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皇帝年仅 38 岁突然驾崩,且与慈禧太后死亡时间仅相隔 22 小时,引发后世诸多猜测。
1908 年 11 月 14 日,光绪皇帝在中南海瀛台的涵元殿逝世,终年 38 岁。然而就在光绪去世后一天不到,慈禧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享年 74 岁。这一消息公布,震惊朝野,为什么 38 岁的光绪反而在慈禧之前去世?最主要的是两人去世时间仅仅相差 22 个小时,事情的真相究竟如何?是巧合还是有预谋的计划?
关于光绪皇帝的死因,一直以来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谋杀说
如果说光绪被谋杀,主谋定是慈禧太后,在当时如果没有慈禧的允许,谁敢动手杀皇帝?再者其他人也没有理由和动机谋害光绪。
戊戌变法后,光绪就被软禁,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戊戌年,康有为主导 “围园杀后”,事情败露后,康有为倒是脚底抹油溜走了,慈禧的气全都撒到光绪一个人身上了。慈禧本来就打算废了光绪,甚至新皇帝都选好了,但是因为遭到国内外的一致反对,才没有成功。庚子年之后,慈禧和光绪的矛盾达到了顶点。1908 年,慈禧 73 岁大寿,光绪拖着病体去给慈禧磕头,走到了门口,慈禧说:“皇帝身体不好,就不用了请安了,让他回去吧”。光绪又尴尬的回到了囚禁自己的瀛台。后来慈禧拉肚子,身体不太好,有人给慈禧打小报告,说:“皇帝听说您病了,竟然很高兴的样子”,慈禧本来就是个小心眼,听了大怒:“我决不能死在你前面”。
用AI还原了光绪帝的帅气外表
在启功的《启功口述历史》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启功的曾祖父,礼部尚书溥良在慈禧门外伺候,他看见一个小太监端着一个盖碗,就问这是什么,小太监说是老佛爷赏赐给皇帝的酸奶,送过去不久,就传来了光绪驾崩的消息。
因此,慈禧有十足的动机去害光绪。论能力,放眼当时的环境,光绪再不济也是皇帝,普天之下,也只有慈禧有这个能力,有这个胆量来要了他的小命。
自然死亡说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谋杀说” 被相关学者推翻,他们认为光绪的死是属于正常死亡。清宫档案中光绪的脉案算是保存完整的,史学家和知名医生,他们对光绪脉案研究的非常透彻,发现光绪皇帝的死确实符合病情演进的规律,期间并没有特殊异常症状出现,最后断定【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合并急性感染死亡】,所以并没有中毒和被伤害的痕迹。
但是近年,人们运用高科技对光绪帝遗骨、头发、下葬的衣物进行检测,竟然发现里面含有高含量的三氧化二砷 (也就是砒霜)。这一发现又将谋杀说推向顶峰。
有人认为光绪遗体早已腐化,科学家检测提供的是现在附着在遗骨、遗物上的砷含量,可信度不大。再加上光绪陵寝被盗掘过,地宫环境和遗体也惨遭破坏,还经过文物部门的清理,不具备检测的条件。
其他嫌疑人
除了慈禧太后被怀疑是谋害光绪的主谋外,还有袁世凯和李莲英也被列为嫌疑人。
先说袁世凯。戊戌年,袁世凯在光绪皇帝背后捅刀子,这个梁子,早已结下,而且非常深,深到光绪皇帝在瀛台天天画王八,然后写上袁世凯的名字,用飞刀扎,扎的过瘾了才能睡下。直到光绪去世前,他还念念不忘的说:“我有今天,全是拜袁世凯所赐,时机一到,我希望袁世凯立刻被处死”。但是袁世凯作为臣子,弑君是诛九族的大罪,而且光绪的饮食起居有着严格规定,不是谁都能给皇帝送东西吃的,所以袁世凯谋害光绪的可能性不大。
再说李莲英。在外人眼里,李莲英就是慈禧,慈禧就是李莲英,俩人好的跟两口子似的。其实,两人也不是铁板一块,李莲英也曾经失过宠,而且,就是因为光绪。戊戌变法的时候,李莲英有意无意的靠近了光绪皇帝,想脚踏两只船,押上两张宝,万一光绪变法成功,自己还可以靠着光绪续命。也是因为此得罪了慈禧,慈禧一度疏远了李莲英。但是李莲英再牛,他也只是个太监,没有慈禧的授意,给他 100 个胆子,他也不敢。
光绪皇帝的死因之谜,至今仍未完全解开,各种说法都有一定的依据,但也都存在一些疑点。光绪皇帝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一直活在慈禧的阴影下,最终在 38 岁时突然离世,实在令人惋惜。
