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2年1月25日,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一片欢呼声中顺利下水,它的体型超过了航母,载重量达到了惊人的10万吨,但船上没有导弹,也没有战机,而是满载着黄花鱼。
传统的养殖方式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近海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气候环境的波动不定,海洋资源的紧张局势也在加剧,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优质海产品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
这艘被称为“海上粮仓”的巨轮,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而精心设计的,它不仅是中国渔业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更是国际深海养殖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这艘“比航母还大”的“粮仓”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中国的深海渔业是否将引领全球?
【国信1号开启蓝色革命】
在中国南海的深处,一艘巨型船只静静地停泊着,它被命名为“国信1号”,这艘船的长度接近249.9米,排水量高达13万吨。
它的排水量比美国福特级航母还要大,但它的用途并非军事,而是装满了鱼,它是一艘真正的“海上粮仓”,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它突破了多年来近海养殖的局限。
近海的水质问题日益严重,污染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使得传统的养殖方式难以为继,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深海,但深海的环境复杂,水流湍急,常规的养殖设备难以适应。
于是,建造一艘“养鱼航母”的想法应运而生,国信1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彻底摆脱了地理的限制。
与传统的网箱养殖不同,国信1号采用了封闭式的船载舱养模式,15个巨大的养殖舱整齐排列,总容积相当于36个标准泳池。
它能够完全自主控制水温、光照和水流速度,让鱼类的生长环境接近天然却更加安全,这样的设计不仅加快了黄花鱼等鱼类的生长速度,还保证了高达95%的成活率。
据计划,未来五年内将有50艘类似的工船投入使用,年产海鱼可达40万吨,这将大大缓解国内对优质海产品的需求压力,同时也为全球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中国样本”。
从近海网箱到深海牧场,再到移动养殖,国信1号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未来渔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智能化助推渔业未来】
现代渔业的转型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国信1号”正是这种技术革新的最佳体现,从外观上看,它是一艘巨大的养殖工船,但真正让它脱颖而出的,是内部令人惊叹的智能化技术。
工船配备了多达2108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分布在每一个养殖舱、每一处关键设备上,它们的作用是监控水温、溶解氧浓度,还能通过高精度的图像采集技术实现“鱼脸识别”。
这艘船能够“看懂”鱼,这项技术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够追踪鱼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例如某条黄花鱼生长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确保问题能够在早期被发现和解决。
国信1号还采用了电推动力系统,这并非为了追求速度,而是为了降低噪音,因为鱼类对声音极其敏感,而国信1号的电推系统控制噪音,几乎与正常的海洋背景音无异。
这种安静的环境让鱼类在生长过程中免受干扰,提升了品质,也显著提高了成活率。
水流的管理同样精细,通过模拟旋转流场,提供了类似天然海洋的游动环境,还能有效提升鱼肉的紧实度,让品质更接近野生鱼类。
此外,船上的智能化水体交换系统能够从深达50米的优质海水中抽取水体,循环注入到养殖舱中,确保水质始终处于最优状态。
技术的结合,使得国信1号成为名副其实的“智能化海上粮仓”,它的养殖密度是传统网箱的4-6倍。
但即便在如此高密度下,鱼的成活率依然较高,这是对养殖效率的巨大提升,更是对深海养殖环境可控性的突破。
这样的创新并不仅限于国信1号,在其基础上,中国正在建造更多类似的养殖工船,15万吨级“国信2号”,将搭载更先进的自动化系统,年产量有望提升至近4000吨。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让深海养殖变得更高效、更环保,同时也让传统渔业焕发新生,科技可以改变渔业,国信1号的成功是否还让人类利用海洋资源中看到更多可能呢?
【深海牧场的多样化探索】
对于深海牧场的概念,过去大多依赖固定的深海网箱养殖模式,虽然已经可以实现规模化养殖,但其劣势同样明显,网箱一旦固定位置,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海域环境和气候的限制。
而中国的“国信1号”本身拥有航行动力,可以根据不同季节、不同鱼种的需求,自由穿梭于不同的海域。
例如当冬季来临时,黄花鱼更适合在温暖的东海水域生活,而到了夏季高温时期,这艘工船又可以驶向更凉爽的黄海区域。
这样的灵活性使得鱼类的生长环境能够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不再受到固定位置的限制,“逐水草而居”的方式,几乎将自然界的生态循环移植到了工业化养殖中。
更重要的是移动牧场的概念并非空谈,而是一次对自然灾害和环境风险的精准规避,在南海海域每年有多达20次台风经过,对沿海固定网箱的养殖场造成毁灭性打击。
而“国信1号”能够通过航行动力避开台风路径,还能及时躲避赤潮等生态灾害,这种优势大幅降低了养殖风险,这一创新服务于中国市场,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例如挪威的“Havfarm1”号是另一种巨型养殖装备,但它依然属于固定牧场,而非游动模式。
相比之下“国信1号”展现了更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让中国的深远海养殖从“固定”向“游动”跨越,进一步提升了深海牧场的可持续性。
游动模式正从理论转化为实践,中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建造50艘类似的养殖工船,形成一个移动的深海牧场网络。
届时不同鱼种可以根据需求实现“南鱼北养”,真正让海洋成为一座可以灵活管理的“粮仓”。
“国信1号”的意义在于其技术革新,还在于它为中国深海养殖业在国际上的地位带来的突破性改变,多年来深远海养殖装备的技术和市场长期被挪威、日本等少数国家垄断。
中国作为后来者,一直扮演着“制造大国”的角色,而非“技术强国”,但随着“国信1号”的成功,这种局面正在被改写。
回顾过去中国的深海养殖装备从1988年引进挪威深水网箱开始,经历了近20年的技术吸收和改进。
在2006年“863”计划的推动下,中国终于自主研发出了首套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养殖设备。
当时的设备多用于出口,核心技术仍受国外限制,而如今“国信1号”彻底打破了这一局面。
实现了技术自主化,更成为国际市场的高端标杆,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深远海养殖装备制造国。
从“制造大国”到“技术强国”,中国用短短20年时间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而“国信1号”是这一进程中的巅峰之作,更为全球深海养殖提供了新的模式和技术样板。
更为重要的是“国信1号”开创的封闭式工业化养殖模式,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
【结语】
“国信1号”的诞生推动是中国渔业现代化进程,它为中国人提供了优质的蛋白质来源,革新了全球深海养殖的技术。
从固定牧场到游动牧场,从国内发展到国际合作,彰显了中国智慧与海洋经济的无限潜力。
【参考文章】
中国日报网2022年1月27日关于《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在青岛出坞下水》的报道
海报新闻2022年3月17日关于《全国领先位置!“国信1号”获批全国首个养殖工船运营管理试点》的报道
中国日报网2022年9月2日关于《全球首款10万吨级工船野游大黄鱼起鱼上市》的报道
中国科学报2022年12月5日关于《全球首艘!他们把5000亩鱼塘搬到了海上》的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