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胡宗南的“天下第一旅”,听起来名头相当的响亮,而胡宗南大有在西北的战场上一展身手的强烈愿望,只是没有想到,他的这支精锐中的精锐部他出师未捷,就被他的黄埔同学陈赓消灭在一个小山村里,
解放战争的西北战场
中国的山西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特殊的省份。东面的太行山将它与河北隔断,西面与共产党人的陕甘宁边区仅隔一条黄河。山西省军阀阎锡山也是个十分特殊的人物,在中华民国的国土上,他的山西省犹如一个独立王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等诸多方面,他从来就没和蒋介石同心过,以至于他在山西省内修建的铁轨,都与相邻的省份尺寸不一,阎锡山以为这样一来就没人能随便进入他的山西。而正因为如此,山西虽然在战区划分上属于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作战范围,但在整个解放战争的进程中,这里的军事行动却始终与西北战场密切关联。
西北战场包括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和新疆在内,面积差不多占了中国版图的三分之一,是最为广阔的战场。国民党军各省的部队常驻在这片地域里之外,还有宁夏的马鸿逵和青海的马步芳,两个军事集团号称“马家军”,还有就是胡宗南的中央军嫡系部队。而我党军队在这片区域里兵力,一直没有超过五万人。军事力量对比非常悬殊,加之自然环境极其恶劣,致使西北地区的战争注定进行得格外残酷。
内战初起时,蒋介石没有力量顾及西北,陕甘宁解放区的晋绥联防军乘机向北扩张,占领了陕北无定河以南约五千平方公里的地区,并在这一地区建立起共产党地方政权——当时的共产党人不曾想到,正是这个不起眼的战果,在将来的解放战争进程中,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胡宗南的二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进攻延安时,包括毛主席在内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等领导核心,得以回旋在这片干旱贫瘠的小小区域内。
攻占延安,那是胡宗南的最大梦想。
为此,他必须将山西境内的交通命脉同蒲铁路打通,以便在蒲铁路位于陕甘宁边区的侧后,建立一个大后方。这想得太美了,不过后来他真的占领了延安,走向了人生的巅峰,虽然那只是一座我军让出的空城。
胡宗南是浙江镇海一个办事员的儿子,中学毕业后当了几年国文和历史教员,由于父亲拆散了他与初恋情人,并强迫他与另一个陌生女子结婚,二十八岁的胡宗南离家出走。
报考黄埔军校时,由于身高不足一米六未被录取,得到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的帮助才得以入学。在黄埔军校的日子里,他逐渐成为蒋介石的心腹。
毕业后,从排长、副连长、营长,团长、副师长,直至三十一岁那年成为国民党军第一师中将师长。而后,他历任国民党军第一军军长、第十七集团军军团长、第三十四集团军军团长、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一九四七年六月,胡宗南升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麾下有国民党军第一、第十六、第二十七、第三十、第三十六、第三十八、第四十、第七十六、第九十军,拥兵共计十一个军,兵力五十万之众,“西北王”的称号就是这么来的。
胡宗南在战场上遇到的是他的黄埔同学陈赓。
湖南人陈赓比胡宗南小七岁。他的祖父是当年湘军中赫赫有名的将军陈翼琼。毛主席在湖南考察农民运动的时候,曾与其父陈邵纯有过交往,对这个声称把儿子陈赓“打发出去革命”的开明士绅印象深刻。
一九二三年底,陈赓考入黄埔军校,与他一起报考的同伴,是后来成为国民党军著名将领的宋希濂。陈赓闻名之处就是作战勇敢。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国共正式决裂,陈赓参加了南昌起义,一九三一年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十二师师长。
一九三二年秋天,陈赓作战中意外负伤,前往上海养伤,在养伤期间由于叛徒出卖而被捕。因为当年陈赓在战场上救过蒋介石的命,因此蒋介石以黄埔校长身份面见陈赓,并许以第三军参谋长和南京卫戍司令的高位,但是陈赓没有领情而越狱逃跑了。辗转到达中央苏区瑞金后,工农红军长征前他成为干部团团长。
一九三七年,陈赓出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旅长,也就《亮剑》里李云龙的顶头上司,他的部队被美国驻华参赞卡尔逊誉为“中国最好的一个旅”。
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结束后,陈赓则担任晋冀鲁豫军区太岳纵队司令员。当太岳纵队编入野战军后,陈赓顺理成章成为第四纵队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