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打80万?优势在我? 北伐战争为啥能打得赢?

分享至

为什么北伐10万人能打赢军阀80万人?这个问题我上学的时候也纳闷,80万人打10万人没打过,那北伐进得多猛,一个打8个!长大了以后才发现不是那回事儿。



说到北洋军阀,其实这个军阀从字面的意思来看,应该还是非常厉害的,但是我们仔细分析的话,你会发现这几个军阀好像非常的脆弱,脆弱到只有几万的北伐军却能轻轻松松打倒他们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北伐战争前后的这段历史其实比教科书上的只言片语要复杂得多。当时北伐军的力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而北洋军阀也没有书本上描述的那么强。其实北洋和国民政府双方都存在很多问题,北伐战争的过程也是反反复复,并非是摧枯拉朽、一边倒的战争。

在此,我们先回溯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孙中山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后,广东革命政府内部纷争迭起,先是国民党内部左右翼的激烈交锋,继而是国共之间的深刻矛盾。最终,各方势力勉强达成共识,决定暂搁争议,一致北伐,誓要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与此同时,北洋军阀集团亦是内斗不断,各军阀之间战火连天,从未有过片刻安宁。

吴佩孚,这位曾经的北洋骁将,其命运尤为坎坷。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他的精锐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在奉军与冯玉祥部的前后夹击下,他只能无奈乘军舰南下,企图在湖北东山再起。然而,湖北督军萧耀南,这位他一手提拔的亲信,却对他拒之门外,甚至派人传信,劝阻他进入湖北。吴佩孚走投无路,只得黯然返回洛阳老巢。不久,镇嵩军攻入洛阳,吴佩孚再次宣布下野。此时,有人提出资助吴佩孚出国避难,实则担心他留在河南或重返湖北,对自身不利。正当吴佩孚犹豫不决之际,冯玉祥部又逼近河南,意图将他逐出。吴佩孚怒火中烧,欲乘火车前往湖北与萧耀南一决高下,却无奈京汉铁路被萧耀南派人拆除,他只得在湖北广水县无奈下车。一时间,偌大的中国,竟无吴佩孚立足之地,其境遇之惨,可见一斑。



再观孙传芳与张作霖,这两位北洋军阀巨头,此时亦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解决吴佩孚后,张作霖与冯玉祥又起纷争。当时,张作霖实力稍强,冯玉祥则相对较弱。为扳倒张作霖,冯玉祥暗中拉拢孙传芳,让他在南方起兵,驱逐张作霖的势力。

1925年10月,孙传芳联合陈调元,在江苏和安徽大败奉军,全歼奉系三个师,控制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五省,自封五省联军总司令,号称拥兵二十万,实则多为临时扩充的部队,战斗力并不强。而且,孙传芳只是名义上的总司令,五省实则各自为政,各有督军。当孙传芳反击奉系时,冯玉祥亦趁机夺取山东、直隶等地。正当张作霖欲全面反攻时,郭松龄又被冯玉祥策反,冯玉祥再次趁机夺取天津,将战线推进至山海关。张作霖一度打算下野,后在日本人的帮助下平定郭松龄叛乱,但经此一战,奉军精锐亦损耗殆尽。

郭松龄反叛期间,冯玉祥并未出手,而是冷眼旁观。待张作霖平定郭乱后,冯玉祥明白张作霖必将报复。于是,他宣布下野,寻求与吴佩孚联合,准备共同对抗张作霖。冯玉祥为何选择吴佩孚?原来,当时湖北督军萧耀南亦处境艰难。段祺瑞被冯玉祥与张作霖请出山后,以中央政府名义打压萧耀南。同时,身为直系同袍的孙传芳亦在南京通电全国,号召直系同仁团结一致,共同讨伐张作霖。再加上萧耀南身边的心腹多为吴佩孚旧部,他们均赞成迎回吴佩孚。萧耀南无奈,只得请回吴佩孚。于是,流浪数月的吴佩孚重返湖北,就任十四省讨贼总司令。

吴佩孚东山再起,冯玉祥自然想要巴结。然而,冯玉祥与吴佩孚素有深仇大恨。吴佩孚的十四省讨贼总司令,讨伐的对象正是冯玉祥而非张作霖。因此,吴佩孚出山后即通电全国,将联冯讨张变为联张讨冯。1926年4月,张作霖、吴佩孚、张宗昌、阎锡山等各派军阀组成讨逆联军,向冯玉祥的国民军发起大举进攻。国民军被迫放弃天津、北京,撤至南口预设阵地防守。北方由此陷入长达四个月的混战。



吴佩孚联合张作霖对抗冯玉祥,表面看似合理,但湖北督军萧耀南却并不赞成。吴佩孚当时只是个光杆司令,所有军费均需萧耀南在湖北筹措。因此,吴佩孚内部并不团结,且他将湖北精锐全部调往北方对抗冯玉祥,导致湖北兵力空虚,对湖南的控制力大减。当时湖南督军赵恒惕拥有四个师,而另一实权派唐生智则与他不和,且倾向革命。于是赵恒惕与唐生智在湖南爆发激战,唐生智不敌,向广东方面请求支援。趁此机会,北伐军第四、第七两军率先进入湖南,协助唐生智稳定了湖南南部的局势。唐生智与赵恒惕各占半个湖南,唐生智的部队亦随即加入北伐军,被编为第八军。此时,湖北督军萧耀南病逝,湖北驻军群龙无首。北伐军实力大增,而吴佩孚的实力则大幅削弱。

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一职,北伐军在广东誓师北伐。此时吴佩孚的军队仍在北方与冯玉祥激战,对后方的危机浑然不觉。这也是北伐军先打吴佩孚的原因所在——北伐军已先期拿下半个湖南,湖北兵力空虚。北伐正式开始后,冯玉祥的国民军亦被打得溃不成军。

张作霖当时并未将北伐军放在眼里,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吴佩孚应能轻松应对。他更视冯玉祥为心腹大患,并希望吴佩孚与北伐军两败俱伤,以便他坐收渔利。因此,他对战争采取观望态度,并未支援吴佩孚。另一直系悍将孙传芳亦抱有同样想法。他同样认为北伐军不堪一击,吴佩孚应能轻松应对。他也想趁吴佩孚与北伐军激战之际坐收渔利,故亦未派兵增援吴佩孚。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