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食在长安〡写不出的biangbiang面

0
分享至

在关中,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字谜:

“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中间走,左一扭右一扭,你一长我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一个小勾挂麻糖,坐个车子走四方。”

相信很多人都能猜到这是哪个字,但却未必能写出来。它就是biáng。



作为最难写的汉字,却因为biangbiang面频频出圈,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馋得老陕流口水。

01

bia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传统风味面食。由于biang是一个合字,目前还无法输入电脑,因此又常被代替写为“彪彪面”。它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使其与其他面食区别开来。从表面层面来看,biangbiang面的显著特点是“擀厚切宽像裤带”,因此也被形象地称为“裤带面”。这种面条的制作需要经过揉、抻、甩、扯等步骤,使面宽而厚,口感筋道。



▲图源:西安旅游集团

biangbiang面有两个优势,一个是其独特的调味方式。使用油泼辣子进行调味是biangbiang面的一大特色,这种辣子由多种香料和辣椒熬制而成,具有浓郁的香辣味。此外,再浇上炒制的臊子,使得面条的味道更加鲜美,符合当地人喜面食、好酸辣、讲究实在的心性。

另一个优势在于biangbiang面具有广泛的生态空间。由于其制作相对简单,碗大、量足,深受当地人的喜爱。在陕西关中地区,biangbiang面是当地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家庭聚会、朋友聚餐还是节日庆祝,都会选择食用biangbiang面。



▲图源:曲江新区

每当提及biangbiang面,人们脑海中浮现出的不仅是宽大扁平的面条,更是一种独特的食物体验。走进西安一家街头面馆,满目是悠长的面条。每一根面条都宛如一段历史的记忆,从秦汉隋唐蔓延开来,一直到如今秦人的餐桌上。



▲图源:西安旅游集团

论及biangbiang面的历史,人们常常会说到这样一个民间传说:

来自关中地区的秦军喜好吃面,可是在行军打仗的过程中,往往又不可能带着擀面杖和案板,于是一位聪明的伙夫为了让士兵吃到家乡的面,随意找了一块板,将和好的面扯住两头,摔打成又宽又厚的裤带面。在摔打过程中,面与面板碰撞,发出“biáng”的声音。于是这种面就以biangbiang面命名。

02

面条在厨师手中翻飞,带起阵阵面香,这种沉淀了千年的文化延续,本身也赋予了biangbiang面更多的意义。

biangbiang面,是秦人坦荡宽仁的人格写照。干旱少雨的黄土地,塑造了秦人豪迈的性格。大声唱歌吼出了雄浑的秦腔,大碗吃面,做出了宽厚的面食。宽大扁平的面条容纳了更多的酱汁,就像秦人生活里容纳的酸甜苦辣。以面条做写照,更是凸显了秦人对生活的包容与豁达。

biangbiang面,是秦地波澜壮阔的历史述说。千秋功业一碗面,biangbiang面如同一张张展开的地图,记载着秦地浩浩荡荡的历史。



▲图源:临潼区委网信办

秦皇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天下,汉武开西域之商路以促发展……每一口咬下去,面条的丰富咀嚼感仿佛在述说着一个个古老的历史故事。而那纹理分明的表面,则是岁月的印记,见证了时光的流逝。

biangbiang面,是秦地饮食文化的一张名片。biangbiang面的独特魅力不仅仅在于其形态,更在于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每一道制作过程都是一种艺术的展现,从揉面、拉面到切面,每一个步骤都经过反复琢磨,精益求精。这种传统的制作工艺是秦地以面食为主的饮食文化的写照。





在南米北面的基本饮食格局下,陕西的面食尤其突出,biangbiang面、臊子面、浆水面、菠菜面……这些面食无一不让人想到秦地,它们早已在无形中成了秦地的一张名片。面食就是陕西,陕西就是面食,相依相生。

03

面食作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

biangbiang面作为其中的代表之一,更是承载了这种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与统一。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人们不断探索创新的可能性,从面粉的选择到配料的搭配,都在不断地进行改进与创新。同时,传统的制作工艺也在不断传承,技艺的精湛与智慧的积淀,让每一碗biangbiang面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然而,现代社会,节奏变快,在麦当劳等一系列快餐的冲击下,人们已经鲜有时间去安心做手工面了。通过各种各样的机器,我们可以把每一根面条都做得一模一样,但也失去了起初面的那种筋道与个性。因此,对于biangbiang面而言,保持“面”的不变与佐料的“变”,是面食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平衡学问。笔者对此有两点看法:



▲图源:未央正当时

筋道是面条界的“内容为王”。常常吃面的人一定知道,筋道是吃面的灵魂。爽滑有嚼劲儿的面离不开手工,需要对面“千锤百炼”,才能够保证口感上的成功,这是任何机器替代不了的。所以,面食的传承与创新,要守好筋道这一核心要素。

佐料是面条界的“流量为王”。尽管面食主要依赖于面条本身的口感,但佐料也是不可或缺的成分。biangbiang面继承了陕西人酸辣的口味,但这一口味却未必适合每个地区。对于已经在全国,甚至世界上声名显赫的biangbiang面,其实可以在佐料上做出更多的创新,以适应更多人的口味。比如,有饭店就推出了不同口味的biangbiang面,包括经典款、芝香款、秦椒款。



▲陕西面食。图源:永兴坊

我也是面食的忠实粉丝,遗憾的是,多年漂泊在南方,总吃不到筋道的面。每每回到西安的时候,恨不能把所有秦地的食物都吃一遍。可是我不是大胃王,往往穷尽不了。但我回到西安后,首先吃的食物就是biangbiang面。

我忘不了面食,忘不了故乡。我想念故乡,于是试着用各种输入法写出“biang”这个字,只是都写不出。直到此刻,我才意识到,写不出的不仅仅是“biang”,还有我对故乡的思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网易陕西
网易陕西
网易陕西是当地最具影响力品牌
65073文章数 4439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