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地理科普平台
专业地理备考咨询
每日更新坚持11年
地理知识最全汇总
棉花,这种白色的纤维植物,已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之中。
从古代的零星栽培,到现代的规模化种植和全球化贸易,棉花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充满了变化与创新。
古代棉花的引进与初期发展
棉花原产于印度和美洲,中国的棉花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618-907年)。
最早的棉花种子通过丝绸之路由印度传入中国,并在南方沿海地区试种。
唐朝时期:棉花作为一种新引进的作物,在唐朝时期逐渐在中国南方的广东、福建一带试种。然而,由于气候和土壤的限制,早期的棉花种植并未大规模推广。
宋元时期:在宋朝(960-1279年)和元朝(1271-1368年),棉花种植逐渐扩大。元朝时,随着大运河的畅通,棉花种子和种植技术得以传播到长江流域,尤其是江苏、浙江一带。
明朝(1368-1644年)和清朝(1644-1912年)时期,棉花种植在中国获得了迅速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明朝的推广:明太祖朱元璋提倡农业,棉花种植在此期间得到大力推广。随着农田水利建设的改善,棉花种植区域扩大到黄河流域。明朝中后期,棉花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棉花产量显著增加,棉纺织业逐渐成为家庭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的繁荣:清朝时期,棉花种植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江南地区成为棉花主产区,形成了以苏州、松江等地为中心的棉纺织业基地。清朝中期,棉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显著提高,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热门商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的棉花产业经历了重要的转型期。外来资本的进入和现代工业的兴起,使棉花种植和纺织业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外资企业的影响:随着鸦片战争后条约的签订,外国资本进入中国。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的棉纺织厂相继建立,引进了先进的纺织机械和技术,推动了中国棉纺织业的现代化进程。
自强运动的推动:清朝末期的自强运动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本家纷纷投资棉纺织业,建立了大规模的棉纺织厂,如张謇在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棉花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科技进步,推动了棉花种植的规模化和现代化。
计划经济时期: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对棉花生产进行统筹规划和管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提高了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新疆地区因其独特的气候条件,成为全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
改革开放后的繁荣: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引入为棉花产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农业科技的进步,如杂交棉种和高效栽培技术的推广,使棉花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中国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
进入21世纪,中国的棉花产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全球化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促使棉花产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全球化竞争: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棉花产业面临着来自印度、美国等国家的竞争。提高棉花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成为关键。
科技创新: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如精准农业、智能灌溉和生物技术,为棉花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促进了绿色环保农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成为棉花产业的重要议题。推广有机棉种植和生态友好型生产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棉花的历史,从古代的引进与试种,到明清时期的快速发展,再到近代的工业化和现代的科技创新,展现了农业和经济的巨大变迁。
棉花不仅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中国农业文明和工业发展的见证。
未来,中国的棉花产业将在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下,继续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创造更辉煌的成就。
中国棉花主产区主要有黄淮海平原、长江中游地区、新疆地区。其实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游地区的棉花产量占比近些年下降较快,由于棉花耗用劳动力较多,使得农民难以外出务工,因此这些区域的农民选择种植耗用劳动力更少的其它农作物。新疆地区棉花产量目前已经达到全国棉花总产量的90%左右,这一数据在2014年仅为60%。
我们都知道中国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其实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已经基本丧失了商品粮基地的属性。九大基地中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保持较好,其余五个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1.建立商品粮基地的意义:
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大规模使用农业机械,便于统筹管理,从而提高了单位面积粮食的产量。
2.建立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自然条件优越、粮食商品率较高、增产潜力大的地区。
3.我国九大商品粮基地: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记忆口诀可参考:松嫩三江北大仓,两江三湖居中央,成都平原西南望,珠江三角在南方。地理图文综合整理
4.粮食商品率较高的地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东北地区是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构成,商品率达60%以上。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土地广阔,耕地面积广,人均耕地多,肥沃的黑土、黑钙土,是其发展商品粮基地的主要优势。
其次农业生产的地区专业化是其商品率高的前提。在地理条件内部分异的基础上,东北商品粮基地已经形成了粮食作物的地区专业化生产。
5.增产潜力较大的地区:江淮地区
江淮地区的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经济基础好,有发展前景;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土地连片集中;交通便利;市场需求量大这些因素造就了江淮地区增产潜力大。
6.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太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这些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地形平坦,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三熟,劳动力丰富,传统经验丰富,交通便利。
7.商品粮地位下降的地区:珠江三角洲、长三角
工业化与城市化占用耕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种蔬菜、花卉等),粮食播种面积下降,粮食产量下降;人口迅速增长,消费增多等导致这两地的商品粮地位逐渐下降。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推荐关注防失联纯地理知识公众号——图文地理
注:本文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应公众号命名规则要求,原谭老师地理工作室更名为地理图文,谭老师讲地理更名为图文地理,更多备考资源请点击阅读原文。
每日万余阅读总量
关注搜索地理词语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点赞分享在看留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