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密森尼国家动物园及保护生物学研究所(NZCBI)的研究人员开展的一项新研究显示
尽管科学家们早就知晓冬季或非繁殖期栖息地的质量会对候鸟的迁徙时间及繁殖成功率产生影响,但今天发表在《当代生物学》上的这项研究,标志着研究人员首次将冬季条件与迁徙生存联系起来。
针对柯特兰莺和黑喉蓝莺的数据所进行的分析表明,这两种鸟在加勒比海的非繁殖栖息地降雨量减少且植被生产力降低,致使春季迁徙中存活下来的鸟数量更少。对于柯特兰莺来说,冬季栖息地质量不佳也降低了其随后繁殖季节的存活率。
由于气候变化,预计加勒比地区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会愈发干燥,这意味着像这些莺类之类的候鸟物种未来或许会面临更大的挑战。
“如果由于气候变化,冬季栖息地质量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继续下降,我们现在可以说,这将降低鸟类在春季迁徙中的生存能力,”该研究的主要作者、NZCBI 的研究生态学家内森·库珀(Nathan Cooper)说。“这一知识有助于我们优先在最耐旱的非繁殖地采取保护措施。”
从 2017 年开始,库珀和他的合著者想要探究非繁殖地的环境条件对春季迁徙期间以及繁殖地生存状况的影响。然而,能够持续追踪个体鸟类的 GPS 标签对于大多数鸣禽来说太重而无法附着。
相反,鸣禽研究人员必须依靠其他设备,如无线电发射器,它们更轻,但只有当接收器处于 6 至 10 英里范围内时才会显示其位置。许多物种在北美洲的大片地区繁殖,这使得几乎不可能足够精确地正确猜测某只个体鸟可能在哪里繁殖,进而检测到它的无线电发射器。
但柯特兰莺给库珀及其合著者带来了一个独特的契机,因为几乎整个种群都在密歇根相对较小的区域繁殖。这使得能够在巴哈马追踪到在其非繁殖栖息地做过标记的同一只鸟。
该团队对来自 136 只做过标记的柯特兰莺的三年无线电追踪数据进行了分析,以估算它们在迁徙过程中的存活率以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除了直接对柯特兰莺的存活率进行估计外,该团队还运用了由该研究的合著者、NZCBI 野生动物生态学家斯科特·西利特于 2002 年首次研发的统计技术。研究人员对西利特的方法加以改进,分析了来自黑喉蓝莺在新罕布什尔州的繁殖地以及在牙买加的非繁殖地 14 年的捕获-再捕获数据,进而将存活率与环境条件关联起来。
尽管这两种研究方法有所不同,但这两个物种在迁徙期间的存活率相较于静止期都更低。
该研究还证实,冬季栖息地条件差,像干旱或者植被生产力降低这类情况,致使春季迁徙期间的存活率降低,在某些情形下,还会对随后的繁殖季节产生影响。
这是此类在迁徙期间对存活产生的遗留效应的首个直接证据。
柯特兰莺有限的繁殖地所提供的方式使得该团队能够验证更为间接的估计迁徙存活率的方法。
“为了有效地保护候鸟,我们需要明确它们在年度周期里的何时何地受到威胁,”库珀说道。
能够可靠地估算迁徙期间与静止期的存活率,是弄明白鸟类全年何时、何地以及怎样死亡的第一步。
但库珀表示,采取更全面的方法来有效保护候鸟物种至关重要。例如,目前尚不清楚在迁徙期间的死亡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还是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
接下来,库珀及其合著者将为柯特兰莺构建完整的年度周期种群模型。该模型将帮助科学家确定迁徙所带来的危险如何融入到莺的更广泛情形之中,这一策略可能对其他数量下降的迁徙物种的保护有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