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承(1892年12月4日—1986年10月7日),原名刘明昭,曾用名刘伯坚,四川省开县人(现重庆市开州区)。[1]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缔造者之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军事教育家。
毛主席对刘伯承元帅评价很高,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刘伯承是一条龙下凡”,后来还说:“伯承同志是我们的楷模,我们都要向他学习。”
刘伯承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家。同时,又是杰出的军事翻译家。刘伯承从事军事著作的翻译,既是我党军事斗争的迫切需要,又是他执著追求,崇高情趣的具体体现,在他翻译著作的序、跋和附言中,常常见到“于前线”、“ 被敌人的枪炮压迫着”、“在敌人飞机大炮坦克的督促下”等字样,指战员亲切地称他“火线上的军事翻译家”、“马背 上的军事翻译家”。
1985年12月,徐向前元帅为刘伯承题写了:“军事翻译家”。
1927年,中国革命风起云涌、急剧动荡。刘伯承在屡遭挫折、饱经沧桑之后,被迫出国“留洋”,奔赴莫斯科。
那是在初冬的时候,上海一这 颗东方的明珠仍然笼罩在血腥的反动黑幕之中。一团团阴惨的乌云,在天空中沉重地移动,冷冷的晴空,不时从乌云缝里向下窥视。大地像死人一样,沉睡在血腥和潮湿的空气里。在阴云密布的海面上,一艘舢板载着6名行色匆匆的船客,钻入浓浓的夜幕,急速驶向远处停泊的一艘俄国货船。接上暗号后,船客们敏捷地登上了刚刚升火的货轮,向大海的远方驶去。
这6名船客中,有一位身穿蓝布棉袄,戴着-副茶色眼镜,右手拄着一根手杖的人, 他便是“川中名将”、八一南昌起义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
一个月后,白茫茫的大雪覆盖着古老的俄罗斯大地,苏联高级步兵学校,伸开了热情友好的双臂,欢迎刘伯承将军。这座十月革命后改称为“红色兵营”的学校,是苏联红军军官的摇篮。在欢迎会上,刘伯承用地道的川东口音说:“我们到列宁的故乡,是专门来请教的。”“我们要苦心钻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学说,掌握军事科学知识,以便早日回国开展武装斗争。”
但息,初到苏联,刘伯承也备尝了语言不通的不便。一次, 刘伯承事先准备好 了购物的儿句微语,兴高采烈地迈着军人的步伐,独自到商店去,打算买一只盛食品的小饭众。到柜台前,事先准备好的俄语,一开口就说走了调,买回的不是小饭盒,而是小脸盆。在课堂上,俄语教员要求学员起立回答问题,答错了或者不完整,只有等待下一个学员回答正确时,教员点头,才让学员坐下,这时,刘伯承已经36岁,是众人的“大哥哥”,“川中名将”,总指挥,军长,参谋长,但是,在课堂上因俄语过不了关,这位年龄最大、军阶最高的中国留学生也常这么“晾”着。
但是,“红色兵营”熄灯号吹过之后,学员扛不住一天的困倦,慢慢都人睡了时,在灯火昏暗的走廊里,一位身材魁梧,戴着浅蓝色眼镜,身穿合体的红军军服,肩章上级着两枚闪内发光的菱形徽章的中国留学生,还在拿着俄文教材,一只眼吃力盯着课本,反复地念着俄语单词。
他就是被称为“刘瞎子”的刘伯承。
在俄语中,“p" 这个字母发音比较难,加上刘伯承川东口音,开口就跑调,土不土,洋不洋,三不像,谁也听不明白,气得刘伯承摇过多少头,多少次自嘲地笑。但是,最后,他又是多少次会心地笑。
刘伯承莫斯科冬天的早晨,寒风刺骨,气温在零下15度,兵营打着寒噤,被晨光包裹着。起床号还未吹,就能听到刘伯承在操场上朗读俄语声。在厕所里,常常听见刘伯承背诵单词。刘伯承除自备单词小本外,每日必在左手心中写3个生词,有时,一边走路,一边看看左手心上的单词,直到完全记熟后,才另换新词。
1928年春天,刘伯承致函重庆旧友王尔常,曾详细叙述了自己初学俄文的艰难情形。他在信中写道: .....余年逾而立,初学外文,未行之时,朋侪皆以为虑。目睹苏联建国之初,尤患饥馑,今日已能饷我以牛奶面包。每思川民菜色满面,‘豆花’ 尚不可得,更激余钻研主义,精通军事以饷报祖国之心。然不过外文一关,此志何由得达?乃视文法如钱串,视生字如铜钱,汲汲然日夜积累之;视疑难如敌阵,惶惶然日夜攻占之,不数月已能阅读俄文书籍矣。”
1930年,刘伯承从俄国留学回国后,担任了我党一位专司军事翻译的军委编译科长。从此,他根据战争中最紧迫需要的问题选题翻译。他参加和组织翻译、校译了《游击队怎样动作》、《苏军步 兵战斗条令》、《苏联红军政治工作条例》等,开创了中国无产阶级军事翻译事业。在战火中、马背上造就着一位杰出的中国军事翻译家。
