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参考消息》对此进行了援引,欧盟正在筹备一件事,这件事是其更严格的清洁技术贸易制度的一部分,那就是要求前来投资建厂的中国内地企业向欧洲企业转让技术产权,只有这样才能换取享受欧盟补助的资格。
有消息称,新的技术转让标准会首先在今年12月的欧盟10亿欧元电池开发补贴项目里开始实施。到那个时候,如果中国企业要在欧洲设厂,就需要共享技术知识。并且,除了电池企业之外,在未来,这个新规的范围还有可能扩展到欧盟其他的绿色行业领域。从今年开始,在绿色技术领域,欧盟针对中国企业已经是频频出手了。
在电动汽车等绿色发展领域,欧盟如今面临一个主要问题:受“价值观外交”、意识形态偏见以及地缘政治思维等复杂因素的作用,其目光过于“聚焦”中国。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电动汽车发展速度飞快。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在全球电动汽车新注册总量中的占比高达60%。然而,人们也应该注意到,欧盟本身也是电动汽车的一个成熟市场,其新增注册量和销量相较于2022年都上浮了20%左右,德国更是成为继中国和美国之后,在一年之内实现新增注册量超过50万辆的国家。
欧洲汽车产业正处于从传统燃油车向智能化电动汽车过渡的时期,这一转变使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动荡,并且近年来通胀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些因素叠加起来,让欧洲汽车行业的转型之路异常艰难。
当下,欧洲汽车行业面临着生产与销售的双重压力。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供应商深陷危机之中,生产量不断下降,销量也十分疲软,盈利更是大幅缩水。例如,大众汽车打算关闭至少3家工厂,并且裁员数万人,员工工资也将削减18%;汽车零部件巨头博世最近也已证实,会在全球范围内裁员5550人,其中在德国裁减的岗位就多达3800个。
欧盟在行事时越是心急就越容易犯下错误。欧洲方面似乎自认为在与中国的博弈中胜券在握,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中国也在积极布局、蓄势待发。
欧盟企图对中国电池企业进行打劫式的操作,马克龙也盲目自信能够解决中法贸易争端,这些不过是欧洲政客们的一厢情愿罢了,他们以为这样就能让中国做出让步。
但实际的局势发展是,中国正在对欧洲内部采取逐个击破的策略。在中德高层会晤之后,应中国外长的邀请,卢森堡外贸大臣即将访华。还有法国,之前表现得十分高调,可在看到中国对欧盟乳制品采取措施之后,法国总理就计划访华,想要亲自与中方谈判来解决中法贸易问题。
据路透社报道,参考消息网消息称,今年8月,中国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开展反补贴调查。而现在,中国宣布扩大该反补贴调查的范围,在调查对象中新增10个补贴项目,这些项目涉及欧盟以及丹麦、法国、意大利和荷兰的补贴项目。中国商务部表示,经过初步审查,并且依据相关法规,在考虑了磋商中欧盟政府提出的主张之后,调查机关决定在此次调查里对新增的补贴项目展开调查。商务部还在一份声明里指出:“欧盟及其成员国政府还为欧盟相关乳制品产业(企业)提供了13项其他补贴。”
中方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反制或谈判时都是具有针对性的。就拿被调查的欧盟乳制品、猪肉以及白兰地酒来说,它们大多源自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而这些国家都是支持对中国加征关税的欧盟成员国。由此可见,中方的反制举措既能大幅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又不会让事态进一步扩大。
欧盟和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其根本原因在于,在平等的产业竞争环境下,它们已无法成为中方的对手,于是只能借助关税手段来干扰自由市场。在中国产业升级的进程中,东西方之间必然会出现激烈的碰撞,所以我们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从本质上讲,在与中方的磋商进程里,欧盟有一些背后的小动作。例如,逼迫前往当地设厂的中国企业转让技术,还有早些时候被披露的单独与个别中国车企进行单独谈判等情况。欧盟这么做,目的在于为谈判获取更多的筹码。
要知道,谈判是双方的事情,而且欧盟根本没有资格以所谓的“实力地位”来与中方谈判。这意味着欧盟只顾及自身利益,完全不考虑中方利益,这种做法显然是让人无法接受的。既然如此,对于欧盟在谈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缺乏诚意的态度和行为,我们当然有必要对其予以敲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