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这一生,一定要去一次敦煌。看莫高窟的信仰,看月牙泉水的顽强,看玉门关的春风不度,看曾经的盛唐……”
有些地方,虽未踏足便心驰神往;有些文化,虽未了解却魂牵梦萦。敦煌,正是这样的存在。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历史见证。
神秘莫测的壁画、流沙埋没的古卷……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段关于信仰、艺术与文化的辉煌传奇。
丝绸之路上的敦煌
即使无法亲临那片黄沙,也至少可以通过阅读深入一次敦煌,感受其绚烂与深邃,这将是一场无法替代的奇遇!
一、时间定格在1900年
敦煌藏经洞的神秘面纱被揭开
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是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一大奇迹,却充满偶然与悲剧的色彩。这座蕴藏无数文化瑰宝的洞窟,和一个不懂学术的道士密切相关……
这位道士姓王,湖北麻城人,生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幼时的王道士生活在频繁灾荒的环境中,目睹乡人饥寒交迫,自己也因无以为生而流浪四方。
王道士名圆箓,法号法真
生活的困厄与动荡让他走上了漂泊的道路,先是成了一名士兵,后在酒泉皈依道教,出家为道士。或许是命运的召唤,他的流浪最终在敦煌的莫高窟停了下来。
在他抵达敦煌时,这座曾是丝绸之路上繁荣的国际都会,早已因中原文化中心南移与海上丝路的兴起而衰败成寂静的荒漠。莫高窟这座佛教艺术的宝库,因无人关注而隐于沙漠之间。
王道士选择在这里安顿下来,住进了窟前的一座下寺。他努力将佛殿改为道教灵宫,甚至将佛像改塑成道教的灵官。有一天,王道士雇人清理莫高窟16窟甬道堆积已久的沙土。
当沙子渐次移开时,他的伙计杨某无意中发现壁画后似乎隐藏着什么。怀着一丝好奇与期待,王道士在夜晚敲开了那面墙,竟然发现了一个小洞,里面堆满了整齐摆放的白布包裹。
1907年,斯坦因拍摄的第16号石窟的照片,画面中可见堆放在第17号石窟(即藏经洞)入口旁的手稿。
这些包裹中藏着大量的经卷、绣像和文书,而这正是震惊世界的敦煌藏经洞文献,这一天是1900年6月22日。这座神秘的洞窟藏有从汉唐到五代的文献,涉及多种语言和宗教,记录了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历史。
然而,令人扼腕的是,这位对考古一无所知的道士,并未意识到这些文献的学术价值。他因经济拮据,曾将藏经洞内的一些文物出卖给西方“探险家”,使得大量珍贵文献流失海外。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在藏经洞中选取文物
当清政府终于拨款试图收回剩余的文献时,地方官府层层截留,王道士仅分得少量银两,于是王道士又把一些书法整严的写经藏了起来,后续又出售给二次“回访”的外国“探险家”。
因为敦煌宝藏的流散,王道士被指责为“卖国贼”,晚年据说装疯卖傻以躲避指责,最终于1931年在谴责中去世。
二、神秘的敦煌学
它的魅力超出你的想象
敦煌学是一个横跨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的学术领域,它因敦煌藏经洞的发现而兴起,却早已超越了地域与时间的限制,成为世界了解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窗口。
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东方卢浮宫”,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跨越千年历史,藏经洞更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文化宝库,其中文献包括佛教经典、道教经卷、儒家文书以及涉及天文、医学、法律和文学的世俗文献,甚至还包括于阗文、粟特文等。
木版印刷的《金刚经》,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印刷书籍
敦煌学的核心吸引力在于其文献和艺术的原始性与多样性。数以万计的手写文献,许多未经后世史家的编辑或加工,保留了最原始的社会生活、宗教信仰和日常交流的真实面貌。
这些材料为研究历史事件和社会文化提供了直接证据,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摆脱旧史家的束缚,独立地审视历史,还能够根据最原始的材料,来直接撰写没人写过的历史。
例如归义军建立初期,唐朝史料多强调张议潮的归顺和唐朝的优待,而敦煌文书却揭示了其与唐朝之间的明争暗斗,反映出归义军与中央政权若即若离的真实关系。
张议潮战胜吐蕃的壁画细节,出自第156号石窟。
尽管距藏经洞的发现已有百年之久,但每一次研究和解读都能为我们带来新的视角,甚至推翻旧有的认知,敦煌学是一个横跨历史、文化、艺术和宗教的学术领域。文献中的一段注释、一幅壁画中的细节,可能成为解锁古代人思想与生活的钥匙。
敦煌佛经残卷
莫高窟中保存的壁画与雕塑跨越千年时光,敦煌遗书承载了从公元4世纪到11世纪之间丰富的历史信息。
敦煌学是一扇通往文明对话与文化反思的大门,带领我们重新认识自身,反思过去,并展望未来。
三、走遍了全世界、钻研了一辈子
他要把敦煌学“走出去”“传下去”
敦煌学研究虽然充满魅力,但其过程极具挑战,首先,敦煌文书多为残缺的手写体,内容杂乱,需学者耗费大量时间进行校录和整理,这远比研究传统史籍复杂。
其次,文书分散于全球多个国家和私人藏家,获取资料困难且成本高昂。最后,学术规范尚不健全,部分研究存在引用不当或质量参差的问题,影响了研究的整体水平。
北大是敦煌学学术研究的重镇。百余年来,北大学人们将敦煌学研究代代相传。早在上世纪90年代,北大历史系教授荣新江就开始在北京大学讲授敦煌学课程,并逐渐将课堂讲义整理成文。
北大敦煌学者群像
作为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敦煌学家之一,荣新江教授以扎实的学术功底和开放的研究视野,推动了敦煌学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初,24岁的荣新江就走出国门,满世界寻找敦煌文献。
左图:1991年,荣新江教授在英国国家图书馆东方部;右图:1991年,荣新江教授在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抄书。
他的足迹遍布世界,曾多次前往大英博物馆、法国国家图书馆、俄罗斯东方研究所等文献收藏地,细致比对文献,获取第一手资料,正是基于多年的积累和教学实践,《敦煌学十八讲》应运而生。
二十余年来不断重印,近日迎来再版
这本书不仅是荣老师教学经验的凝练,更体现了他对这门学科的深刻思考。他在书中尝试将专业的敦煌学知识梳理为结构清晰的专题,深入浅出地介绍敦煌学的精髓。
它自首次出版,就受到了敦煌学圈内外人士的喜爱,后来又被翻译成若干种外文版,其中英译本的影响最大,许多学校讲授敦煌学就是用的这本书。
在今天阅读敦煌学,不仅是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文化旅行。
留言区分享你眼中的敦煌和敦煌学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此书
敦煌学十八讲
荣新江 著
敦煌学入门的必读书
可列入“一生的读书计划”
推荐阅读
揭秘“敦煌创作草图”
-End-
观点资料来源:《敦煌学十八讲》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人这一生,一定要阅读一次敦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