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齐鲁晚报 记者 张向阳
孔子创立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理念,时至今日仍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11月30日举行的“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讲述了他几十年来研究儒学思想与文献,为孔子、为儒学“正本清源”的心路历程。
杨朝明介绍,《论语》《孔子家语》都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的著作,“用现在网络语言来讲,《论语》像是学生发布的、记录老师孔子语录的‘微博’,《孔子家语》更加丰富更加完整。这两本书结合起来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准确地了解孔子,更完整的展现更真实的孔子。”
虽然《论语》全书不到16000字,是我们历朝历代的启蒙读物,但不少耳熟能详的句子长期被误读。杨朝明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比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传统认为这句话是孔子的“愚民”主张,好像是说“老百姓,可以使他们随着我们的道路去走,不可以使他们知道那是为什么”。然而,出土文献的问世让这句话终于有了被重新理解的机会,新的材料发现后,证明这其实是一个标点错误。全句应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不仅不是所谓“愚民”,反而是“重民”主张,类似的情形或者说偏差还有不少。
杨朝明还向大家讲述了一个更为鲜活生动的孔夫子——一个典型的山东大汉,身材高大,而且擅长骑射、精通音乐、跑步速度很快。“孔子不是文弱的书生,他擅长射箭,擅长驾车。有文献说他跑得很快,奔跑起来能追上郊外的野兔。大家可能会感到意外,孔子其实是一个大高个,他的身高要超过一米九,是真正意义上的‘山东大汉’。孔子还是个孝顺父母的好男人,他精通音乐,可以说是热爱音乐的‘文艺青年’。”他说。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周游列国开启了国人的游学之风,堪称“游学第一人”。杨朝明说,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曾说“父母在,不远游”,这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不过,这句话后面其实还有一句“游必有方”。“孔子的时代通信十分不便,出远门要说明去向,别让父母担惊受怕。孔子如果知道,今天我们有了手机和高铁,肯定会劝大家多出去走走,别‘宅’在家里。”
孔子的思想不仅塑造了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与文化体系,更跨越时空,对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对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文化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独特价值。
“孔子创立的儒学,是仁学,也是一撇一捺的‘人’学,研究人性和人的价值,是关于人与人、人与集体、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学说。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中最深层次的哲学文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突出特性。孔子继往开来,他的学说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续把它传承好。”杨朝明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