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4月2日下午,刘少奇要湖南省委配了一辆吉普车和一名助手匆匆离开长沙,向宁乡方向直奔而去。在宁乡王家湾调查了几天后,刘少奇对农村的情况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他决定换个地方再进行调查研究。
临行前,刘少奇提出要去韶山毛泽东主席故居看看。他再三嘱咐湖南省公安厅厅长李强,不要通知韶山做任何准备,更不准招待。4月9日,一个明净清新的早晨,当刘少奇大步跨进毛泽东的故居后,那里的工作人员才惊奇地发现,今天第一位参观者竟是刘少奇。于是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刘主席来啦!刘主席来啦!”
毛泽东故居是一栋湖南农村常见的“凹”字形建筑,当地人称“一担柴”式的房子,这栋房子从堂屋正中为界。东面是瓦房,西边是茅草房,分别住着两家人,住在东边瓦房里的就是毛泽东一家。
毛泽东的曾祖父毛祖人原住在滴水洞下面的东茅塘,毛祖人有两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毛恩农和次子毛恩普。随着两兄弟长大成人,先后娶妻生子,毛恩农有3个儿子,毛恩普只有一个儿子,他就是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
随着四个孙子也娶妻生子,毛祖人眼看家里人口的增加,东茅塘的房子不够住。据毛泽东的侄女毛小青在接受电视台采访时回忆:1878年,毛祖人借债买下了上屋场,但并没有分家,原本是毛菊生一家住到了上屋场,那时上屋场只有5间半房子,这半间就是指半间堂屋,堂屋一般比其他屋子大,韶山不少人家都是两家搭伙共用堂屋。过了10年,毛家开始分家,毛菊生在山冲里面住习惯了,就要求回东茅塘。而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那时已经当兵回来,在外面见过世面,有些经商头脑,他认为上屋场进出比东茅塘要方便。于是,两人就互换了一下,毛泽东在东茅塘出生一个月后,父亲一个箩筐挑着毛泽东,一个箩筐挑着毛泽东的衣物,搬到了上屋场。
毛贻昌勤劳节俭,当过几天兵,脑筋灵活,会做生意,经济比较富足。再加上毛泽东以及两个弟弟相继出生,五间半房住一大家子显得非常拥挤。所以,毛贻昌便逐步加砖添瓦,增房到十三间半。房子包括堂屋、灶房、卧室、仓库等。就房产而言,毛泽东家在韶山已是富裕农户。
西边那半间堂屋是隔壁毛贻业家的,他是毛泽东的族叔。与毛泽东家多年为邻,关系尚好。1921年因家里困难,他家要卖房子给毛泽东家。那时候毛泽东的父亲已经去世,毛泽民当家,已经付了定金。毛泽东知道此事后,叫毛泽民送了一些钱给他,房子也不要了,让他们一家随便住。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捕杀共产党人以及革命群众,毛泽东旧居也被国民党政府没收出租。直到解放后,才回到毛家人手里。
刘少奇对毛泽东故居陈列的每件物品看得很仔细。他有时用手摸一摸,有时问解说员:“这件是原有的,还是复制品?”刘少奇从客厅转到厨房,他似乎对毛泽东家的大锅台发生了兴趣。他深情地端详着大锅盖,然后伸出右手,将大锅盖揭了起来,神情专注地看着那口既大又深的铁锅。自言自语地说道:“毛主席家当年可是个人丁兴旺的大家庭啊!”
从厨房跨过高高的门槛,刘少奇又仔细地看了毛泽东父母的卧室,毛泽东和杨开慧以及岸英、岸青当年的卧室,还顺便看了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等人的卧室。 当刘少奇来到舂米房,看到杵臼时,他的眼睛为之一亮。也许他对这些物件太熟悉了,也许是想起了离韶山不远的炭子冲自家的舂米房。他边看边向随行记者解释,这时他倒像是一位解说员了:“这东西现在看来很简单,但过去在我们湖南农民家里,它却是穷或富的一个重要标志。很穷困的人家是没有舂米用的杵臼的,有的家里有一个,有的有两个甚至三个。大家看,毛主席家里有两个杵臼,说明当年他的家比较富裕,比较殷实。”
刘少奇说到这里,回头问刚刚赶来的当地干部:“土改时,给毛主席家划的什么成分?”
