程度要远远高于苏联:德国人的村庄里的谷仓都装得满满当当的,牲口棚里都是肥硕的猪和牛;地下室里是装着奶油的木桶,架子上摆满了自制的罐头,一些房间的墙上还挂着为圣诞节准备的火腿和泛着油光的香肠。
这些朴素的农村士兵不会理解所谓的人种优越和征服使命之类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他们只会直观地认为:这些富裕的德国人,毫无根据地来抢夺贫穷的苏联人,就是一种赤裸裸的强盗行径。尤其是当他们闯进搭建的规规整整的房子里后,德国人装满衬衫和衣服的衣橱,盖着暖和的羽绒被的大床都在向他们招手。。。
于是,毫无计划的强奸、抢劫和杀戮开始迅速在战线后方蔓延:不止一名身穿鲜亮制服的酒店门童被当成德国高官枪杀;整个村庄的妇女被集体强奸,尸体被钉在谷仓大门上;快速推进的苏军坦克纵队直接碾过塞满道路的难民队伍,将马车、家具、老人、妇女、孩子都碾压成血肉模糊、分辨不清的,和积雪混杂成一片的残骸——而那些坐在坦克上扬长而去的苏联士兵得意洋洋地用半生不熟地德语向着德国人高喊:
“老乡,这里距离柏林还有多远?”
喝得醉醺醺的俄国士兵成群结队地在村子里面追逐德国姑娘 们,这些没能逃脱的女孩像老鼠一样四处躲藏,她们躲在阁楼里、地窖里,夏天的时候还会藏在玉米地里。但村子里面留下来的德国人总是会在新来的苏联士兵面前告密,说施密特、亨特尔或者汉斯家还有个姑娘。也有人会主动带着苏联士兵上门,对女孩的父亲说,他应该把女儿交给俄国人,这样大家就能相安无事了。
每个德国人都知道德国军队在苏联干过什么样的勾当。别忘了,党卫队的头子海因里希·希姆莱曾说过,他要消灭三千万低劣的斯拉夫人,这些德国人又怎么可能去指望得到苏联人的怜悯呢?
交战双方彼此施加的暴行没法判断绝对的对错,苏联人只不过将四年以来德国人施加在他们身上的罪恶原封不动地进行了回报和报复——战场,难道不就是一个巨型的犯罪现场吗?——在这里,你总能看见最勇敢、最善良和最恶心的人。
撤退中的德军进行了不间断的,混乱而艰苦的战斗,夹杂在交战的两头钢铁巨兽之间的军民毫无悬念地被撕扯得粉碎。苏军的追击战和德军的反突击交织在一起,黑夜的树林和村庄里面,双方经常来回拉锯,被击毁的坦克堵死了乡镇的道路,苏联人和德国人的尸体往往就用各种姿势散落在狭窄的街道两边。
别的不好说,铁拳管够。。。
小股交锋中,德军往往会占据上风,但是一旦白昼来临,就轮到德军的战斗组被布满天空的苏联飞机攻击,被集结起来的苏军坦克集群打得节节败退了。
在这些撤退中的德国军队的眼中,德国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最终的失败,东方的天空中被枪炮和火焰映射成一片暗红色,他们和逃难的人群擦肩而过,当他们穿过城市时,天空中落下了雨点般的炸弹和炮弹,运载难民和伤兵的火车在德国士兵眼前冒出了熊熊火焰。。。
从各处汇聚的难民形成了一眼看不到头的黑色人潮,他们匆忙地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朝着陌生的地方逃去。因为经常爆发的激战会阻断大路,这些人只好四散踏上泥泞的林间小道,晚上他们不敢生火,生怕火光会引来追击的苏联部队。当天色放亮后,目力所及之处,每条道路都挤满了难民的大车、四处游荡的人群和到处乱跑的牲畜。
马儿在落满积雪的道路上挣扎着前进,时不时就会有马匹滑倒,它们很多都没有钉马掌。那些跌倒的马匹,人们会帮着它重新站起来。路边的沟里散落着家畜的尸体,向人们发出不祥的警告。一些人的大车已经倾覆了,可怜的家伙们只能蹲在地上,尽力从粉碎的车厢和水沟里面抢救出一些还能用的东西,背在背上继续徒步逃亡。
每到一个村庄,当地的纳粹官员和党卫队成员就会在逃亡的队伍里面搜寻适合上前线的男子,被抓住的德国人,只好收拾好一个简易的包裹,拿着被塞进怀里的步枪(每人10-20发子弹)或者铁拳火箭弹,跟着人民冲锋队的步伐,迎向东边的苏军。
有些人再也没有回来,也有些机灵的家伙半路就溜进了树林,偷偷追上缓慢撤退的家人——如果被党卫队逮到,他们就会被吊死在沿途的树上或者电线杆上。
一辆德国难民标准的逃亡用大车
虽然纳粹政府起先坚持不让东普鲁士的居民撤退,后来又突然改变主意,导致各个乡镇的逃亡过程一片混乱,但是在各个要塞城市,各个港口城市里,纳粹党当局却完成了高效率的安置和转运工作。
在整个撤退过程中,所有能够进入到城市的难民们都得到了相对较好的安置,希特勒青年团的大男孩们从白天到黑夜忙个不停,他们奉命将那些无家可归的难民引导到各个公共建筑里过夜休息。德国国防军的炊事兵将长长的军列充当厨房,昼夜不停地为难民们熬粥、做饭、烤面包。最多的时候有1000-1500人同时为难民们提供餐饮。
在漫长而寒冷的冬季,几乎没有哪个难民是被饿死的,这些长途跋涉后终于进入城市的难民,终于可以喝上一碗滚烫的菜汤,吃上一块新鲜出炉的面包了。他们那恐慌的情绪总算得以安抚。
第一批难民已经挤上了商船和货轮,在德国的基尔港或者汉堡港下船了,而在波罗的海的对岸,无穷无尽的难民仍然在涌入沿海的各个港口和半岛,他们迫切的等待着能够逃离俄国人的魔掌,迫切地等待着奇迹的出现。。。
(待续)
注1:因为德国第4集团军的存在,而他们在1月份不停地试图向南突围,冲破苏联人的封锁线。德国人的举动迫使罗科索夫斯基的进攻方向发生了改变,他的主力只好不断向北部移动, 以便孤立和粉碎德国第4集团军。
这种变化又给向着柏林突击的朱可夫的部队(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影响,因为发觉自己北翼必不可少的掩护消失了,苏军只好在冲击到维斯瓦河后停下来休整并整合战线,冲击柏林的脚步被迫停下了。
本文为不负人生优雅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各位朋友们,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再转发一下呗?
#二战##军事##历史##战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