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写了公众号文章《“擦边”,别整成“莫须有”》,为中国前体操世界冠军吴柳芳遭遇的风波讲了几句公道话。昨天看到新闻,吴柳芳的账号已经解禁了,而且就在刚刚,账号粉丝数已经突破了400万,这说明社会公众对她的宽容度还是比较高的。我觉得,对于吴柳芳来说,她能放得下骄傲,放得下身段,放得下世界冠军的架子,顶得住世俗眼光的压力,靠个人的努力自谋生路,做直播挣钱,完全按照市场的规则,靠自己的双手吃饭,难道不是很励志吗?我觉得,这恰恰是她身上弥足珍贵的优点。
吴柳芳的“擦边”视频。
今天我想谈的是我前几天读到的一篇文章。正当吴柳芳“擦边”直播一事闹得沸沸扬扬之际,我前几天读到一篇公众号文章《中国“擦边”简史》。这篇文章堪称最近一段时间公众号领域的现象级神作。我有好几位朋友都在朋友圈里转发了这篇文章。
今天简单地谈一下我读了《中国“擦边”简史》的感受。正如这篇文章中所列举的,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邓丽君的歌声、李谷一的《乡恋》、《庐山恋》的接吻、首都机场的壁画《泼水节》、《泰坦尼克号》一刀不剪地上映,还是改革开放初期高跟鞋、披肩发、交谊舞的流行,再到后来瑜伽的风靡,这40多年文艺领域和社会生活的一切突破,无一不是在“擦边”中不断试探禁区的边界而进步的。
电影《庐山恋》的接吻镜头。
电影《泰坦尼克号》海报。
“擦边”引发的社会进步何止在文艺领域?文艺,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正如《中国“擦边”简史》一文中所说的:“所有的自由,都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文艺圈的自由,是其他自由的风向标,而所谓经济自由,正是市场经济。”
所以,不仅仅是在文艺领域,经济领域的改革与探索更是随着不断的“擦边”而扩大边界。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经济体制是完全的计划经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2年,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4年,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7年,提出“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直到1992年,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冰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地松动、一点一点地融化、一点一点地突破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一步步确定,每一步的向前“拱卒”,都是在不断试探“擦边”的边界在哪里。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个农户的红手印。
无论是文艺领域还是经济领域,我们最初并不知道“边”在哪里,全靠自己去“擦”。正是这40多年我们不断试探性地“擦边”,这个边界的外延才会不断扩大,社会才会不断进步繁荣。今天的女性可以从政,但在封建时代就是不可想象;今天男女同学同泳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在清末就是大逆不道;今天电影电视剧里面的接吻镜头司空见惯,但在改革开放前就是离经叛道;今天的家庭承包经营已经成为农村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但当初小岗村18户农民按红手印时却是冒着坐牢的风险的;今天遍地开花的民营企业、个体经济,往前推40多年还是“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四只鸭子是资本主义”;今天的经济特区,在40多年前还被一些人指责为“特区只有五星红旗是红的”。有多少今天是天经地义的存在,但在多少年前却被视为大逆不道的东西。我们今天回望往昔的那些观念,则觉得无比荒诞可笑。所以对吴柳芳们,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多一些宽容?我们今天谈的是“擦边”简史,但我们希望“擦边”一词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成为真正的历史词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