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博主“松哥打虎”和“赏金猎人灰烬”发布视频,质疑良品铺子藕粉、酸辣粉产品配料表造假。简单地说,举报内容是,“桂香坚果藕粉”不该有木薯成分,但检出了木薯成分。而另一款产品“酸辣粉”应该有红薯成分,但未检出“红薯成分”。
视频立刻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
这两款产品是良品铺子分别委托安徽与河南厂家生产的。随后,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证明了不该有的木薯成分“未检出”。河南省食品和盐业检验技术研究院,证明了该有的红薯成分“检出”。根据这个结论,武汉东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举报人反映的问题不成立。
通报之后,良品铺子发布澄清公告, 指2名举报人散布谣言,严重破坏了消费者对食品行业的信任,引发社会恐慌,影响极为恶劣,将对2人提起诉讼。而打假人“松哥打虎”态度强硬,表示不认可官方通报,说自己手里还有几百个样品可以送检。
不过,他的强硬禁不起推敲。正如他自己也承认的,他之前的检测报告,不具有CMA及CNS认证资质,证据效力并不强。而政府监管部门委托的机构,都是具有CMA及CNS认证资质的权威检测机构。作为职业的打假人,对法律法规都很清楚,面对大公司,操作本应该更专业,却留着很大漏洞,不去找权威机构检测。
更关键的是,打假人虽然表示不认可结果,但却没有进一步行动。没有提出行政复议或诉讼,也没有把自己手中的样品继续送检。只是仍然不断发布相关短视频片段,推高自己的曝光度。然后,在短视频平台上,向粉丝售卖一款“比肩茅子”售价69.9元每瓶的白酒,广告语和其他博主也一样。一个商业模式似乎完成了自己的闭环。随后,或者是因为与人设差异太大,打假人随后自己关闭了视频号。
职业打假人已存在多年。最初,它有利于遏制商家的造假、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不过,在另一方面,它也会为了获益侵犯经营者权益。传统的职业打假人的获利模式是明显的,即以举报要挟经营者,提出不合理的赔偿请求,甚至逾越红线,构成敲诈勒索。
比如,近年来,餐饮店“超范围经营”凉菜的新闻,频登各大平台热搜,其实这正是职业打假人“敲诈勒索”的重灾区。先点一份拍黄瓜,然后索要几千元。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有2.4万名职业索赔人发起73万件索赔投诉,其中以食品为由的恶意投诉超过22万件。
在短视频时代,职业打假人群体迅速膨胀。
在抖音、贴吧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不少人分享“打假日入过千、月入过万”的经历,吸引人“拜师”,价格在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根据媒体报道,某职业打假人有150余名徒弟,学费是2000元一位,每个月有5万元到10万元的收入。
拜师后,这些“师父”会拉群分享打假案例、打假思路,会教人薅羊毛、“吃货”(仅退款)。 师傅也会线上指导打假,师傅群里给出疑似假货的商品链接,群里师徒一起分析这个产品能不能打,要不要下单。 甚至,不但打商家的假,还能帮商家打击抖音、淘宝和拼多多的同行。
职业打假人迅速膨胀,是因为短视频时代,他们有了新的“商业模式”,利益比传统模式更大,而且,更隐蔽。
短视频时代,职业打假人的新商业模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举报、制造恐慌、形成热点事件,获得流量和粉丝,然后再通过粉丝去变现。另一种更加隐秘的获利模式则是,捏造事实,形成舆情,打击商誉,成为商业竞争中打击对手的一种手段。越隐秘的模式,商业利益的链条越隐秘,打假人就会显得越正义。
近期另一桩类似良品铺子被举报的事,就是百雀羚遭遇举报。举报人在去年就开始向上海市药监局、北京市药监局频繁进行举报,称百雀羚生产的化妆品添加禁用原料。2024年北京行政终审判决书最终认定百雀羚不存在该问题。举报人又在上海对该问题重复举报,并利用上海市药监局《举报答复书》暗示百雀羚违规。随后,“百雀羚化妆品涉嫌添加禁用原料基本属实”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但实际上,根据药监部门相关人士的解释:举报内容基本属实不等于百雀羚违法行为属实。上海市药监局经过调查后表示,百雀羚不存在违规行为。百雀羚也做出了更详细的解释。简单地说,有一种原料,以前是可以用的,新规之后,就变为禁用了。
不过,事情虽然弄清楚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看新闻,跟完整个过程,那么,很多人就会留下一个印象: 百雀羚里面有禁用物质,百雀羚的商誉就受到严重损害。
企业经营讲究商誉,良好的舆论也是一种营商环境,当前,职业打假人搅浑舆情,对企业的侵害,对营商环境的破坏都是明显的。
对此相关部门已经行动起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台的《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2024年版)》就明确表示,要从严审查那些涉嫌利用投诉举报牟取不正当利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目前,河北保定、湖南岳阳、江苏邳州、湖北黄石、河南漯河等地方都发文,要对恶意打假进行整治。
对平台而言,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主动作为,与相关部门做好沟通,及时提供官方的权威信息。同时,加大对造谣和恶意举报、抹黑企业形象的账号的惩治力度,抑制职业打假人炒作、营销举报企业的信息,进而切断“举报-网红-带货”这一利益链条。不为违法的行为添上利益之油。
作为网民,对职业打假其灰色和黑化的一面,必须有清晰的认识,不能无脑地一味叫好。中国民间对侠客一直有浪漫化的想象,但真实江湖中的侠客往往是灰色的,甚至是黑色的。人性总是灰暗的,不受约束的逐利一定会黑化。
最近,社会上议论得较多的“远洋捕捞”现象,一些小地方的公安,都会为了“集体的利益”“县里发工资”而违法去扣押企业家。公安还有明确的各种规则约束,那么,缺乏约束的民间打假人,为了更加明确的个人利益,灰色和黑色部分一定会更多。所以,网民看到一些举报信息的时候,要多留个心眼,不要一味转发叫好,不要让自己的善心被恶意利用。
回顾:
已开快捷转载,欢迎转载
已开过白名单的公众号,转载请遵循转载规则
欢迎关注更多深度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