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公元1906年,长街小学建校还没几年,学校只有两位教师,一名校工,十几个学生。我大伯王基还只有八九岁,大份伯昌裔比大伯小一岁,兄弟两人都在小学读书,这天长街遭遇极大台风,放学时间,老师和其他学生都冒雨逃回家了。因为我们家在村北绿云桥,学校办在村南香花山脚的一幢庙宇里,这座庙称飞凤殿,就在现今小学北墙外边上山的路上,狂风暴雨越来越大,学校里只剩下李姓校工和两个孩子,肚子也都饿了,老校工把一碗自己准备的晚饭分给了两个孩子吃了,自己却饿着肚子。因为风大,房屋开始摇晃,老校工情急之下,把两个孩子赶快塞进礼堂的讲台下面,因为讲台狭小,放进两个孩子,自己无法钻入、半身还暴露在外面。突然一阵狂风,房屋訇然倒坍,倒下的梁柱,压伤了老校工,而且使他无法动弹。这时冒雨赶来接孩子的两位长工,看到校舍已被夷为平地,断垣残壁上的石头砖瓦还在狂风中乱飞砸下。一名长工想冲入瓦砾堆寻找救人,却被飞来的残瓦砸伤了头部,天越来越黑,风越来越大,暴雨如注,飞沙走石,实在无法营救,只好回家报信。家人闻讯,认为校舍己夷为平地,不仅风雨交加,而且天黑伸手不见五指。全家人哭天怆地,都认为孩子已经没救了。
一直等到天蒙蒙亮,台风暴雨也逐断减少,亲邻闻讯,不顾自家的灾害损失,一齐出动,都赶到校舍废墟中救人。大家在瓦砾堆下挖出老校工,因为他已经被倒下的栋梁压伤,一夜无法动弹,这时已经奄奄一息,躲在讲台底下的两个孩子却毫发未损,尤其大伯爷懋甫公看到两个孩子得救,大难不死,安然无恙,更是喜出望外。一面叫人把老校工抬回自己家中精心救治,一面发电报给在杭州任职的我祖父翊卿公,让他立即赶回家中,兄弟俩商定,为了感谢老校工的教命之恩,从此就把老校工养在家里,直至终老。
再说李姓老校工,在王家的精心治疗下,数月以后恢复了健康,从此他也把王家当作了自己的家,担当起接送孩子上学读书的任务。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大伯和大份伯小学毕业,都去杭州就读中学、大学。老校工平时也没事情做了,年纪也大了,但身体还很硬朗,还经常帮王家看看门扫扫地。我大伯爷和祖父除了保证他吃饱穿暖以外,还不时给他一些零用钱,但他说自己不喝酒不吸烟,总是推委不受,有时拗不过收下也存着不用,很是节俭,而他唯一的癖好,就是买些糖果,放在口袋里,常在里弄里转转,碰到村里的孩子就会给他几颗小糖,那时的孩子有颗糖吃就很高兴,都会喊他李爷爷,他就很是高兴。
光阴荏苒、大伯爷懋甫公去世,大份伯昌裔,从杭州之江大学毕业,回家担任长街小学校长,我祖父翊卿公也退休归里,大伯王基留日回来,仍在杭州武汉等地工作。这时老校工也已年逾古稀,而全家人对他更是关爱有加。好人总有好报,七十多岁,竟然无疾而终,王家也为他办了隆重的后事。
这次台风是1906年,据说龙浦倒了很多茅屋,也有人被潮水卷走,直至1956年“八一台灾”。时隔50年,那时我已17岁,超强台风在象山港登陆,整个村庄被潮水冲走1000多人,连县长都遇难,长街也损失惨重,当今历史定有记载,兹不赘述。
这个事实是我祖母胡玉佳氏(1874-1963)多次向我详细讲述的,所以整理成文作为纪念。
王大可 撰稿
2024年11月5日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图文:王大可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