“富农。”那位干部回答。 “差不多,不是富农,也该是富裕中农。”刘少奇又说了一句。
1950年冬季的一天,韶山乡的农民正忙着往地里送肥,只见两个小青年骑着一头枣红色大马,从远处走来。好奇的人们走近一看,原来是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俩。他们此次受父亲毛泽东的嘱托,回家转达他对土改的意见。
不久前,韶山乡的土地改革到了划分阶级成分的阶段。该给毛泽东家划什么成分呢?这事可把当时负责土改工作的韶山乡(当时为清田乡)农会主席兼乡长毛寅秋难坏了。毛寅秋是土生土长的韶山人,毛泽东家的情况他再熟悉不过。
毛泽东的父亲毛贻昌出生的时候,家庭非常贫困。因为债务缠身,参加过李鸿章的淮军。淮军出于湘军,1864年曾国藩带领着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毛贻昌带着一点点遣散费回到了老家。这笔钱成为他发家的本钱,最开始购买了一公顷的耕地。后来,在当地从事粮食的运输和贸易,购买破产农民抵押的农田。毛泽东出生的时候,家庭已经算是比较富裕了。到1907年,毛贻昌家里有了一片2公顷的农田,每年生产水稻57.5公担。家里面有7到8口人,包括一名长工和一个冬天在磨坊帮忙的短工,自家需要消耗稻米22.5 公担,毛贻昌将剩下的35担用于出售。
他们家有一个专门用来关牲口的茅草屋,至少有一头水牛,一个谷仓,一个猪圈,一个小磨坊和2000至3000元现金。红瓦房和邻居的茅草屋形成鲜明对比,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多次替父亲收债。
毛寅秋心想:如果按毛泽东家原有的财产,应该划为富农。但把富农的成分划在一个伟大革命领袖家,怎么行呢?他左右为难,没有别的办法,只好写信请毛泽东答复。
毛寅秋给毛泽东写的信大意是:家乡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您的亲切关怀下,土改工作现已进入划成分、分田地的阶段了。您知道,韶山是山多田少,初步推算,每人平均九分三左右,不知您老家有几口人在韶山分田?特向您汇报,请指示。
毛泽东收到信后,他首先把家庭情况向岸英和岸青详细地说了一遍,然后,让儿子把自家的情况和党的土改政策加以对照,看看该划什么成分,应当怎么办。岸英和岸青也感到为难。这时毛泽东说:土改政策是党的政策,咱家的情况和一个普通人家的情况一样,应照政策办,不能按人情办。 这次,毛泽东没有给家乡人写信,而是直接让岸英和岸青亲自回家一趟,一来传达他的意见不会走样,二来可以让孩子们见见世面,受受教育。
回到老家,毛岸英和毛岸青转达了父亲的意见: 一、所有财产分给农民;二、划分为富农,则无旁议,付来三百元,作退押金;三、人民政府执法不徇情,照政策办事,人民会相信政府。
刘少奇从毛泽东故居参观出来,有人提议:“刘主席,你难得来一次,同大家照张相吧!” 刘少奇满足了大家的要求。在挂有“毛泽东同志故居”匾额的那间正房的门口,排了一大片韶山的乡亲们。高矮不一,穿戴各异的韶山人紧紧地拥在共和国主席身旁,张张脸上洋溢着由衷的微笑。
照完相后,人们才恋恋不舍地渐渐散去。 刘少奇又回过头来,指着那块红底黄字的“毛泽东同志故居”的匾额,对身旁的王光美说道:“匾额应该改一个字,将‘故居’改为‘旧居’,‘故'字有‘过去'和‘去世’的两种意思。因为毛泽东还健在,还很健康,所以用‘故居’不大确切,在这里把‘故’字改为‘旧’字更好一些,也更贴近人们的心理。”
这块匾额最开始写的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1949年10月17日,长沙组织各界代表到韶山进行慰问,代表团一共45人。在毛泽东的族叔毛贻明带领下参观毛泽东的旧居。
毛贻明当时已到古稀之年,负责毛泽东旧居的管理和接待工作,平时就住在里面。那时,旧居里没有文物,门口也没有门匾,当时随团而来的毛华初拉过毛贻明问道:“老书记,这里以后参观的人会越来越多,屋前是不是写一个门匾?”毛华初是毛泽民与王淑兰的养子,他的养父毛泽民是毛泽东的大弟弟,也是旧居的主人之一,在毛泽东三兄弟中,毛泽民在旧居居住的时间最久。
一语激起千层浪,大家都认为这个提议不错,但是写什么?毛贻明捋着胡须,征求大家的意见。有人说写毛主席的旧居,有的提议写毛泽东的老家。毛贻明觉得还是没有能够完全表达刚解放的人民的心声。毛华初沉思片刻,想起自己随军南下时,老百姓扛着毛泽东的像游行,上面都写着“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提议在匾额上写“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没有过多久,韶山毛泽东旧居第一门匾“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挂了起来。门匾额由毛泽东的老师毛宇居书写。门匾挂出后,迎来一片赞扬声。然而毛泽东知道此事后,认为不妥,建议换一个门匾。毛泽东说:“伟大两个字不是封的,哪里会一写伟大就伟大呢?”因此,建议换门匾,去掉“伟大”两个字。当时,时任湘潭县县委书记的华国锋召集县委开会讨论,广泛征求各方面的建议。最终,1955 年3月,旧居的门匾换成“毛泽东同志故居”。
这块门匾一挂就是好几年,毛泽东回韶山时看到此匾比较满意。1961年,在刘少奇的提议下,韶山“毛泽东同志故居”的匾额改为“毛泽东同志旧居”。1965年9月28日,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书写的“毛泽东同志旧居”贴金木匾挂在故居门上。
1976 年毛泽东去世,已作故人,故“毛泽东旧居”之匾额又改为“毛泽东故居”,由邓小平题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