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是“过气网红”吗? 前不久结束的珠海航展上,歼-20很大一部分风头被歼-35A和苏-57抢走了,随着国产新型武器不断涌现,即便是歼-20在中国军迷眼中,都有一点“过气网红”的感觉了。 从2011年首飞到现在,歼-20已经亮相13年了,从2017年服役到现在,也已经过去7年了。 作为一款战斗机,已经到了改进升级的时候,而在最近,改进型的歼-20也低调亮相了。
最近,人民空军账号发布了一组歼-20的高清图片,原本以为跟以往的歼-20高清图没啥区别,但是仔细一看却发现这架歼-20跟以往不太一样。
摄于15届珠海航展,摄影 虎头Meyet
首先就是龙勃透镜发生了变化,过去歼-20都是选择外挂龙勃透镜,现在却换成了可伸缩式的龙勃透镜。
龙勃透镜的作用有两个,首先就是增加飞机的RCS值,方便友方进行定位。
尤其是在平时的转场飞行期间,歼-20这样的隐身战机如果不挂龙勃透镜,地面很难及时掌握歼-20的方位。
2023年,美国海军陆战队有一架F-35B坠毁,但是却下落不明,美军只能在网上发布“寻机启示”,请求当地民众帮忙寻找坠毁的F-35,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当时这架F-35没挂龙勃透镜,导致美军无法确定F-35坠毁的准确地点。
龙勃透镜的第二个作用,就是掩盖战机真实的RCS值。隐身战机的RCS值,都是各国的机密,因此隐身战机在航展或者日常训练的时候,为了防止别国利用设备测量出战机的真实RCS值,都会加装龙勃透镜,这样战斗机的RCS值就会大的离谱,别国根本就没办法知道这架飞机的RCS值是多少。
不仅隐身性能好的飞机要带龙勃透镜,像苏-57这种隐身性能比较差的五代机,同样需要带龙勃透镜,否则别人探测出苏-57拉跨的RCS值,俄罗斯还怎么卖苏-57?
在之前的珠海航展上,歼-35A已经配备了这种可伸缩式的龙勃透镜,现在新批次的歼-20也配备了可伸缩的龙勃透镜,说明将来中国的五代机,将标配这种可伸缩式的龙勃透镜。
换成可伸缩式的龙勃透镜,就大大提高了使用灵活性。
摄于15届珠海航展,作者:机飞弹打
比如在日常巡逻的时候放出龙勃透镜,如果突然遭遇敌情,这时候就可以收起龙勃透镜,转变为作战状态,如果是过去那种固定悬挂的龙勃透镜,就会非常尴尬了,硬着头皮上就会失去隐身优势,返航拆掉龙勃透镜则会贻误战机。
哪怕是可以像抛弃副油箱那样直接在空中丢掉,也是一种浪费。
现在中国隐身战机换成可伸缩式的龙勃透镜,就可以在想暴露的时候就主动暴露,想隐蔽的时候就隐蔽。
摄于15届珠海航展,摄影 虎头Meyet
歼-20的第二处改进,则是机腹位置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的光学窗口造型发生了改变。过去该位置的光学窗口是一前一后两个菱形光学窗口,现在则疑似换成了左右布置的长条形光学窗口。
这个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有些类似于如今在家用车上越来越普遍的360环景影像,当然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的作用更高级,它能够为飞行员提供立体式的景象,并且兼具远距离探测的作用,甚至还能弥补飞行员的视野盲区,让飞行员直接透视机体,看到机腹下方或者后方的目标,相当于在战场上帮飞行员开“视野挂”。
目前世界上能够为战斗机配备EODAS的国家屈指可数,真正实用化的只有歼-20、歼-35与F-35。以F-35的EODAS为例,能够做到对空/对地目标自动搜索、探测和跟踪、目标指示与武器引导、来袭导弹告警、夜间导航等功能,全身共布置了6个光学探测窗口,就能实现如此多的功能,对机载软件以及处理器的运算速度要求非常高,像F-22这种早期五代机根本用不了。
F-35的EODAS,曾经成功探测到1300公里外的“猎鹰-9”火箭,也能持续探测到90公里外的F-16战斗机。依靠这套系统,F-35能够在战场上不开启雷达,直接周边战场进行红外、光学搜索,并且没有观察死角,大大提高了飞机的隐蔽性。
反观F-22配备的AAR-56导弹发射告警系统,只能提供单一的红外告警功能,无法向飞行员提供良好视野,更不具备引导武器攻击敌方目标的能力。
而歼-20的EODAS布置方式,与F-35类似,都是在机首上方、左右两侧、驾驶舱后方、机腹位置布置了光学窗口。但两者的布置细节却存在一些不同。比如歼-20的机首上方的光学窗口,几乎是水平朝上,没有像F-35那样兼顾前方视野,其次就是机腹位置的光学窗口,F-35布置在主弹舱前方,而歼-20则布置在主弹舱后方。这反映出歼-20与F-35在任务优化方面的区别,歼-20更重视空优作战,对上半球和后方的感知能力要求较高,而F-35则以对地攻击为主,更重视下半球和侧面的感知。