光绪自幼体弱多病,在位期间历经诸多磨难,被囚禁瀛台十几年,且宫廷脉案记录其吃药比吃饭还多,因此有人认为是自然病死。
从历史档案来看,光绪帝一直身体欠佳。光绪 37 岁时的《病原》记载,他遗精将近二十年,腰腿肩背经常酸沉,耳鸣也有近十年。可见,光绪从年轻时身体就不好。光绪二十六年起,病情不断恶化,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光绪已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和骨结核以及血液系统疾病。
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初九,御医曹元恒写下,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到了无药可用的严重程度。同年五月初十,御医陈秉钧称 “调理多时,全无寸效”。江苏名医杜钟骏为皇帝看过病后也表示不求有功,只求不出差错,说明医生们对光绪的病已无能为力了。同年九月,光绪的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全部失调。十月十七,三名御医会诊,这时光绪的病情已进入危急阶段,出现肺炎症及心肺衰竭的临床症状。御医会诊后私下对朝臣说:“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险。” 十月十九,光绪出现胸闷气短,咳嗽不断,大便不通,全身乏力的症状,御医们 “甚感棘手”。十月二十,光绪当晚开始进入弥留状态,神志昏迷。十月二十一,当天中午,光绪脉搏似有似无,张嘴倒气,傍晚,光绪怀着满腔怨恨与世长辞。
从光绪去世前八年的档案记录来看,光绪病状是一步步恶化的,应该属于正常病死。但近年,人们运用高科技对光绪帝遗骨、头发、下葬的衣物进行检测,竟然发现里面含有高含量的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这一发现又将谋杀说推向顶峰。不过也有人认为光绪遗体早已腐化,科学家检测提供的是现在附着在遗骨、遗物上的砷含量,可信度不大。再加上光绪陵寝被盗掘过,地宫环境和遗体也惨遭破坏,还经过文物部门的清理,不具备检测的条件。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回忆,光绪帝在死的前一天还是好好的,但是服用了一剂药之后病情突然加重,而这剂药就是袁世凯差人送来的。
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毒死。光绪死前得的感冒不过是一般的感冒,有太医说当时光绪的脉象很正常,就跟没事人一样,他在为其看过症状走后,突然就听到光绪病重的消息,当时他也很惊讶。之后有太监便说,皇上是在喝了袁世凯送来的药,才变得病重。
但袁世凯作为外臣,送进宫的药剂需专人试毒,且他远在河南安阳,不具备投毒的可能性。按照清宫的规定,凡是给皇帝进贡的食物,都必须要先交到内务府,内务府有专门的人员来接收这些东西。而且在皇帝食用之前,都会试验食物有没有毒。用银针试毒的方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皇朝为了避免有人下毒暗害王公贵族,而采取的一种防范砒霜之类的毒药的措施。除此之外,皇帝吃的东西都要有太监首先品尝之后,确定没有毒才送给皇帝吃,以袁世凯当时的地位,他并没有资格直接就给光绪皇帝进贡食品。
李莲英是光绪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人,且身为伺候皇室的主管太监,最有机会下毒。
据当年在慈禧身边的德龄公主所著的《瀛台泣血记》里面记载,她认为光绪皇帝的死和李莲英逃脱不了干系。李莲英在一次照顾光绪皇帝期间看到了光绪的日记,里面有一些写自己的话让他非常担忧。大致是光绪知道自己现在病得很重,但是觉得老佛爷一定会死在自己前面,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一定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李莲英当时看到这篇日记之后非常担心,于是向慈禧表明想亲自照顾光绪皇帝的生活。一段时间之后光绪皇帝便卧床不起。
