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3 年的辽宁,有位大爷兴致勃勃地走进商场,想挑选一件心仪的外套。他试穿了一款加拿大大鹅,那质感和款式确实不错,可当听到价格高达 17000 元时,大爷的心瞬间凉了半截。想着支持国货吧,来到波司登专柜,试了一件衣服,满心期待能有个亲民些的价格,谁能想到服务员报出 2699 元的价格,大爷脸上原本扬起的笑容,一下子就被这高价给压了下去。
这场景,真让人忍不住感叹,这哪是在正常地买卖衣服啊,简直就像是在明火执仗地抢钱。而且不只是老年人在商场面对这样的高价衣服望而却步,就连许多年轻人,看到这动辄几千元的标价,也只能无奈摇头,舍不得下手。大爷最后实在气不过,转身到街边小店,花了 55 元就买到了一件迷彩棉服,穿上后心里还挺美。
对于这事儿,网友们也是议论纷纷。有的网友觉得,几十块的棉服、一二百的羽绒服,不也一样能穿,能保暖就行,何必非要追求那些昂贵的大牌。但也有网友认为,一分价钱一分货,价格贵点没关系,只要东西品质好,那也说得过去,就怕有些商家打着高价的幌子,卖的却是次品,这样可就太坑人了,商家还是得老老实实做产品,靠质量说话。
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商场里那些动不动就几千元的衣服,到底值不值这个价呢?其实啊,很多衣服的生产成本可能也就几百块钱,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所谓的“溢价”。从大牌自身的品牌附加值,到商场的场地租金、管理费,再到中间商的层层加价,这些成本最后都转嫁到了消费者身上,让消费者成了最后的“接盘侠”。
咱消费者也不是说接受不了贵的东西,谁不想穿得好点、用得好点呢?但前提是,这商品得值这个价啊。我们希望花出去的钱能换来相应的品质和服务,能买得放心。商家不能只想着怎么抬高价格、赚取高额利润,而忽略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性价比。只有当商品真正匹配上它的价格,让消费者觉得物有所值,这买卖才能做得长久,市场也才能更加健康、有序地发展。不然,长此以往,只会让消费者越来越失望,对整个消费市场的信任也会逐渐丧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