从F-35与歼-20的光学光口感知范围就能看出,F-35对头顶上方存在比较大的一块盲区,但是对正下方的探测范围更大。这两者设计不能说谁的更好,只能说各有优势,歼-20的设计更适合空战,F-35的设计更适合观瞄地面目标。
而且歼-20的EODAS布置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机腹位置的光学窗口距离其他窗口更远,孔径之间的距离越远,带来的好处就是测量基线长、测量精度高、立体态势感知能力强。看看过去战舰上的光学测距仪就知道了,战列舰上用的光学测距仪是十米级别,巡洋舰上用的光学测距仪是5米级别,测量基线长,对目标的测量精度就越高。而歼-20机腹位置的光学窗口,距离最前方的光学窗口大约为11米,比F-35的要长多了,测量精度自然更高。
摄于15届珠海,摄影 APU yang
现在又对歼-20机腹位置的光学窗口进行了改变,从过去的前后布置改成了左右布置,看样子是优化了对下方左右目标的探测能力,牺牲了一定的后方视野。这样做应该是在这几年的训练演习过程中,根据解放军飞行员的反馈而进行的针对性改进。随着空对空导弹的离轴发射能力越来越强,现代空战格斗早已不再拘泥于咬住敌方6点钟方向的旧模式,而是抓住一个差不多的角度,就直接发射具备大离轴攻击能力的空对空导弹,对敌机一击致命。因此歼-20机腹的光学窗口布置方式进行了优化,对导弹可能通过大离轴角度来袭的方向加强了探测范围,牺牲了一定的后向探测能力,这样的改进是否会提高歼-20的战场生存能力,目前还值得商榷,但至少说明解放军正在积极的对歼-20的作战潜力进行挖掘,并没有因为有了歼-20就自认为高枕无忧了。
当然,这样的改进也有可能是因为EODAS经过了升级,提高了态势感知能。歼-20光学窗口的孔径间距远,虽然有好处,但是也带来了窗口之间视差大的问题,很容易造成成像效果存在光学畸变与位移问题,这就需要飞机的软件具有极高的实时图像处理运算能力,这也从侧面说明,歼-20的软件已经是世界一流,远远凌驾于F-22。这次对机腹位置的光学窗口布置进行改进,可能也是为了降低光学畸变与位移问题。
至于第三项改进,则疑似来自于发动机,从这次发布的歼-20高清图来看,发动机明显变得粗壮了一些,发动机之间的沟壑也变得不太明显,新版本的歼-20疑似换装了新型发动机,动力方面更上一层楼。
毕竟歼-20之前无论使用AL-31还是涡扇-10,其实都是权宜之计,歼-20最终动力是涡扇-15发动机。只装备AL-31或者涡扇-10的歼-20,虽然拥有不错的超音速性能,但是在推重比方面,距离F-22和苏-57依然存在不小的差距。老型号的歼-20,只是通过更高的升力系数,在推重比吃亏的情况下,强行维持着很不错的亚音速机动性,可一旦涉及垂直爬升等更看重推力指标的机动,歼-20推重比不高的劣势就很容易暴露出来。
换装了涡扇-15发动机之后,歼-20的推重比将至少达到F-22的水平,再加上原本的升力系数优势,歼-20的机动性优势将彻底展现出来,过去是“进入超音速,才是歼-20的天下”,将来是“无论在超音速还是亚音速,都是歼-20的天下”。
完全体的歼-20,将拥有比F-22还强的超音速性能,至少与苏-57相当的亚音速机动性,至少跟F-35相当的软件系统,并且航程还非常远、升级潜力又巨大、产能也高,这样的歼-20,将成为战斗机当中的“六边形战士”,几乎不存在弱点,美国想要对付歼-20,只能寄希望于六代机了,目前的五代机根本找不到能够压制歼-20的机型。
有了歼-20牢牢掌握制空权,歼-35A就可以专心执行对地、对海的突击任务,跟歼-20形成“强强组合”。而歼-20的各种改进措施,也将反哺到歼-35身上。如果说早期的歼-20,让解放军拥有了能够抵御F-22的资本,那么现在改进型的歼-20,毫不夸张的说是让解放军拥有了压制F-22的资本。歼-20巨大的机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动性,但是所带来的巨大的升级潜力,是F-22拍马也赶不上的,未来F-22跟歼-20直接的性能差距,只会越来越大。至于F-35,甚至连叫板歼-20的资格都没有,解放军的歼-35A就足以压制F-35了。而在未来数十年时间内,歼-20也会进行各种各样的改进,不仅能够压制五代机,甚至还可能具备跟六代机周旋的能力。
以下无正文,付费部分仅为高清大图。仅供网友下载收藏,禁止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