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查看详情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国内零售端渗透率已连续四个月超过50%,也就是说每卖出10辆车,就有5辆是新能源汽车。但,新能源汽车真的安全吗?近日,国家消防救援局一工作人员在新闻发布会上直言不讳,从近年来新能源火灾中发现了两个问题:第一,锂电池热失控不可避免;第二,灭火救援难题还没有有效解决。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锂电池作为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载体,被广泛应用。然而,其安全隐患犹如潜伏的定时炸弹,尤其是“热失控”现象的出现,让人们对电车安全引起了高度重视。
消防透露的信息说明了什么?
11月22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针对新能源安全和火灾扑救难的问题,国家消防救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转变防控理念、提高设防标准、加强科技攻关等,这是为中国如火如荼的电车敲响了警钟。
消防救援局工作人员在发言中特别提到了锂电池热失控。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长;体积相对较小等优点,但是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
正确使用和维护锂电池,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然而,不恰当地使用锂电池,比如在过热、短路或被刺穿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起火甚至发生爆炸。一旦锂电池起火后,其燃烧速度极快,火焰温度高、毒性大,且伴随可能的爆炸,会令灭火救援变得异常复杂。同时发出提醒,在驾驶新能源车辆当中,一旦遇到突然断电、冒白气等异常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逃生,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确保人身安全。
而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热失控起火问题,不免让人心惊胆战。
国家消防救援局提出了两个办法。第一,提高设防标准,简而言之就是飞来横祸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减少祸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比如,建筑防火的标准要提升、火灾防控的理念要转变。
第二,和主机厂直接相关,即希望主机厂、相关企业加强科技攻关,改进生产工艺,尤其是要提高电解液、隔膜等关键材料的安全性能。消防救援局工作人员还特别指出:加快研制可替代的产品。
当然,单靠企业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层面应加强立法,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为锂电池的生产与使用提供安全保障。同时,相关行业组织也应积极牵头,推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促进行业内的协同合作。在某种程度上,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是关乎公共安全的重大课题。
禁止电车进入地库,无奈之举?
锂电池的热失控及其所带来的灭火救援难题,已然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挑战。
今年8月,韩国仁川一辆电动汽车在地下车库起火,车库喷淋灭火系统完全无法应对电车的火灾,消防员到场后又无法进入地下车库,最终导致火烧连营,将地下车库的140辆车烧毁,还导致楼房受损以及住户吸入浓烟入院。
同月,惠州也发生了一辆电车起火累及周边车辆的事故,导致浙江、广东东莞多地出现商厦禁止电动汽车进入车库的通知,9月份广东博物馆也发出通知禁止电动汽车进入地下车库。
9月,杭州某酒店禁止新能源汽车驶入地下车库,改为引导车辆停至地面指定的宽体车位。在地下车库入口处旁边还放置了一块“新能源车消防隐患”的告知牌,上面展示了新能源车自燃的案例。
11月1日,深圳率先实施关于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消防安全管理的地方标准,明确新能源汽车地下停放场所充电区域宜设置在地下一层、二层,不应设置在地下四层及以下,明确充电区域应分组设置及相关技术要求,明确规定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最大功率。
据了解,2019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新能源火灾事故报告制度。截至今年6月,我国实施新能源汽车召回387次,涉及车辆约701.7万辆,其中涉及动力电池可能导致火灾风险的共计65次,涉及车辆44万辆。共收到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报告1630余例。根据新能源汽车召回数据信息分析,动力电池热失控缺陷占新能源汽车召回总量的3%。
而据央视新闻报道,近三年来,国内新能源车保有量和火灾数量统计显示,新能源车的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与此同时,燃油车的起火率则在万分之1.5左右。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的起火率甚至低于燃油车。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小概率事件禁止所有新能源车进入地下停车场,缺乏充足的科学依据和必要性。
也有行业专家认为,从火灾概率来说,新能源汽车火灾的概率跟燃油车火灾的概率差不多,但是为什么还要担心呢?这不得不从消防措施来看,现有的消防措施基本原理是隔氧。新能源汽车有电池,动力电池如果热失稳的话,隔氧无用。地库停了很多车,一辆燃烧的电车会把旁边的车再引燃。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禁止新能源车进入地库,但由于酒店及商场有一定管理职责,考虑到安全,管理者可能会禁止新能源车进入地库,这也是无奈之举。
被吹上天的固态电池能解决问题吗?
最近几个月,不少车企都在营销中祭出了“固态电池”的大旗,可是这个新电池真的能解决问题吗?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液态电解质的电池。相比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稳定的性能。以其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高安全性等优点,它也成了新能源汽车的研究热点。然而,固态电池的制造过程异常复杂,造价成本高,许多技术难题亟待解决。
简单来说,固态电解质的综合性能难以平衡,离子电导率低,难以完全抑制锂枝晶生长等问题是目前需要攻克的科学难题。固态电池的制造过程工艺相对复杂,且需要特定的设备和材料,导致制造成本较高。此外,固态电池的部分原材料尚未实现量产,供应链不完善也增加了成本。这使得固态电池在商业化应用方面面临较大挑战。
目前,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方案被提出,其技术相对成熟且更接近液态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在全固态电池技术尚未成熟、成本过高的阶段,半固态电池将会被广泛应用。2023年,蔚来ES6、ET7、东风E70、岚图追风、赛力斯SERES5等车型已搭载半固态电池,上汽、广汽、长安等车企也计划将于2024-2026年上市搭载半固态电池车型。
相信在全球车企的不懈努力下,电池热失控的问题在未来一定可以得到根本性解决,但在漫长的探索期内,跑在街头浩浩荡荡的电动汽车大军的安全,又该由谁来保障呢?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张景嵩
编辑 陈伊
审核 罗祎 邵宇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