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农志君
在《广西日报》发表的文章
记得那是一九六八年三月初,正当我徘徊在无所事事之际的时候,有一天中午,大队文书陈志晶叔叔来到我家中,他对我说:“县委宣传部明天要召开一个‘通讯报道’学习班。经研究,特派你去参加,你意下如何?”
听着,我想了想,忙说:“谢谢大队领导对我的关怀,我去。”他听后,即说:“那好。”他就从口袋里拿出一张介绍信交给我后,并且交代要好好地去学吧。之后,他才即刻转身往外走去。
其实,“通讯报道”这种文章,对我来说,从未写过,很生疏。但又不能不听从大队干部对我的一片好心意呀!
次日上午,我坐上往宁明方向的班车,来到了县委宣传部办公室报到。这时,参加学习班的学员陆陆续续地相拥而来。这一刻,负责接待我们学员的是梁凯秘书。对我们很热情,登记报名后就带我们到县政府招待所住宿。并对我们说:“今天下午自由活动,晚上八时,准时开会。希望大家准时到会,不能迟到。”
晚上八时,我们全体学员准时来到会议室。此时,梁秘书看了看表,站起来对我们说,“通讯报道学员班同志们: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县委宣传部向大家说几句话:我们此次开办的通讯报道学习班,是经县委领导批准召开的。像这样的学习班对我县来说,是首次创办的第一届“通讯报道学习班”。
为此,希望大家好好学习。下面请内行的武装部干事李鸿文同志来给我们讲一讲,有关通讯报道这方面的知识好不好?”
“好!”
在热烈的掌声中,李干事有礼貌地向我们行了个军礼。接着便有条有理、讲述通讯报道的文章结构。他从导语讲到正文,再到结尾。与此同时,还讲了在采访中,如何选取材料等有关事项。
他讲得头头是道,听着,我对通讯报道文章有了初步认识,心里乐滋滋的。
为使学员们能理论联系实际。最后,办公室把学习班划分为三个小组,每组五人。并强调:从明天起,各组组长要带领本组学员深入到附近的有关生产队去采访,三天后再集中。强调每人要选写一篇文章交上。
我被分在第一组,并被任命为这小组组长。我觉得这是领导对我的信任,也是一个最好的锻炼机会。
次日早上,吃过早餐后,我便和本组学员来到北州大队采访。这个大队是全县最先进,也是最有名的一个大队。
我们来到这里时,只看见有一个人在那里值班。他说他是大队文书,姓叶名肖,他对我们很热情。当他听说我们是来采访的,便给我们介绍了该大队的基本情况和在春耕春种以及田间管理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事迹。
同事们认真听着,记着,还询问了一些情况。后来在叶文书的指路下,我们还到该大队第一生产队田间走了一圈。
晚上,我们回到招待所后,我就对本组的学员们说:“今天,大家都忙忙碌碌了一天,该搜集的材料也搜集齐了。下面的工作,大家就动笔写作吧!不再等办公室来催了。”他们听了,都默默地点了点头。这时候,我也开始构思,然后动起笔来。
不过到两天工夫,本组学员都把文章写好了,并且交到我手上,看后觉得不错,尤其是学员林肖同志写的那篇小通讯《水利旁边斗私心》,题材新颖,主题鲜明。
我们来到办公室,把稿件交给梁秘书,他阅后也称赞不已,并急忙把那篇小通讯用“加急”寄给《广西日报》编辑部审阅。过不了几天,那篇小通讯见报了。这时,各组学员也收队回来,听说这样,都忙着传阅。散会总结时,我组全体学员也得到了大会领导的表扬。
自此以后,我对通讯报道写作如同着了魔一样。散会回来,回到家里,一有空,就到本大队各生产队去走走,了解有关情况,回来就加班加点地写新闻报道稿件,并且把稿件寄到县广播站和《广西日报》编辑部审阅。
也许是为了提高我的写作水平。这一年十月的某一天,我又接到县委宣传部通知说,“现有《广西日报》有一位记者前来我县采访。经研究,宣传部派你前来陪同他下乡,时间约三四天左右。”
接到通知,我又惊又喜。惊的是任务重;喜的是能陪同记者去采访,这是最好学习的机会。
次日上午,我又登上开往宁明班车,急急忙忙来到县委宣传部办公室。梁秘书一见面,亲切地和我握手,说道:“很好﹗随喊随到。”接着,他带我来到县委招待所,与报社记者见面。
记者叫兰太阳(笔名)。高个子,汉族、不会壮话,对人很热情。见面时,热情握着我的手,说道:“谢谢合作,谢谢合作!”
此次采访的对象是:到离县城最远最偏僻的山村―洞棉公社。那里的社员群众、队干,正在修筑一个大的山塘水库。
此次陪同记者下乡采访的还有一位同事,姓黄名宇袖。听说他很爱好文学创作,也写了不少的通讯报道。
中午十二时,我们坐上县委宣传部派来的专车,即向桐棉公社方向开去。
由于路基不好,又弯弯曲曲,下午三点多钟,我们才到达公社驻地。
那时候,人民公社办公室还是坭砖瓦房。接待我们的是公社革委会潘文书。登记报名后,潘文书对我说:“由于交通不方便,我们这里的伙食不大好。比较好的是供销社招待所。安排你们去那里住宿。怎么样?”
我说:“行。”
后来他带我们来到供销社招待所住地,并帮我们办理好住宿手续才离开。
次日早上,我们三人沿着去水库的山路走去,时而上坡,时而下坡,时而跨沟,走了一个多钟头,才到水库工地。
这时的工地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看着人们有的挖、有的铲、有的挑,热火朝天劳动场面。同时,久不久还传来“轰、轰、轰”人们开采石头的爆炸声。
看到这场面,兰记者忙拿出照相机,走到人群中去拍照,又问这,问那。当时,山区的人们大多数都不会讲普通话。此时,他正在忙着,我和小黄忙着不停,既是翻译,又是采访。
通过多方面采访,我们了解了关于该水库工程的基本情况。原是大跃进时期,该水库工程已破土动工。但动工不到两个月,因管理不周,那些来自各村的民工就逃的逃,解散了。此次动工,那是政府专门拨款。县水利局专门派技术员施工。该工程竣工,不仅能改善垌棉人们的人畜饮水,还能解决旱田变成为水田。
根据采访,我兼写了一篇报道,题为:《深山野岭炮声隆》。小黄也兼写了一篇题为:《桐棉水库工程见闻》。完稿后,我俩都把稿件呈给兰记者审阅。他阅后,对我俩说道:“很好,写得不错,有文字功底。”
此次陪伴记者下乡采访回来,我又得到县委宣传部的表扬。这年年底,我被评为《广西日报》“模范的土记者称号”。
2001年发表在《广西日报》
也许我能写一点东西,于是在1971年时,我被夏石中学领导看中,聘任我为该校中学语文代课教师;1976年,我的代课老师身份转为公办老师。
1981年,夏石公社划归凭祥市管辖;1985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凭祥市委办公室,专干秘书工作。
在此期间,办公室事务多,工作很繁忙。但在工作之余,我仍念念不忘给报社写点新闻报道。诸如:《京城人在凭祥有个家》(本文于1991年6月发表在《广西日报》副刊)。
再如:《话说年年有鱼》。(本文于2005年2月2日发表在广西〈当代生活〉副刊上)。
1992年发表在《广西日报》
时过境迁。今年,我已是耄耋的老人。许多的往事都已经忘记了,但唯独这一段的人生经历,仍然是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编辑较对:黄奇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