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想杀刘伯温前夜,马皇后派人送水果给刘伯温,刘伯温打开一看,大惊失色,只见篮子里赫然放着俩枣一梨。第二天,刘伯温见到朱元璋高呼:“皇上,我有一字不会写”,侥幸保得一命。
现如今刘伯温这个名字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但实际上,伯温是他的字,而非他的名字,相比于刘伯温这样顺口又大气的名讳,他的真实名字刘基反而显得有些小气了。
刘伯温其实是讨厌做官的,或者更严谨的说是讨厌与贪官污吏为伍。都说他上知天文下达地理,能文能武,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但要知道这样的人才也并不是天生就有的。
在《伤仲永》一文,天才仅仅是昙花一现,若不配合其后天的辅导和学习,这天赋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泯然众人。显然刘伯温的父亲就是个懂得培养孩子的好父亲,在他小时候教文识字的时候,就发现了儿子不同常人的聪慧。
旁人在其几岁时连大字都不曾识得几个的时候,刘伯温都能够背诗吟诵,甚至还可以独立创作,这很难不让人称之为“神童”,然而神童而是有烦恼的。
年轻之时只顾读书就行,长大后发现读书只能交给你为人处世的方法,却并不能净化人们心中的欲望,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他二十六岁就当上了县丞,努力打压当地豪强,发布相关改革政策,保护老弱病残免受欺凌,在他的治理之下,百姓们的生活质量逐渐变好。但底层阶级的好,就代表着更高阶层的坏,显然刘伯温的存在让他们损失了许多的利益,他成为了既得利益者的眼中钉。
元朝的统治者和以往的统治者并不相同,他们似乎并不把自己统治下的百姓当做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他们压榨的工具,仿佛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是他们的后花园,想管的时候就管管,不想管的时候就随它去吧。
这就导致官官相护、豪强地主和官商之间的勾结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刘伯温自然是没什么好结果的,他把这些事情上奏到朝廷,结果朝堂大臣看都不看他一眼,“你算个什么东西,哪来的回哪去吧!”刘伯温随即辞官回乡,
彼时的朱元璋十五岁,家人因没饭吃而接连死去,此时的他甚至连安葬父母兄弟的棺材都没有。距离他造反还有九年的时间,而距离他请求刘伯温来做的他谋士还有十七年
十七年之后,他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彼时的他坐拥应天,正是四面楚歌之际,急需像他这样的人才为其出谋划策。在他的帮助下,朱元璋成功的战胜了敌手,建立了大明朝,而刘伯温自然而随之成为了开国谋士。
为官之后的他坚持自己的当初做官的底线,反对贪污、反对享乐,坚持以百姓为基准,为此他在朝廷之上到处树敌,甚至朱元璋都看他有些不顺眼,这种心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酵,终于破土发芽。
而刘伯温自然也知道朱元璋和百官的想法,他也起了罢官的想法,但想要告老还乡不是说说就能做到的,于是两人的试探就此开始,他先是谎称生病不上朝,朱元璋命人前来治病,但情况却丝毫不见好转,这时朱元璋也知道了他的意思,只不过还需要一个理由。
一天,马皇后前来看望他,送了他两枣一梨,刘伯温瞬间得了之中的奥秘,于是在第二天百官的目光中亲口问道:“我有一字不识,那就是恩赦的赦字,如今我已病魔缠身,无法在为国家出谋划策,请陛下恩准我告老还乡。”
朱元璋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无奈点了点头,同意了他的请求,刘伯温自此完璧归赵,从此又成为一位闲云野鹤般的人物归于山林之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