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奇怪。毛泽东的几位秘书,除了周小舟、周惠、李锐,还有胡乔木、田家英。胡乔木是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中央委员;田家英是中央办公厅副主任。
他们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看法是那么一致。加上平时他们彼此间就十分熟悉,互相说话从来是直抒胸臆,用不着多加小心,所以,庐山会议期间常有接触,议论一番。
那还是会议开始后的第二天,即七月三日,晚上,胡乔木找到李锐谈了一番。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在座。
胡乔木,曾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是党内为数不多的具有较深理论修养的高级干部,他对李锐和陶铸说:“共产风室北戴河会议以后刮起来的。资产阶级法权问题,转得较快。”
当时,鼓吹否定资产阶级法权最起劲的是上海的张春桥。此人也参加了第一次郑州会议。他的观点,被毛泽东否定了!
他们还议论:毛主席对徐水那种干劲是很赞赏的;毛主席多次讲到海瑞,鼓励大家讲真话。不过,要真正容得下海瑞那样的人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此,又讲到党内的迎合之风。
“成都会议有些人受宠,因此发展了迎合之风。”胡乔木未指名,但大家心里明白。如上海的某人,在成都会议上提出“对领导人就是要迷信”,很是表演了一番,也确实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一时间出现了这样一种说法:“对领导人服从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相信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
谈话间,国务院副总理、政治局常委李富春来了。
李富春是留法勤工俭学的我党老资格的革命军,为人温厚正直,一向受大家的敬爱。他当时主管经济计划工作,“大跃进”中出现的问题,当然他是有责任的。不过,确实有许多事情也是身不由己。他坐下来,示意大家接着谈。他很想听听大家对经济工作的各种意见。
胡乔木继续说:
“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不能拿这个观点为打乱经济综合平衡提供理论根据。许多自然现象都是平衡,比如太阳系,各个星球的运转,都按一定的轨道。计划工作必须以综合平衡为主。”
“大跃进”以来,经济失去了平衡,于是,便一再宣传“平衡是暂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作为“大跃进”“正确性”的理论根据和证明。毛泽东也多次强调过一次。
“不论如何政治挂帅,必须遵守经济规律。要尊重和懂得前人,包括苏联的经验。”胡乔木这样认为。
大家对胡乔木的看法很是赞成,并以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阐述的关于只有掌握不同战争的不同规律,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加以辅证。
三天以后,李锐又去胡乔木、田家英那里做了一番长谈。吴冷西和陈伯达也在场。他们四位是住在一起的。
大家又研究了平衡问题。
“综合平衡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规律,不平衡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规律。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就是平衡遭到了破坏。”
“多少米煮多少饭,米和饭要平衡;人走路,身体的重心,两腿两手的摆动,都要保持平衡,否则,就要跌跟头。”
大家谈公社的由来,谈党内的民主生活,读报纸的宣传。
“北戴河会议决定大办公社,人们没有精神准备。”
“整风,反右,整得都不敢讲话。”
“‘以刚为纲’、‘三大元帅’的提法不科学,违反按比例的规律。元帅可以下命令,其他各行各业要绝对服从的。”
他们也说了这样的话:“主席的设想和思想常常变化太快,使人很难跟得上!”
几天后,李锐又去看了周小舟和周惠。他们又谈了“大跃进”个人民公社,特别谈了湖南的问题。
“1958年韶山吃偏饭,也只增产了14%。”周小舟说。
他们感到会议虽然表面是轻松的,但还有无形的压力,缺点和问题不敢彻底暴露。“中央常委内部民主生活不正常”,这是他们共同的感觉。
当然,这些议论,是绝对不能公开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