1932年春,刘伯承担任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校长兼政委,翻译了苏联军队的战斗条令。1932 年秋,刘伯承出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参谋长,他在前线翻译了《苏联的山地战斗》、《战斗胜利的基本原则》等苏联军事论著。在长征途中,翻译了《苏军参谋业务》,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岁月,他同左权将军合作翻译《苏军步兵战斗条令》,校译《合同战术》。
1940年春,俄文版《步兵战斗条令》几经辗转,到了左权副参谋长之手。左权看过后,非常兴奋,马上派人送给刘伯承,同时提出了合作翻译的方案。对这本书,刘伯承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清楚地晓得,苏联红军的《步兵战斗条令》,集中苏联红军作战经验的精华,折射着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欣喜之余,刘伯承研好墨,抓起毛笔,挥毫译出了第一章,送左权将军校正。
左权读过译稿后,不禁击案称赞,主动承担了第二至第七章的翻译任务,剩下的第八九章及附录部分,由刘伯承翻译。在刘伯承执笔翻译这部书的时候,刘伯承正和邓小平同志道,指挥第129师参加著名的百团大战,全师参战兵力38个团,进行大小战斗529次,毙伤日、伤军7507名,曾一度收复县城9座。
1942年5月25日,左权在辽县麻田附近指挥部队掩护八路军总部转移时牺牲。刘伯承在《步兵战斗条令》版序中深情地写道:“去年第一、 二、三共三章已登载于辅线》(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总部主办的军事刊物),以后各章和附录延迟到今日我才陆续译完与校正完。用以供应军事干部的业务学习,亦即回答左权同志生前的希望。”
在刘伯承的军事翻译活动中,校译工作占了相当大的比重。1942年春,刘伯承接受了校译《合同战术》(上部)的任务。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中,旧中国交通不便,这部书在延安译出,然后,派人送到太行山根据地,交刘伯承进行校正。
这部书从开始校译到最后完成,中间经历了三次反“扫荡”作战。每到一个宿营地,刘伯承处理完军务后,便铺开稿纸进行校译。有时连桌子也没有,他就趴在床板、炕头上干;有时干脆就在自己的膝盖上摊开书稿。一到夜晚,点燃油灯,在豆大的灯火下,他一手握着毛笔,-手拿着放大镜,翻阅俄文原稿,查对俄汉字典,细细地进行校译。
1946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在上党之战的紧张时刻,刘伯承又以“谈笑静胡沙”的从容气度,校译了《合同战术》(下部)。
刘伯承打仗与译书,将军与学者集一身,他一面指挥晋冀鲁豫野战军歼灭敌人整师、整旅的人马,一面从容自若地校译兵书。面纵横捭阖, 用兵如神,横扫千军如卷席,一面博采众长,精心译著,刻意求新,被人们称为战壕军事翻译家。
194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在刊登该书出版的消息时,发表了冀鲁前线记者的专稿,报道说:
“权威军事家刘伯承将军顷在戎马倥偬之中完成《合同战术》一书下半部之校译,计10万字。此为100天来刘将军歼灭蒋军11个旅之外又一重大贡献。这部书专论兵器之性能与使用法及如何对抗它。蒋介石于7月间以大量的美国武器开始大举进攻解放区,刘将军在极繁忙的自卫战争中,稍有空隙立即开始校译。刘将军说:‘我军原本没有新武器,谈不上使用,但应该知道怎样对抗的方法。这一点对我们最重要。’..100天来,刘将军驰骋于冀鲁豫大平原上,五战五捷,平均20天作战1次,加之20年前讨袁之役在战场上伤其左目,写作甚为不便。但刘将军深深感到自己对中国人民的光荣责任责无旁贷,
就就在运筹之暇,自炎夏到隆冬,挥汗呵冻,把这部书奋力校译成。此伟大的精神与魄力,实足使蒋介石之辈不寒而栗,更可使全国人民深深感激而激起学习。”
刘伯承作为系列战役的最高指挥员、 军区司令员、野战军司令员,能在烽火连天,兵书告急的情况下,从容自若,一字一句翻译数百万字的军事著作,这在古今中外的战争史上,都难以找到。
参考资料
[1]《共和国元帅轶事》(长城出版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