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叶嘉莹——一位百岁文化学者,带着自己一生的积蓄离开了人世。
她的遗产——3568万元人民币——没有交给亲友,而是捐赠给了她毕生热爱的事业:中华古典文化的传承。
1974年,叶嘉莹踏上了久违的祖国土地。26年——对一个年轻的学者来说,这段时间几乎是人生的一个周期。她回到了北京,站在了久别的家园上,感觉有些陌生,又有些熟悉。那一刻,她的心里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加拿大的生活安稳,学术研究无忧,她在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职也早已稳定。可她知道,这个世界有些东西远比安逸更重要——那就是文化,尤其是自己心中那片从未忘怀的古典文化。
“我回到祖国的目的,是为了亲眼看看,是否能够回去教书。”这是叶嘉莹对回国的最初想法。也许对很多人来说,离开家乡那么多年,再回来还想着做学问,这已经是超越了常人的思考方式。
那时的中国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的变革令人目不暇接。她归来的目的,既是探亲,也是带回自己心中深埋的文化责任。
叶嘉莹并没有一开始就急于回到大学教书。她感到,自己需要时间来适应这个变化中的祖国。她带着一颗依旧对诗词和文学充满热忱的心,慢慢地走入了自己对这片土地的认知。
在返回北京的几个月里,她拜访了很多朋友,参加了许多座谈和文化交流会。与早年相识的学者、朋友们相聚,她渐渐意识到,自己可以做的不仅仅是回国“度假”式的短期停留。
1977年,她再次回国探亲。当时,她有了回国“教书”的想法。她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个决策,都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引导着。
她开始感到,自己回到这里并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理想,更是为了传承中国的文化。诗词、古文,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根基,而她,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传播这份根基的力量。
1978年春,叶嘉莹看到了报纸上关于中国高等院校教师缺乏的新闻。这个消息深深触动了她的心。
她决定写信给国家教委,提出回国讲学的请求。她毫不犹豫地告诉他们:“我愿意无偿回国,教授我的专业知识。”
她并不急于考虑报酬,也不关心职位如何,她只希望能为祖国的学术界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这一决定,完全打破了她曾经在加拿大的安稳生活。从那一刻起,叶嘉莹就真正进入了她的“文化使命”。她坚信,回到中国教书讲学,传承那些古老的文化经典,才是她真正的职责所在。
1979年,叶嘉莹如愿回到祖国,并开始了她在中国的讲学生涯。她先是被安排在北京大学讲学,随后应李霁野教授的邀请,转至南开大学继续她的教职生涯。
尽管刚回国时,她已经是加拿大的一位知名学者,但她却一点也不以自己是“外来学者”而感到骄傲。叶嘉莹真正关心的是,她如何才能把自己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那段日子里,她每天几乎都忙碌于讲座、讨论和辅导。她没有特殊待遇,也没有什么高官厚禄的职位。叶嘉莹甘愿站在讲台上,用一颗赤诚的心,去教授那些她认为值得传承的知识。
在南开大学的课堂上,她并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学术权威,而是像一位文化使者,带着对唐宋诗词的深刻理解,给学生们带来一场场思想的盛宴。
那时的中国,正在经历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革。学术界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逐渐增多,叶嘉莹带着她对诗词的独特见解,不仅在大学校园内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也在更广泛的社会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她并不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她参加了许多社会讲座,出版了不少关于唐诗宋词的学术著作,甚至参与了许多媒体的文化节目。她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学术圈和文化圈的新闻报道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叶嘉莹的影响力逐渐扩大。80年代中期,她应邀到国家教委礼堂举行了多次唐宋词的系列讲座。
每次讲座,她都能吸引上千人前来聆听。她那深邃的学术见解、清晰的讲解方式以及对古代诗词背后文化历史的精准分析,令人钦佩不已。
她的讲座不是枯燥的书面知识,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的交流。在她的讲述下,唐诗宋词中的那些精妙之处,被学生们和观众们感受到仿佛近在眼前的情景。
她用最简洁、直接的语言,把那些历史的波澜、诗人的风骨,传递给每一个听众。
叶嘉莹的教学不仅仅是对诗词的讲解,它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个深刻呈现。她坚信,诗词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载体,而这个载体,承载了整个民族几千年的文明。
90年代,叶嘉莹的文化传承事业进入了新的阶段。1991年,她在南开大学创办了“比较文学研究所”,这所研究所后来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这一决定,不仅展示了她在学术上的追求,更表明了她要通过制度化的学术机构,推动中国古典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南开大学这个学术平台给了她更多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她的研究所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学生,大家聚集在一起,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探讨唐宋诗词、明清小说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叶嘉莹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诗词的讲解,她更关注的是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唤起公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尊重。
在她的影响下,许多年轻的学者开始走上了文化传承的道路。叶嘉莹不仅是一位学者,更是一个文化引路人。
她的研究所培养出了大量的年轻学者,很多人投身于古代文学和文化的研究,正如她所期望的那样:文化的火种在一代代人手中传承。
1993年,叶嘉莹被任命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的所长。她的工作变得更加系统化和长期化。
她并不满足于课堂和讲座,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建立更加长效的机制,将古典文化的教学和研究推向更高的层次。
叶嘉莹的文化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国内,她的足迹早早就踏上了国际的舞台。1990年,她被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成为该学会历史上唯一的中国古典文学院士。
这个奖项不仅是对她学术成就的认可,也是她作为文化使者身份的象征。她被视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她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991年,叶嘉莹受邀赴台湾清华大学讲学,随后又在台湾大学、辅仁大学等校做讲座和学术交流。她的学术讲座,吸引了大量台湾地区的学者和学生参与。
她不仅带去了她对唐宋诗词的研究,还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她对学术的执着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深刻理解,赢得了两岸学者的高度尊敬。
叶嘉莹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学术孤岛”。她始终在学术上追求与外界的互动与合作
2024年11月,叶嘉莹逝世,享年100岁。她的去世没有留下太多的遗憾,更多的是对她一生奋斗的致敬。在她临终时,她依旧关心着古典文化的未来,依旧在想,如何让中华古典文化在世界的舞台上发光发热。
叶嘉莹留给世界的,不仅是她的诗词与学术成就,更是一种文化使命感和责任感。她的学生,几十年来一直在全国各地传播她的学说。
她通过讲座、研究、捐赠,让自己的一生影响了成千上万的学者与普通人。
她没有留下儿女,也没有把财富交给亲戚朋友,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她的文化事业。她的名字,永远铭刻在中国古典文化的历史上。
叶嘉莹的逝世不仅仅是一个学者的离开,更是一个时代的结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她为中国古典文化的复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她让古代诗词走出了课堂,让更多的人懂得了诗歌背后的历史与哲理。
她的遗产,也许不能完全填补她离世后留下的空白,但她的精神将继续影响下一代。叶嘉莹用她的一生,证明了一个文化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而她的捐赠,则为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希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