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三联书店的前总编李昕,居然有如此丰富的出版经历,他曾经接触过那么多我们只能远远观望的名人作家。
在由上海三联与青豆书房联合出版的《翻书忆往正思君》这本书中,有李昕老师与32位知名人士交集的回忆故事,正如题目所说,翻开书,又想起了他和与他曾经的故事。
这些故事中,也包括了李昕老师40年工作期间出版往事、版权争夺、图书审核方面的经历。是一本特别值得收藏的书籍。
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通过李昕老师与这些知名的人士的第一视角的接触,我们会看到作品背后他们的真实写照。
同时,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勤奋、好学、善思。
就比如周有光老师,他106岁时接受采访,他的家中非常简朴,小小的书房,四周都是书架。
聊起天来,思维敏锐,除了听力差一些外,其他与中青年学者无异。谈起国际事情,他竟然非常了解,甚至还能够说出背后的原由。
106岁的年龄,他还在保持阅读和写作,当时还写了一篇文章《走进全球化》,甚至还在担任《炎黄初秋》的编委,甚至也会上网查资料,甚至还有国外朋友寄回来的资料,那时是2001年,互联网才刚刚兴起,还没有普及。
李昕老师也有过工作上的烦恼,羡慕别人能够有机缘得到与那么多文化名人的珍贵影像资料,自己在人文社工作14年,也接触了几十个名人,却一张自己与他们的合影都没有。
虽然少了一些留念的照片和信件,但却有另外一个值得纪念的,那就是与钱钟书、钱学森的书缘,这缘分,开始源自自己父亲在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父亲结识了钱钟书。
后来钱钟书的《围城》出现法律纠纷,自己被派去法庭处理纠纷,也因此,有机会结识钱钟书。
后来自己换了工作,本以为没机会再与其接触,没想到后边竟又有了机会,帮钱钟书做主编的书出版,以及为杨绛先生出版散文集。
可惜的是,做了那么多,住的那么近,却没有去亲自拜访过他,此时甚是惋惜。
李昕与钱学森的缘分,也是在编书上,虽然没能与钱学森有直接接触,但却和他的妹妹钱学敏一同整理他的文章时,有了更多的接触。
后来,李昕收到钱学森寄来的样书和感谢信。由此了解到钱学森的细心、周到和平易近人。
在李昕所经手出版的书籍中,有很多名人接触的随笔故事,除了前边所提到的,还有如当代科学家杨振宁、经济学家吴敬琏、医生韩启德等,还有李昕身边的人,比如自己的领导屠岸、香港三联连送会上前总经理蓝真先生、书界奇人刘振强、老友高贤均,以及梁启超、王世襄、沈昌文、李敖等。
这本书中的内容实在太珍贵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