有人说,当光绪皇帝被软禁在灜台期间,李莲英接受慈禧太后的吩咐,对光绪皇帝百般刁难,甚至一日三餐都不能按时供应,使得光绪皇帝严重营养不良。李莲英害怕慈禧太后去世之后,自己失去了这个大靠山,光绪帝会来报复,于是李莲英先下手为强,害死了光绪帝。
但根据后来一些宫女的回忆录中提到,李莲英并不是这么坏的一个人,他还做过一些帮助光绪皇帝的好事。八国联军进攻北京之后,慈禧带着光绪仓皇西逃,在路上,李莲英看光绪身上衣服单薄,也没有人管,便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给光绪穿,所以光绪日后还说,若无李安达,朕活不到今日。而且清朝严格的试药制度以及以当时的皇权来看,李莲英下毒的可能性也不大。
1. 慈禧与光绪结怨已久,怕自己死后光绪掌权做 “出格” 的事情。
光绪在戊戌变法后和慈禧彻底翻脸,慈禧本就打算废了光绪,甚至新皇帝都选好了,只是因为遭到国内外的一致反对才没有成功。庚子年之后,慈禧和光绪的矛盾达到了顶点。光绪被囚禁瀛台,慈禧对光绪百般折磨,逼死光绪最宠爱的妃子珍妃,还经常刺激和打骂光绪,以致到后来,连太监们都不把光绪放在眼里。戊戌变法得到许多国家的关注和同情,西方列强们更喜欢年轻有为的光绪帝当政,只要光绪的帝号还在,光绪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慈禧担心自己死后,光绪重新掌权会对顽固派进行打击和报复。
2. 以慈禧手上的权力想要杀死光绪易如反掌。
慈禧太后是晚清政权的实际掌控者,她对光绪有着绝对的控制权。光绪被囚禁在瀛台,四周环水,行动受到严格限制。慈禧可以轻易地安排人对光绪下手,而且当时条件下,能够有能力跑到皇宫毒死光绪的必然是宫内人,而这些太监宫女,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授意,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这么做的。
3. 慈禧一向心狠手辣。
慈禧太后病重时,有人跑到她跟前告状,说光绪听闻慈禧快要病死而面露喜色。慈禧就产生了要让光绪死在自己前面的想法。根据考古专家对光绪皇帝毛发及遗骨的检测,可以断定,光绪皇帝是被毒死的。从光绪死后,慈禧让三岁的溥仪当新皇帝这一点来看,慈禧虽然认为她不会死,但她也担心自己病重无法掌控朝政时,光绪会发动政变夺位。所以慈禧才会把光绪毒死,以绝后患。
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课题组对光绪的死因展开了深入的科学研究检测。他们提取了光绪、隆裕皇后、清朝一普通尸体的头发样本,并发布了《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工作报告》。这份报告犹如一道强光,照亮了光绪死因之谜的黑暗角落,确凿地揭示了光绪确实死于砷中毒,也就是被砒霜毒死。
经检测,光绪体内的砷含量之高令人震惊。他身体的砷含量是隆裕皇后的 260 倍,是清代一般遗体的 132 倍,更是当代人的 17171 倍。如此惊人的含量远远超出了人体的正常砷含量范围。为了确保结论的准确性,课题组进行了严谨的对比。他们发现光绪体内的砷含量,也远远高于他的棺椁和陪葬品。这一发现有力地排除了尸体被陪葬品污染的可能。
那么,是否存在其他可能性导致光绪体内含有如此高的砷含量呢?有人提出,这种内毒素或许是长期吃药和饮食造成的中毒表现。然而,通过对比发现,光绪身体的砷含量是一般慢性砷中毒病人的 66 倍,这说明光绪并非死于慢性砷中毒。因此,可以确定光绪是死于短期内服用大量含砷元素的食物,也就是砒霜中毒。
2008 年,关于光绪帝死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清光绪帝死因” 研究报告会正式向媒体公布了他们的研究成果。研究组通过 “中子活化”“X 射线荧光分析” 等现代技术手段,对光绪帝的头发、遗骨、衣物等进行了反复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光绪帝头发中砷含量是现代正常人的 17000 倍,是埋在同一陵墓的隆裕皇后的 261 倍,是清代同一时期一位普通人的 132 倍,是墓内环境样品的 97 倍。这些数据进一步证实了光绪帝死于急性肠胃性砒霜中毒所致。
