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山东男孩姜延琛因患先天性肌肉病,身体呈“Z”字型,身躯反向折叠,严重时,头和背部之间的缝隙只有一只手的厚度。
然而,姜延琛却不屈服于命运,靠着自己的意志,每天跪着上课,终于在2022年的高考中,以超二本线近60分的成绩被德州学院录取,实现了人生的逆袭。
那么,他现在如何了呢?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 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折叠”男孩
2004年,在山东德州的一个家庭,随着姜延琛的诞生,喜悦与期待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他的到来,如同春日里最温暖的阳光,让这个家充满了欢声笑语,家人满心欢喜地憧憬着他的未来。
时光悄然流转,当姜延琛两岁左右时,母亲于梅英开始察觉到异样,原本应是活蹦乱跳、脚步轻盈探索世界的年纪,他却总是在行走时脚跟无法着地,仿若脚下有什么无形的牵绊。
每走几步,就摇摇晃晃,像在风雨中飘摇的小树苗,稍不留意就会摔倒,一开始,于梅英只当是孩子调皮,并未放在心上,可随着这样的情况屡屡发生,她的心逐渐被担忧笼罩。
看着孩子努力想要平稳走路却总是力不从心的模样,于梅英的眉头渐渐皱起,她赶忙带着儿子去了医院。
一番检查后,医生诊断为跟腱挛缩,说只需要一场手术就能让孩子恢复正常行走,听到这句话后,于梅英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来。
几天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的姜延琛的确能正常走路了,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姜延琛渐渐长大,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他的头比同龄人显得大些,脖子也总是软绵绵地往后仰,小学时还能有人帮忙扶正脑袋。
到了初中,脖子发硬,再也无法托举,而且身体也慢慢变成“折叠”状态,严重的时候,头和臀部竟只有不到一掌的距离。
于梅英不敢耽搁,她带着儿子再次踏上了漫漫求医路,从德州到济南,再奔赴北京,一家家医院跑下来,各种检查做了个遍,CT、核磁、肌肉活检、基因检测,可每一次都是失望而归。
医生们大多认为是基因问题,却无法确定具体是哪个基因出错,看着孩子的身体日益变形,头和背部的距离越来越近,于梅英的眼神里满是无助与绝望。
对抗命运,不愿低头
以后的日子里,于梅英辞去了工作,在家专心致志照顾姜延琛,并且尽自己最大的可能为儿子搜寻可能的救助。
但姜延琛却不愿和母亲一样“蹉跎岁月”,他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去学校,他喜欢上学,于是他历尽辛苦说服了母亲,同意了他去上学。
然而,上学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美好,因为身体的原因,他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坐着上课,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出一个舒服适合的上课姿势。
小学时,他努力尝试站立听课,可身体的疲惫与不适如影随形,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随着病情发展,到了三四年级,他只能跪着上课,膝盖的疼痛在最初如针刺痛,日复一日,渐渐被麻木取代。
好在,同学们和老师并没有因为他的“特殊”而无视、嘲笑他,而是给他送去了帮助。
老师深知他的不易,特意将他的座位调到第一排,只为他能更清楚地看到黑板,同学们也纷纷伸出援手,每当老师快速书写板书时,总有热心的同学帮他仔细记录,课后递到他手中。
姜延琛自己也从未放弃,他紧紧盯着黑板,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哪怕只能靠余光捕捉黑板上的字,他也努力汲取知识。
那一个个艰难求学的日子里,他在校园中独特的身影,虽弯曲却透着无比的坚毅,他就这样一步一步,咬着牙克服重重障碍,努力跟上学习的进度,完成了小学到初中的课程。
如愿考上大学
上了高中以后,姜延琛的身体状况更加严峻,反向折叠的程度不断加重,可他心中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从未熄灭。
有时候他母亲看着儿子这么困难,都劝他说,别去上学了,安心在家里治疗,可姜延琛一次都没有同意过。
每一个日夜,他都在与身体的不便顽强抗争,当别的同学可以舒适地坐在书桌前学习时,他只能以跪着或趴着的姿势,艰难地在书本上书写着自己的梦想。
灯光下,他那瘦弱却坚毅的身影,始终在默默坚持,哪怕双臂酸麻,哪怕疲惫不堪,他也未曾有过一丝放弃的念头。
为了高考,他比常人付出了数倍的努力,挑灯夜战早已成为生活的常态。
时间飞快,转眼间,2022年高考已经来临,这是他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场战役。
