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的数字金融迎来顶层设计。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推动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内容明确,到2027年底,要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高度适应的金融体系,形成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整体看,《行动方案》从系统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提升重点领域金融服务质效、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做好统筹协调和组织保障五个方面对做好数字金融作出部署。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第一财经表示,中国数字金融将在后疫情时代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甚至可能进入发展的黄金十年。但进一步发展数字金融要破除制度、机制、文化、监管等方面的约束。
数字金融不断迭代
数字金融是建设金融强国的底座,对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形成支撑助力。
在推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方面,《行动方案》要求,指导具备条件的金融机构建立跨科技部门和业务部门的任务型团队,建立前端业务部门需求驱动的数字技术开发模式,提高科技开发敏捷响应能力。
在夯实数字金融发展基础方面,《行动方案》明确,提高应对特殊情景的支付系统应急处置能力。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试点,持续完善数字人民币受理环境,丰富数字人民币使用场景。强化数字金融业务反洗钱监管。
面向完善数字金融治理体系,《行动方案》提出,要加强数字金融业务监管。密切跟踪数字金融新产品、新业务、新模式,按照功能监管和穿透式监管的原则,依法依规全部纳入监管。
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数字金融,数字金融不断迭代。董希淼认为,在《行动方案》指引下,未来将可能实现三个“双向赋能”:一是数字经济与数字金融的双向赋能;二是数字金融与数字技术的双向赋能;三是制度创新与技术进步双向赋能。
奇富科技相关负责人对第一财经表示,该行动方案以数据要素和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旨在加速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为数字金融的稳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将极大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与质量,为实体经济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助力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董希淼认为,数字金融发展下一个瓶颈可能在于制度创新,应“软硬兼施”,从“软环境”和“硬技术”两个方面筑牢未来发展底座,推动数字金融在国内提高贡献度,在全球提升竞争力。
进一步发展要破除约束
近几年,我国数字金融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截至2023年,我国数字金融市场规模达到41.7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数字金融市场规模的15.6%,位居全球第一;数字金融用户规模达9.6亿人,占总人口的68.6%。
但我国数字金融发展仍存难点痛点,数字金融风险日益突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马天娇认为,实现数据自由流动和相互联通任重道远,金融科技核心技术攻关有待加强,硬件约束不容忽视,数字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深度、广度不足,监管机制尚不健全等,相关问题亟待解决。
董希淼认为,进一步发展数字金融要破除四个方面的约束:一是破除制度约束,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构建更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二是破除机制约束,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发挥好金融机构主体作用;三是破除文化的束缚,加快培育数字文化和数字人才;四是破除监管约束,应用监管科技加强和改善对数字金融的监管,包括应用合规科技提升银行风控能力。
“数字金融的高质量发展,也要提升金融服务的适配度和普惠性,强化数字金融风险防范,加强数据和网络安全防护,提升金融监管数字化水平,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机制。”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建议,金融机构可以建立数字化转型“一把手”负责制和统筹协调机制,指定牵头工作部门,加强经费保障,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步伐;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加快重点领域专利布局;建设证券期货业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
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下一步,将与有关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数字金融统计和监测评估制度,总结推广有益经验和典型模式,推动行动方案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全力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巩固和拓展我国数字经济优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