众多的研究报告和科学检测结果相互印证,使得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这一结论愈发坚实。然而,虽然确定了光绪帝的死因,但究竟是谁对光绪下了毒呢?这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主要有以下几个可能的人物被怀疑:第一个是慈禧,她与光绪结怨已久,担心自己死后光绪掌权对顽固派进行打击报复,而且慈禧有能力、有动机对光绪下手;第二个是袁世凯,他在戊戌变法时背叛光绪,担心光绪掌权后清算自己,但袁世凯作为外臣,送进宫的药剂需专人试毒,且他远在河南安阳,不具备投毒的可能性;第三个是李莲英,光绪对他恨之入骨,他害怕慈禧死后失去靠山遭光绪报复,但清朝严格的试药制度以及以当时的皇权来看,李莲英下毒的可能性也不大。
尽管目前还无法确定毒害光绪帝的凶手,但科学研究已经为我们揭开了光绪帝死因的神秘面纱。光绪帝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他虽贵为皇帝,却从未真正掌握权力,一生被人摆布。他的离奇死亡,不仅是他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缩影。相信随着更多研究的深入和新证据的发现,终有一天,毒害光绪帝的凶手会被确定,为这段历史画上一个完整的句号。
虽然确定光绪是被毒死,但究竟是谁下的毒手仍是一个谜。慈禧、袁世凯、李莲英等都有嫌疑,但缺乏确凿证据,这个谜团或许将永远无法解开。
从众多史料记载及学者研究来看,慈禧太后确实有重大嫌疑。
首先,慈禧与光绪结怨已久。戊戌变法后,两人关系彻底破裂,慈禧本就打算废了光绪,甚至新皇帝都选好了,只因国内外反对才未成功。庚子年之后,矛盾达到顶点。慈禧对光绪百般折磨,逼死珍妃,还经常刺激和打骂光绪。而且,戊戌变法得到许多国家关注和同情,西方列强更喜欢光绪当政,这让慈禧担心自己死后,光绪掌权会对顽固派进行打击报复。
其次,以慈禧手上的权力想要杀死光绪易如反掌。她是晚清政权实际掌控者,光绪被囚禁在瀛台,行动受限。她可以轻易地安排人对光绪下手,当时条件下,能够有能力跑到皇宫毒死光绪的必然是宫内人,而这些太监宫女,如果没有慈禧太后的授意,是不敢这么做的。
再者,慈禧一向心狠手辣。病重时,有人告状说光绪听闻她病了面露喜色,她便产生了要让光绪死在自己前面的想法。启功的曾祖父溥良亲眼看见一个太监从慈禧太后居住的乐寿堂出来,给光绪帝送过 “塌喇(即酸奶)”,送后不久,光绪驾崩。内务府大臣增崇之子回忆,慈禧让李莲英给光绪送药,光绪吃药的当天下午就死了。这些都指向慈禧毒杀光绪的可能性。
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背叛光绪,光绪对其恨之入骨,想将他除之而后快。袁世凯担心慈禧死后,光绪掌权会清算自己。但袁世凯作为外臣,送进宫的药剂需专人试毒,且他远在河南安阳,不具备投毒的可能性。按照清宫规定,给皇帝进贡的食物要先交到内务府,有专人接收,皇帝食用前会用银针试毒,且要有太监先品尝确定无毒才送给皇帝吃。以袁世凯当时的地位,他没有资格直接给光绪皇帝进贡食品。
李莲英身为伺候皇室的主管太监,最有机会下毒。他在慈禧和光绪的争斗中,始终站在慈禧一边,得罪了光绪。光绪被软禁在灜台期间,李莲英对光绪百般刁难,甚至一日三餐都不能按时供应,使得光绪严重营养不良。李莲英害怕慈禧死后,自己失去靠山,光绪会来报复,于是先下手为强,害死了光绪帝。但清朝严格的试药制度以及以当时的皇权来看,李莲英下毒的可能性也不大。德龄公主在《瀛台泣血记》中认为光绪皇帝的死和李莲英逃脱不了干系,但她也说李莲英是在慈禧授意下才可能毒杀光绪。
除了慈禧、袁世凯和李莲英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嫌疑人被提出。比如奕劻,胡思敬在《国闻备乘》里记道,奕劻荐商部郎中力钧入宫,进利剂,遂泄泻不止。次日,钧再入视,上(光绪帝)怒目视之,不敢言。钧惧,遂托疾不往。谓恐他日加以大逆之名,卖己以谢天下也。也就是说,奕劻借郎中力钧之手毒害了光绪帝。还有崔玉贵,他是慈禧御前的首领太监,将珍妃扔到井里。珍妃是光绪帝之爱妃,崔玉贵自知,如果光绪帝亲政,他是逃不过一刀的,所以也有嫌疑毒杀光绪。
总之,光绪之死虽然确定是被毒死,但究竟是谁下的毒手,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这个谜团或许将永远无法解开,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永远的疑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