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省广安市官方网站发布了一篇文章,揭示了一起发生在10月7日的银行抢劫未遂事件。由于两名保安的迅速反应,犯罪嫌疑人未能得逞,并被立即制服。
广安市政府官网转发了广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文章,其中提到,2024年10月7日,犯罪嫌疑人张某试图在中国工商银行邻水支行乌龟碑网点进行抢劫。
在察觉到非法行为后,大堂经理立即采取行动,一边报警一边组织网点内的群众疏散。广安投资集团下属的保安集团派驻在该网点的保安员张厚成和吴撼保持冷静,迅速启动防抢劫应急预案,并与嫌疑人保持安全距离。通过密切观察并抓住时机,两人联手迅速制服了张某,确保现场无人受伤且财产未受损失。目前,张某已被邻水县公安局刑事拘留。
网络消息源显示,10月份至今,工商银行在广安的多个支行都开展了防盗抢应急演练。
有意思的是,2011年四川广安曾发生过“草帽大盗撬ATM盗窃50万现金”事件,该事件被东方卫视《看东方》做成科教节目播出。
事件的过程是,一个叫做罗元炳的61岁四川广安农民,本是一个文盲,在2010年7月18日,一场163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袭击广安城区。也就在当天凌晨的倾盆大雨之中,罗元炳带着草帽,仅用30秒就撬开中国农业银行支行水塘堡分理处卷帘门,钻进自助银行处内部,将一台广电运通的银行自动取款机撬开,窃得562200元巨款。
得手之后,罗元炳背着装钱的背篓,盖上一个编织袋,租车回到乡下老家,通知亲属帮忙数钱,其中46万多元装进高压锅沉入水塘,另一部分装进竹筒埋在地里。赃款处理好后,罗元炳又返回城区看100多年难遇的洪水。不过仅用4天,当地警方就完成破案,抓获了罗元炳,顺利取回了全部赃款。
这个节目播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少人惊叹银行的防盗设施竟然如此不堪,更是惊讶 ATM机器能被一个文盲轻易撬开并盗取巨额现金。
现如今,相比2000年左右国内出现的大型恶性银行抢劫案件,国内银行抢劫案件只算是笑谈。美国影视剧里呈现的花式抢银行案件,在中国断不可能发生。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消费市场的基础条件和应用场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犯罪分子而言,“抢银行”变成了高风险、低收益的偏门。
主要原因是移动支付在中国的快速普及和不断渗透,从2010年移动支付兴起,到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整体渗透率已经达到65%,再到2024年中国移动支付的渗透率已达到惊人的85%,移动支付的普及彻底改变了银行的存贷汇业务,使得非现金业务占比日渐上升。
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1208.93亿笔,金额1347.8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5.51%,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3114.19亿笔,金额85.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86%和1.50%。
银行支行或分理处存取现金业务大幅下降的同时,一方面导致的是ATM的需求自然也是剧烈下降。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ATM机数量达到顶峰,111.08万台。此后连续下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ATM机具数量为83.71万台,较上季度末减少8358台;全国每万人拥有ATM机具5.94台,近五年降幅约25%。ATM防盗技术的升级、以及数量的下降,遏制了犯罪分子通过打砸 ATM实施盗窃的念头。
而另一方面是分支行库存现金的大幅下降。就以农业银行为例,2018年底农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为981亿元,拥有19442个基层营业机构,平均每个分支行的库存现金为504.5万元;2023年底只有711亿元,19025个基层营业机构,平均每个分支行的库存现金为373.7万元。并且近年来国内各大银行也在要求分支行主动降低库存现金,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值得一提的还有另一个核心原因,就是近年来银行监控设备的升级迭代所带来的防盗防抢能力提升。尤其是高清智能摄像头的应用、报警系统的高度集成化和自动化,具备更广阔的视角、更强的夜视功能以及更精准的人脸识别和行为分析技术,对异常行为进行自动识别和预警,将犯罪遏制在萌芽阶段。可以肯定,如今抢银行已经成了最愚蠢的犯罪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