在当地教育部门特别为他设置的考场里,姜延琛以一种令人动容的姿态迎接挑战,他趴在瑜伽垫上,每写一笔都要克服身体的重重阻碍,双臂的酸麻感如潮水般涌来,可他的眼神始终专注而坚定,紧紧盯着试卷,仿佛在与命运进行一场无声的较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依然咬牙坚持,最终,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在这场特殊的考试中脱颖而出,以超出山东二本分数线近60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德州学院。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梦想的执着坚守,那是一种不向命运低头,勇往直前的力量,在他“折叠”的身躯里,藏着一颗无比炽热且强大的心脏。
身体愈发虚弱
考上大学无疑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姜延琛的身体状况却每况愈下,但是还赶上了疫情时期,姜延琛的治疗不得不中断。
看着儿子一天比一天难受,于梅英心急如焚,虽然求医之路的重重阻碍,但她却从没有放弃过,为了孩子的未来,她选择像媒体寻求帮助。
很快,当地媒体《生活帮》报道了姜延琛的故事,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众多网友纷纷留言,表达对这个坚强男孩的关心与鼓励。
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王宇医生,也在相关报道下留意到了这个特殊的病例,他留言“趁早治疗,还有机会”。
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句简短的话语,竟为姜延琛的命运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带来了重生的希望曙光。
两次惊险的手术
王宇初次知晓姜延琛的病情时,内心满是震撼与犹豫,从医多年,他虽成功医治过众多正向“折叠人”,可这反向“折叠”且颈椎严重后仰近180度的病例,却前所未见。
查阅大量资料后,仅发现一个类似病例,而其手术以失败告终,这无疑给王宇团队蒙上了一层厚重的阴影。
但看着姜延琛那对未来充满渴望的眼神,他们毅然决定向这罕见病魔发起挑战,手术日来临,5月25日清晨,姜延琛被缓缓推进手术室,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谁想,手术的第一环节麻醉就让他们遇到了难题,由于姜延琛特殊的颈部构造,镇静剂刚一注入,舌后坠便引了发窒息危机,姜延琛的脸涨得青紫,生命在分秒间摇摇欲坠。
紧急时刻,麻醉科副主任胡晓果断上前,用喉镜小心翼翼地挑起舌根,每一个动作都似在死神的镰刀边缘游走,终于成功建立人工气道,完成麻醉,手术这才艰难开启。
手术台上,王宇医生面对的挑战更是巨大,姜延琛那被肌肉萎缩纤维紧紧拉扯的颈椎,仅留一个手掌厚度的操作空间。
且因原本手术方案未涉及颈椎松解,背部皮肤湿疹处未清洁消毒,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
王宇只能凭借往日的经验,在视线与操作范围极度受限的情况下,一点点“掏着”操作,试图均匀打开那挤成半圆形的7节颈椎。
手术中的每一刀都仿佛在钢丝上跳舞,稍有差池,颈椎断裂或神经受损的噩梦便会降临。
幸运的是,第一次手术成功矫正了110度,然而,术后恢复并非一帆风顺,第二天清晨,姜延琛四肢突然不能动弹,这一突发状况让所有人的心再次悬到嗓子眼。
王宇心急如焚,立刻安排CT检查,好在神经未受损,只是颈椎形态改变后神经适应不及。
三个月后的8月15日,第二次手术拉开帷幕,此次要为姜延琛的3节颈椎和1节胸椎做内固定,可过程荆棘丛生。
多年肌肉萎缩使他背部软组织硬化,脊椎难以完全显露,好不容易割下一条组织才得以继续。
而钉子固定更是险象环生,导航因骨质太差而失效,王宇只能凭借经验,在骨头与软组织界限模糊的显示屏上精准定位,稍有偏差,便可能造成瘫痪的风险。
而且在手术中,姜延琛的血压和心率还突然急剧变化,生命危在旦夕,王宇和团队一边紧急缝合刀口,一边争分夺秒排查问题,最终发现是输血浆导致过敏,用药后才转危为安。
人生的新起点
手术成功后,姜延琛在病房中迎来了19岁生日,曾经,他因身体“折叠”,连安稳坐在椅子上都成奢望,头总是向后背弯折,稍一动作便重心失衡向后倾倒。
而如今,历经手术,他的颈椎从那令人揪心的180度矫正到90度,终于能稳稳坐于椅上,与前来祝贺生日的人们平视交流,眼中有了他人的身影,他的笑容里满是对新生的欣然。
于梅英手捧蛋糕,感慨这个生日是孩子生命崭新的起点,自己虽然给了他一条生命,但是王宇医生给了儿子第二条生命,和人生新的开始。
姜延琛也在朋友圈写下对未来的期许,那是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是能独自出行、像常人般尽情体验世间美好的梦想。
他心怀感恩,感恩医生的妙手回春,感恩母亲的不离不弃,更对即将开启的新生活充满无尽的憧憬与期待。
结语
姜延琛的故事,是一部不屈于命运的壮丽史诗,他于困境中坚守梦想,以顽强的意志跨越重重障碍,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坚韧与无限可能。
他的经历让我们看到,无论命运多么残酷,只要心怀希望,勇往直前,就能在黑暗中开辟出光明之路。
相信未来的他,定能在新的人生旅程里,绽放更绚烂的光彩,书写更多关于勇气与希望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