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于北京盛大启幕,主题聚焦“构建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推动金融强国建设”,吸引500余名各界精英共商金融发展大计,为中国金融业勾勒清晰战略蓝图。
01 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与货币政策的精准调控
潘功胜行长在开幕致辞中总结今年中国经济整体表现。虽面临全球经济不确定与国内结构调整挑战,但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央行坚持支持性货币政策,自9月下旬起的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宏观经济平稳,旨在维持合理充裕流动性,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激发市场活力。
未来,央行将延续此政策取向,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逆周期调控力度以支持经济平稳增长,且会进一步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着眼于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领域的中长期发展,助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02 金融政策的改革与创新:从利率市场化到货币政策框架的转型
易纲会长在主旨演讲中回顾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并阐述货币政策框架演变。过去四十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效显著,已形成较完善市场化利率体系,收益率曲线渐趋成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更畅通,利率调节宏观经济作用凸显。
当前货币政策框架已步入以价格型调控为主导、利率为核心的新时代,能应对复杂形势并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量化指导精准调控经济,实现物价稳定、促进增长等目标,且进一步完善将推动金融体系现代化,强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为应对内外部冲击提供有力支撑。
03 聚焦结构性政策工具: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金融
潘功胜行长提及央行未来将重点关注绿色金融与科技创新领域。伴随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绿色金融成为金融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政策引导资金流向环保和低碳产业,支持绿色项目开发实施。
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未来核心驱动力,央行将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尤其是数字金融、金融科技等前沿领域,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金融保障。
04 加强货币供应量统计与监测
潘行长提出优化货币供应量统计和监测措施。随着金融市场发展,货币供应量统计方式需与时俱进。
未来,央行将把个人活期存款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等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纳入M1统计范围,加强对M2等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和社会流动性的监测。此举有助于提升统计准确性,为政策决策提供精准参考数据,确保货币政策高效有力实施。
05 国际视野与全球合作
年会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等国际金融重要人物参与,共探全球金融形势与中国金融政策互动。
朱民强调全球金融合作的重要性,认为全球经济面临新一轮不确定性和挑战时,中国应积极发挥引领作用,为全球金融稳定和经济复苏贡献中国智慧。
2024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是金融改革、创新与发展的重要交流平台。可见中国金融行业积极推动货币政策创新与体系建设,在支持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绿色金融等方面,金融政策的结构性调整将支撑中国经济发展。
随着金融体系深化改革,中国将迈向高质量发展。金融体系不仅要服务经济稳定增长,还要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的话语权与影响力。
未来,如何在稳中求进基础上利用金融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关键课题。此次年会为金融界提供思考与合作平台,金融政策完善与创新推进将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积极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